5G三年,物聯網應用的風生水起

2022-07-08   半導體行業觀察

原標題:5G三年,物聯網應用的風生水起

從2019年6月5G牌照發放至今,5G商用已整整三年,這三年來,你對5G了解有多少?

從最新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5月,三大運營商5G用戶數已達到8.987億,根據GSMA最新統計信息,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5G滲透率已達36.82%,位居全球第二。而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5G基站總數達170萬個,占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

毫無疑問,5G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要素,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正如4G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無限改變,將無數消費端的需求縮短為手指與螢幕的距離,5G作為一條更寬廣、更立體的「高速公路」,它帶來的將是從個人消費者到千行百業方方面面的變化,物聯網就是5G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

To C:解鎖極智生活

站在2022年,回看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個人移動通信業務向來是各大運營商的支柱業務之一。在4G時代,飛速增長的用戶數量成為了4G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而到了5G時代,面向消費者的To C業務依然是5G建設的基礎。通信專家馬繼華曾指出,To C應該是5G發展的一個必然,我們衡量5G做沒做起來的標準,也一定是5G的個人用戶有多少,個人用戶用的好不好。

當前,在5G To C領域,5G政策以及5G消息、5G新通話等應用接連出現。2021年7月,工信部聯合九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面向個人消費領域,要打造一批「5G+」新型消費的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2020年4月,三大運營商及設備終端廠商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標誌我國基礎簡訊業務進入全面升級通道。今年4月,中國移動又發布5G新通話(VoNR)系列產品,並於5月1日起試商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也在積極推進5G VoNR試點、商用。5G新通話不僅打破了傳統音視頻媒體流限制,還增加觸覺等交互式和三維沉浸式的新體驗。

由此可見,5G的誕生對於我們個人用戶而言並不僅僅是玩流量那麼簡單,在物聯網的加持下,5G將打破原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限制,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

當前,雖然類似於4G時代智慧型手機之類的5G殺手級應用還未出現,但5G+物聯網帶來的便利卻已經切切實實地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高通日前推出的《揚帆出海——2022高通物聯網創新應用藍寶書》,就匯聚了覆蓋10大行業的82款產品應用和58個案例故事,生動展現了中國物聯網生態系統在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過程中的創新與合作。

簡單舉例,娛樂多媒體和智慧生活就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兩大領域。

隨著直播行業迅速發展,新穎直播形式不斷浮現,與之相對地,消費者對於直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直播加載時間過長、畫面模糊,或出現卡頓現象,都會極度影響消費者的直播觀看體驗。人們對高清畫質、低時延、實時互動等直播需求的日益增長,也讓各大媒體對直播工具的需求產生了重大變化,迫切需要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設備來提升內容的生產效率。

基於此,移遠通信發揮模組廠商的作用,助力TVU Networks推出了包括TVU One 5G直播包、TVU Rack 5G多網聚合路由器、TVU Glink雙向IP視頻傳輸器在內的5G直播系列產品,極大提升了新聞採集製作的響應速度和各類現場活動的直播水平,通過5G能力和產品高性能支持,可以輕鬆完成新聞直播的數據採集、遠端製作、遠程傳輸等整套方案,更重要的是,可以給消費者帶來4K/8K甚至VR級的視覺盛宴。

據悉,最新TVU One 5G直播包及TVU Rack 5G多網聚合路由器中,搭載了基於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打造的移遠5G模組RM500Q。驍龍X55是由高通打造的一款7nm「單晶片、全5G」移動處理器,覆蓋2G到5G多模全部主要頻段,包括5G毫米波和6GHz以下頻段,支持TDD時分雙工及FDD頻分雙工模式,支持5G雙組網模式。

另外一個就是智慧生活領域。當前「她經濟」市場空間廣闊,AR試妝、試色已成為行業新寵。這種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儘可能幫助用戶挑到心儀產品的模式,不僅改變了美妝、美發等零售市場傳統運營模式,還給消費者提供新奇的互動體驗,從獨特的展現形式上,吸引眼球。

據了解,移遠通信就攜手上海欣響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美發魔鏡產品Magic Mirror,這款產品通過攝像頭視覺採集用戶的人臉信息並將其映射到魔鏡上,同時AR虛擬試色功能可通過大數據自動識別發色並推薦適合消費者的相關產品。

而Magic Mirror所搭載的就是驍龍845移動平台與移遠旗艦版安卓智能模組SA800U-WF,它們與搭載驍龍X55的移遠RG500Q模組組合使用時,依託高通5G技術的高速率、低時延特點,可為用戶提供實時雲端比對與推薦。此外,高通晶片的強大影像處理能力還可做到高還原度的圖像採集,從而實現了Magic Mirror的攝像頭無感化設計,提升用戶體驗。

當然,這些僅僅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未來AR超高清互動直播、VR遊戲影音等都將給我們帶來更多新奇且便利的新體驗。

To B:刷新行業數字化高峰

如果說面向消費者的To C是基礎,那麼面向產業領域的To B就是5G建設的突破,更是物聯網向著「網聯天下,智慧萬物」終極目標的邁進,引領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變革,加速數字世界的到來。

