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第二增長曲線營收同比下滑3成!離抄底還遠嗎?

2023-05-22     閨蜜財經

原標題:順豐,第二增長曲線營收同比下滑3成!離抄底還遠嗎?

摘要:到底了嗎(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283篇原創

「順豐可以抄底了嗎?」

這個問題從去年到最近順豐控股出售豐網(剝離中低端業務),身邊不斷有人問起。

自2021年2月,順豐股價破124元/股後,近兩年其股價經歷了起起伏伏伏伏伏......市值蒸發數千億。

5月20日,順豐控股發布了4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營收同比增長6%,但其中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下滑約3成。

如今的順豐,是否跌出了大機會?

01

不少蜜友在寄送公司文件的時候,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順豐,蜜姐也是如此。

貴是貴點,畢竟速度快、相對安全靠譜,這也是順豐給市場的普遍印象,它也因此長期享受商務快遞市場的高利潤。但順豐的這種優勢在持續減弱。

4月經營簡報披露,今年4月,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的單票收入為15.13元,同比微降1.75%,拉長時間線更能看到其票均收入優勢降低的趨勢。

2015—2018年,快遞行業的平均票均收入在12—14元,而同期,順豐的票均收入分別高達23.83元、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19年,順豐高票均收入迎來了轉折點。

2019其票均收入為21.94元,同比下滑5.67%;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17.77元,同比減少18.99%;2021年再次降低至16.25元,同比減少8.57%。

2022年,順豐的票均收入稍有改善為15.73元,同比微增0.4%。

今年1-4月,順豐的速運物流業務單票收入分別為17.06元、15.36元、15.16元、15.13元,環比、同比均為負增長。

02

票均收入降低的背後是錢越來越難賺了。

這並非是某家公司存在的問題,而是整個快遞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隨著我國電商行業的興起和爆發,快遞行業近10年來也迎來了大發展。但行業競爭也在不斷加劇,尤其是曠日持久的「價格戰」,2018年以來愈演愈烈。

直到2021年,惡性「價格戰」受到了監管部門的關注,才被叫停。

作為快遞行業龍頭企業的順豐也未能在「價格戰」中置身事外,其盈利能力逐漸降低。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2015—2017年,順豐的毛利率在20%左右,2018年下滑至18%左右;2019—2021年進一步下滑,分別為17.42%、16.35%和12.37%。

2022年稍有修復微增至12.49%,凈利率低至2.62%。

今年一季度,順豐控股的毛利率為13.86%,僅比行業平均水平高0.7個百分點。同期,中通的毛利率高達28.09%,遠超順豐。

不過,盈利能力表現優異的中通,今年3月遭到了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的狙擊,質疑其財務造假、誇大自身盈利能力。中通先後發了3次公告,事情才逐漸平息。

快遞行業隱性的「價格戰」並未結束。

今年2月,中通發布了新的全網價格政策,提出增量末端派費讓利和增量攬件業務補貼。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2、3月份,快遞行業單票價格分別同比下降2.7%和3.2%。

據順豐、韻達、圓通、申通披露的3、4月經營數據來看,其單票收入均是同比下降。尤其是申通,其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僅為2.34元,同比下降8.95%。

03

儘管競爭者眾多,但我國快遞行業總體規模大、增速快。今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發布數據,過去1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長18倍,連續9年全球第一。

今年以來,受益於經濟往來活躍度提升以及消費復甦,快遞行業的業務量也明顯增長。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71億件,同比增長17%。

4月,順豐的速運物流業務(主要包括時效快遞、經濟快遞、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業務)營收146.46億元,同比增長27.29%;業務完成量9.68億票,業務量同比增長29.59%。

同期,申通、圓通、韻達的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均在23%以上;業務量同比增速在28%以上,其中申通的增速高達69%。

從行業恢復趨勢上看,今年快遞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

而順豐在4月份,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同比下滑29.97%,拉低了整體營收增速。

公告顯示,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主要包括公司的國際快遞、國際貨運及代理、供應鏈業務板塊。

其中,4月順豐的國際快遞業務件量為0.07億票(不含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的海外本土快遞),去年4月件量為0.044 億票,同比增長59%。但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卻下滑,主要是受到國際空海運需求及價格同比下行的影響。

2021年順豐增加了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網絡能力建設,同年第四季度,合併嘉里物流。

2022年上半年,嘉里物流併購整合一些國際貨運領域的企業,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2022年報顯示,順豐的供應鏈國際業務收入達878.7億元,同比增長124%,占總營收的32.8%(如上圖)。

而順豐的國際貨運及代理業務受國際空海運需求及價格均同比下行的影響,2022年的收入規模與盈利水平較2021年有明顯回落。

近年來,順豐多次嘗試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但過程並不順利。

2020年「豐網速運」成立,下沉電商市場。僅僅3年左右,今年5月,順豐發公告擬以11.83億元將豐網控股100%的股權出售給極兔。

從嘗試自己做電商到發力電商件,順豐並未能實現新突破或實現所謂的降維打擊。

而新業務冷運及醫藥和同城急送,在2022年報中,占總營收的比例,均為突破3.5%。

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通過收購最近兩年獲得了較大突破,成為明確的第二增長曲線,凈利率也由2020年的0.75%增至2022年的2.15%,不過仍低於同期的速運分部3.52%的凈利率。

但今年以來,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始終處於明顯下滑的尷尬境地。

今年1—4月,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分別為47.61億元、40.80億元、49.60億元和49.60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9.22%、31.65%、31.65%和29.97%。

總的來看:

1、順豐剝離掉豐網,致力於重塑第一增長曲線,聚焦中高端市場有利於改善業績;

2、其鄂州機場轉運中心預計年中投產,有望降低其空運成本,也為其高效物流體系的打造再添砝碼;

3、但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今年以來同比持續下滑,拉低了整體營收增速;以及其單票收入、毛利率持續下滑的情況,都還有待改善。也是後續可以重點關注的方面。當然,相比2021年破124元/股的高點,如今順豐50塊出頭的股價已過腰斬,已經相對安全了很多。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順豐控股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6fd787e0d397b7d1e12a9f1756e86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