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劍」 前瞻布局新賽道 安徽蕪湖:「飛天」夢想照進現實

2024-10-15     中工網

原標題:「十年一劍」 前瞻布局新賽道(主題)

安徽蕪湖:「飛天」夢想照進現實(副題)

經濟參考報記者 王菲

寬闊的長江之上,兩千多架無人機在歡呼聲中騰空而起,在深藍色夜空排列出「蕪湖起飛」等絢麗圖案,將十里江灣映照得流光溢彩……不久前在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的驚鴻一現,向外界昭示出蕪湖這座濱江城市的「飛天」夢想。

十年磨一劍,安徽省蕪湖市自2013年開始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以通用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搶占先發優勢,集聚創新要素,拓展現代產業新賽道、新空間。作為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蕪湖搶抓安徽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建設契機,面向未來加快孕育新質生產力,讓「飛天」夢想照進現實。

築就「飛天」夢想

產業方向的選擇,考驗的絕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遠見。

飛行汽車、無人機、發動機、螺旋槳……走入位於蕪湖市灣沚區的航空小鎮「客廳」,與低空經濟相關的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讓人目不暇接,無聲講述著蕪湖低空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歷程,也向人們展示著一座城市的「飛天」夢想。

圖為蕪湖市灣沚區航空小鎮生產的通航飛機。記者 王菲 攝

事實上,早在2013年,蕪湖市就開始前瞻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打造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彼時國內通用航空剛剛起步,低空產業尚屬「小眾」。

作為擁江發展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以產業立市的蕪湖擁有豐沃的工業土壤,在製造業41個工業大類中,蕪湖有38個,船舶、汽車、輕軌等製造業工藝、人才、技術的積澱,為蕪湖的「飛天」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風口,蕪湖市加快完善產業布局,建設航空器綜合維修、通航運營、臨空經濟和空港物流四大板塊,形成以蕪湖市灣沚區為產業核心區的「一核兩中心」的產業集聚態勢。

「作為蕪湖低空產業核心區,灣沚區堅持將低空產業作為首位產業,頂格支持、頂格推進、頂格打造,出台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專項政策,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夯實低空經濟發展基礎。」灣沚區委書記殷瓊說,今天,位於灣沚區的航空小鎮已擁有完備的低空產業「朋友圈」,基本可以實現不出園區即可生產一架國產通航飛機。

不久前在蕪湖市舉辦的2024低空經濟發展大會現場,一架科技感十足的傾轉旋翼垂直起降電動飛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我們在安徽蕪湖的飛機生產基地正在抓緊規劃建設,力爭在不久的將來,讓普通大眾坐上質優價廉快捷的『飛的』,為低碳綠色出行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生產這架飛機的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雍威說:「蕪湖擁有產業配套非常完整的航空小鎮,這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希望與蕪湖的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商業場景閉環,推動安徽省乃至長三角低空經濟生態體系建設,共同助力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

瞄準研發製造、新型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等關鍵環節,蕪湖市加快描繪低空經濟產業圖譜,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持續完善全產業鏈生態,釋放政策紅利,構建產業發展「引力場」。

今年上半年,蕪湖市新簽約低空經濟相關項目27個、總投資54億元。目前蕪湖市已集聚航空新材料、無人機、發動機、螺旋槳等上下游企業近200家,整機重點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達100%。

以安徽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建設為契機,蕪湖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300家,其中龍頭企業超過10家,「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一番,低空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

點燃創新引擎

在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一架紅色飛機在眾多的航空器中顯得分外亮眼。

「這款雙發輕型通航飛機擁有兩台航煤活塞發動機,安全可靠、動力強勁。」曾經參與過中國商飛C919的航電系統研發設計,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梁是一位航空產業的「老兵」,如今,在蕪湖低空經濟的新賽道上,張梁又找到了新的「築夢空間」。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蕪湖市大力推進創新平台建設,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提升整機、關鍵系統、零部件等環節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低空產業發展韌性。

張梁說,瞄準發動機、航電系統等關鍵領域,公司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通過科研和產業雙輪驅動,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國外TC證+中國PC證」的飛機生產製造企業,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雙發輕型通用飛機市場占有率已超過70%。

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實驗室內科研工作緊張有序、工地上新的項目正在快速建設……走進航空小鎮,一座城市的創新熱潮撲面而來。

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蕪湖市不斷推動創新要素向低空產業集聚,引導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低空經濟要飛得「更穩」「更遠」「更安全」,離不開「天地一體」的數智化新型基礎設施保障。

以數智化賦能產業發展,蕪湖市加快推進5G通信、北斗定位導航、ADS-B基站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優化城市低空通信網絡,保障低空飛行通信數據互聯互通,打造「天地一體」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依託低空經濟研究院、國家級航空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等平台,蕪湖市強化低空經濟政策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及人才培養,同時,加快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激活創新動能。

截至目前,蕪湖市已建成省級及以上創新平台63個,攻克低空產業「卡脖子」技術24項,培育低空製造細分領域「單打冠軍」12個。

圍繞低空經濟孕育新質生產力需要久久為功,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今年,位於蕪湖航空小鎮的蕪湖航空職業學院迎來了第一批學生。

蕪湖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聚焦低空產業發展需求,新設立的蕪湖航空職業學院開設民航運輸、民航安全技術管理、飛機機電設備維修等多個專業,為蕪湖市低空產業發展源源不斷輸送人才。

蕪湖市在低空經濟領域全面落實「紫雲英人才計劃」,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航空研髮型、工匠型人才643名,為低空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蓄勢起飛打造「天空之城」

日前,從蕪湖到黃山的低空航線正式開通,這條融入「大黃山」的低空旅遊觀光航線,將蕪湖的藹里村、宣城的桃花潭、黃山的太平湖等沿線山水人文風光串珠成鏈。

聚焦應用牽引和場景供給,蕪湖市加快解鎖新場景,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文旅消費等領域推出一大批面向市場的應用場景,助力低空經濟加速融入千行百業,打造「天空之城」。

張梁說,適應市場消費需求新趨勢,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也在打造飛行俱樂部、飛行營地,推動飛機製造向飛行服務轉型,不斷拓展新的場景應用。

促進低空飛行與區域交通網絡有機融合,蕪湖市積極培育區域交通出行新業態,當地依託蕪宣機場、通用機場等基礎設施,打造「空中一小時交通圈」,建立以蕪湖為中心,覆蓋全省、輻射長三角的航線網絡,帶動區域短途運輸業發展。

「時的科技將和蕪湖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及研究院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在旅遊觀光、短途出行及城市空中交通等多元化商業場景的應用落地。」黃雍威說。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蕪湖市低空經濟產值達253億元,同比增長26.8%。蕪湖市正積極推動中大型級無人機適航審定檢測分中心建設,為低空經濟的高質量騰飛奠定基礎。

依託蕪宣機場,蕪湖市與京東、韻達、申通、順豐等快遞公司簽訂「快遞上機」合作協議,打造皖南航空快件轉運中心,加快航空快遞產業集聚和體制機制創新,助力蕪湖外向型經濟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5db578df55119912a4a721e913133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