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部限制級的電影。
影片大量地展現了上個世紀英國流行音樂圈的狀態——吸毒,酗酒,混亂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覆:殺死汝伴,即可獲取~
導演歐文·哈里斯。
曾經執導過《黑鏡》這樣的高能神劇。
這一次,他把鏡頭放在了上個世紀的英國。
A&R是唱片公司旗下的一個部門,他們負責發掘、訓練歌手和藝人。
不僅需要與歌手簽訂合約,尋找合適的作曲者和唱片製作人,還要及時安排錄音計劃。
但在那個時候,音樂市場低迷。
想要製造出大熱單曲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爭奪有潛力的歌手,公司與公司之間,部門和部門之間,往往爭得頭破血流。
這部影片,毫不客氣的直擊音樂產業的黑幕。
其中不乏大量的血腥、暴力、混亂等令人心理不適的鏡頭。
而唯一讓人感到溫暖的。
應該就是尼古拉斯·霍爾特的神顏了。
190公分的高挑身材,亦正亦邪的俊朗面孔。
誰能想到他就是《關於一個男孩》里,那個QQ軟軟的小正太?
而他在本片兒里,完美演繹了一個城府極深的年輕人——史蒂文。
作為A&R部門的成員,野心勃勃的史蒂文想要坐穩一把手的位置。
他目前的競爭對手,就是資歷比他深厚的癮君子同事羅傑。
影片一開始,史蒂文就計劃著謀殺羅傑。
他借著喝酒的名義給羅傑下藥,想要製造出他吸毒過量身亡的假象。
卻沒想到,羅傑並沒有死。
要想打敗羅傑,他必須儘快簽下大熱單曲。
他通過朋友,買下了一首帶有顏色的,在德國火爆異常的大熱單曲。
然而,花重金買下的夜店DJ舞曲,投入英國市場之後反響平平。
更是被老闆稱為垃圾。
當然,不能帶來利益的都是垃圾。
他本以為的搖錢樹,瞬間變成了萬惡之源。
當得到羅傑被老闆任命為部門負責人的消息時,史蒂文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不能接受羅傑這樣懶惰又目光短淺的人做自己的上司。
於是當晚在羅傑家,他毫不猶豫的下了手。
在這個硝煙瀰漫的音樂圈,一步一步往上爬才是王道。
他是追求利益的商人,更是心狠手辣的劊子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而在眾人面前,史蒂文依然能不動聲色。
自然而然,史蒂文順利接管了A&R。
你以為到此就萬事大吉了嗎?
不不不,想要飛黃騰達,他必須依靠熱單。
在西南音樂節上,史蒂文遇到一支人氣超高的樂隊。
他驚奇的發現。
這一支樂隊,正是助理給他推薦了無數次的懶人樂隊。
但這種獨立樂隊極其龜毛,想要簽下並不容易。
史蒂文剛出手,就碰了釘子。
更何況,他們只和一個人簽約,著名的製作人帕克·霍爾。
後來他才知道,帕克·霍爾即將入職A&R。
也就是說,不管他是否能拿下懶人樂隊,他們都要為本公司服務。
而毫無疑問,帕克·霍爾成了新任負責人。
正在他焦頭爛額之際,警察也找上了門。
為了調查羅傑謀殺案。
而且他的助理麗貝卡,也用羅傑的死威脅他。
事業上的失意,警察窮追不捨,助理的威脅。
史蒂文快要崩潰了。
這個真實殘忍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整個拍攝方式,通過男主的視角,旁白。
帶觀眾進入一個放蕩不羈,糜爛不堪的人物社交狀態。
當然,這不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
而是三觀不正的黑色幽默。
史蒂文是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的角色。
他的內心OS可能是這樣的——
吐槽,罵娘,毫不留情的指出音樂圈的生存真相。
但實際表面上。
卻是彬彬有禮的精英人士作派。
雖然身處音樂圈,但他卻沒有具體喜歡的風格。
如果真要論個所以然。
他只能說,只要是能賺到錢的,他都喜歡。
這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年輕人,對付敵人也很有一套。
他先是栽贓嫁禍,對手帕克·霍爾以戀童癖的罪名入獄。
接著,利用助理麗貝卡色誘。
掌握了調查自己的警察出軌的證據。
事成之後,殺了麗貝卡,嫁禍在警察的頭上。
一箭雙鵰。
當然,影片的結尾並沒有反轉。
如果說前半段是混亂,放縱。
那麼後半段就是作惡到底,壞到極致。
你問它人生的意義何在?
它會回答——碾壓並摧毀你的敵人。
這就是部教人學壞,繼續墮落的電影。
但沒有關係,它是拍給成年觀眾看的。
這部電影,就像片中出現過的搖滾樂一樣。
讓人宣洩負面情緒,靈魂暫時抽離。
當然,清醒之後,我們回到現實世界。
為了利益,不惜殺掉自己身邊所有的競爭者,史蒂文就能成功嗎?
空有野心的他,卻沒有精準的眼光。
大多數音樂唱片,在他手裡被當做垃圾一樣丟進垃圾桶。
當別人問起他哪一首歌比較喜歡時,他回答的永遠是第三首。
在偌大的造星工廠,沒有實力,依然是個Loser。
當然,片中的這群人,確實可惡。
被利益蒙蔽雙眼,終究會失去方向。
想看的小夥伴,請來微信公眾號【美劇鋪】,後台回覆:殺死汝伴,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