其實,對於5G應用的分布,業界普遍認為呈「二八律」,即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只占應用總量的20%左右,80%的應用是在物與物之間的通信,換句話說,80%的5G價值將通過To B垂直行業進行變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直接表示,「相比2G、3G和4G,5G最重要的變化是從面向個人到面向產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的應用。5G能激活超高清視頻與VR/AR、推動AI+IoT發展到AIoT,而5G+AIoT/VR/AR將在衣食住行、智慧醫療、智慧治安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2020年,5G第二階段標準版本Release 16的凍結,拉開了5G To B時代的帷幕,到了2022年,5G標準第三個版本Release 17標準的凍結,也意味著5G To B將進入新階段。

現如今,隨著技術發展日漸成熟,5G與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的融合也變得越來越緊密,對比2018年,2021年5G商業落地和可複製的項目已經超過了50%,包括醫療、農業、交通、工業網際網路、政務等在內的數十個垂直場景,都離不開5G和物聯網技術的強大支撐。這一點在《揚帆出海——2022高通物聯網創新應用藍寶書》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智慧健康為例,當前,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正在不斷跨界融合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大步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數據顯示,在我國物聯網應用領域中,醫療物聯網正成為僅次於工業物聯網的第二大應用領域。

為提升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的整體工作效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護需求,東集推出了內置工業級高標準驍龍690 5G移動平台的「小碼哥 Cruise2 5G-HC」。作為一款專為醫護人員設計的高端智能工業級PDA,該款設備不僅集成了八核Kryo高性能CPU,更支持第五代高通AI引擎。

基於高通5G晶片提供的支持,高性能的5G連接能夠讓醫護人員的工作更加高效、便利。首先,5G網絡低至毫秒級的時延讓用戶幾乎可以不用等待;其次,5G網絡峰值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G的10倍,護士僅需幾十毫秒,就可以用終端下載全部醫囑;最後,5G可以連接的設備數量相比4G大大提升,十分貼合現在醫療設備智能化的大趨勢。

此外,伴隨抗擊新冠疫情而來的一眾物聯網智能設備,在疫情常態化之下也將逐漸成為城市治理剛需,並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南京睿悅(Nibiru睿悅)基於廣翼智聯5G XR盒子推出了數字消殺「小坦克」。在遠程AR操控系統平台、AR眼鏡、5G Nibiru XR遙控盒、5G雲平台的助力下,數字消殺「小坦克」每小時可消殺6萬平方米,噴幅達15米以上。同時,基於AR操作,數字消殺「小坦克」可實現2千米的遠距離操控,操作人員無需進入敏感區域即可進行消殺,大幅降低了防疫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據了解,5G Nibiru XR遙控盒由遙控器與算力盒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負責操控「小坦克」,後者則基於內置驍龍845移動平台八核Kryo CPU的廣翼智聯5G XR盒子打造。其中,算力盒搭載了內置驍龍X55的5G模組,從而實現了穩定的5G連接。

5G+未來,無限可能

從上述來看,作為一項通信技術,5G無論對C端,還是對B端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在促使整個社會從消費物聯網向產業物聯網轉變的同時,也將改變著整個世界,推動世界向著更加可持續、更綠色的未來邁進。

在實時信息交換等能力的加持下,5G更成為了幫助我們應對當下全球面臨的氣候變化的強大工具,通過部署智能互聯的傳感器和終端,助力加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使得企業和政府機構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農業是5G可以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領域。智能互聯的無人機可以監測殺蟲劑的使用情況。藉助計算機視覺,無人機可以巡檢並確定需要噴洒殺蟲劑的區域,然後與專門負責精準噴洒的無人機共享信息。通過此舉,預計殺蟲劑使用量可減少50%,降低殺蟲劑污染,無人機還有助於保護農業工作者,讓他們與潛在的有害化學品保持安全距離。

芯訊通在與Frontier Connect合作的農田監測項目中,推出內置SIM8202G-M2模組的室外農田監測系統,可以幫助農民隨時隨地且實時掌握田間的各種環境狀況。這款SIM8202G-M2模組內置的驍龍X55,提供了從數據機到天線的完整解決方案,並且支持多種頻段的5G信號。更重要的是,驍龍X55還支持6GHz以下TDD和FDD模式,能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高通還通過「無線關愛」計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開展科技助農項目。該項目自2020年啟動後,基於高通物聯網技術的氣象監測系統、水質監測系統、土壤監測系統和蟲情監測系統,已在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四川雅安市寶興縣和雲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的種植基地安裝。通過監測、收集、分析種植過程中的數據,該項目協助提高農耕效率、提升農產品質量。截止到2021年底,共有4,700名農民從項目中受益。

而在能源領域,5G有助於建設更智能的電網,從而更好地適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實現節能提效。5G將賦能下一代智能電網,使其變得更穩健、響應更迅速、容量更大,從而有效應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預計可減少12%的燃氣和電力消耗。2021年,高通無錫工廠通過實施各種節能計劃和項目減少約280萬千瓦時的電力使用,成功減少了超過2,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

總的來說,5G在給工業製造、交通運輸、電力、醫療、社交內容服務等諸多領域帶來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給低碳的未來帶來了新技術。即便如此,5G發展仍面臨著安全、運營、形態等多方面的新挑戰,而高通作為5G研發、商用與實現規模化的推動力量,在過去其發明的突破性技術讓「不可能」成為了可能,在未來也將繼續變革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原創

作者:龔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