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邢蕊)在陳天宇心裡,北京一直是他的「福地」。3日上午,陳天宇同3萬名跑者在霧靄籠罩的天氣中出發,但他衝過終點線時,霧散天晴,碧空萬里。這條熟悉的賽道又一次給他帶來驚喜:陳天宇獲得了第三名,衛冕北馬國內男子組冠軍,也成為當天站上領獎台的唯一中國選手。
11月3日,2024北京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第3站)在北京開賽,比賽共吸引了30000名選手參賽。圖為中國選手陳天宇以2小時9分48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組第三名。中新社記者 張祥毅
「我對這個名次比較滿意,但是成績和預期還是有一些差距。前面30公里節奏慢了一些,後面10公里跑得比較理想。」陳天宇的賽後總結中流露出了一點點遺憾。在開賽前,他計劃著「至少也要進(2小時)8分吧」。
這次參賽,陳天宇沒有「兔子」帶跑,他需要在長達42.195公里長的賽道上不斷調整自己的配速。前半程,第一集團里的中國選手不在少數。但隨著終點臨近,只剩下了陳天宇和兩名外籍選手較量。離終點三四公里時,陳天宇有點岔氣,他和外籍選手的距離開始拉大。2小時09分48,陳天宇無緣刷新個人最好成績。
其實在國內馬拉松圈,能跑進「210」的選手寥寥無幾。陳天宇在這些頂尖跑者當中,不是名氣最大的那個,也不是運氣最好的那個。他更像是一位「隱者」,居于山野,卻向上生長。
陳天宇是專業運動員出身,但他在2018年才開始嘗試跑馬拉松。在此之前,陳天宇的主項是5000米和10000米。在他的家鄉雲南,得益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馬拉松高手如雲。曾經名噪一時的鄧海洋、董國建等人都是陳天宇的老鄉,也是他學習和追逐的榜樣。
在馬拉松的賽道上,陳天宇並不覺得自己是「天賦型」選手,「多數時候還得靠努力慢慢把自己練出來。」訓練初期,他喜歡觀察前輩們的訓練狀態,同是也善於反思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他通過這種方式了解自己現階段的水平。
跑馬的第二年,陳天宇在2019年北京馬拉松上以2小時15分16秒完賽,並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2023年,陳天宇第二次站上北馬賽道,他的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以2小時08分11創造了北馬歷史上的國內最快成績。
當時他感慨:「三年前跑進『210』,運氣成分占很大。」2020年南京馬拉松,包括陳天宇在內的多位中國選手都跑進了2小時10分鐘以內,當時在國內馬拉松圈引起了不小的沸騰。但最終因比賽設置違反了世界田聯規則,他們的成績都被取消。
在那之後,陳天宇經歷了多次跑崩,還因為傷病影響了在陝西全運會的發揮。但儘管身處低谷,陳天宇還是覺得自己有全方位的提高:「我知道自己實力不差,只是在等一個機會發揮出來。」
北京馬拉松給予了陳天宇舞台。2023年,他覺得自己「實力到了」,而且進入專業隊十餘年,陳天宇心裡想著:「也到了出成績的時候。」創造北馬歷史後,陳天宇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
伴隨著陳天宇成績的提高,最近幾年,中國男子馬拉松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全國馬拉松紀錄被改寫了三次。新人的湧現、老將的突破,讓陳天宇覺得如今頗有「亂世」之感。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高水平運動員之間不僅有競爭,也有促進。「大家相互拉扯,才能把整體水平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追趕中國馬拉松的速度,是陳天宇的目標。但在短期內,他希望能再次刷新個人最佳成績,並且達標明年的世錦賽,「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不斷帶動中國馬拉松提速。」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