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釘子戶蔡珠祥:夫妻聯手得1700萬拆遷款,分完錢後妻離子散

2023-12-23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深圳釘子戶蔡珠祥:夫妻聯手得1700萬拆遷款,分完錢後妻離子散

自改革開放以來,拆遷成為了各地實現城鎮化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有人希望得到賠款後改善生活,也有人成為了令開放商無比頭疼的「釘子戶」。

之所以成為拆遷戶,無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二是對拆遷款不滿意,「釘子戶」蔡珠祥夫婦就是第二種的典型代表。

蔡珠祥夫婦

他們因為搶奪天價賠償款一時名聲大噪,但沒想到目的達成後,兩人竟各自高飛,其最後的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拆遷款談不攏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有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隨即成立了四個經濟特區。而深圳作為其中之一,近幾年的發展也是尤為迅速。

為了儘快將深圳打造成與美國紐約比肩的國際性大都市,市政府短短几年就審核通過了各項城市改造項目,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和開發商的目光。

圖源網絡

早在1995年,深圳就落成了當時中國第一高樓——地王大廈,總高度達383米,其不僅詮釋了深圳速度,還成為了深圳市的新地標。

隨著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閒置的農田和廢地也被利用乾淨,開發商們紛紛將目光轉向了城中村和部分農村。

圖源網絡

2004年,開發商京基公司和蔡屋圍集團進行商討,決定以每平方米6500元的價格收購蔡屋圍村,然後另起一座高達400米的高樓,命名為京基大廈。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蔡屋圍村的村民們強烈反對,他們一是擔心開始拆遷後,自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圖源網絡

二是村民們早早地將自家的住房改造成了出租屋,每年光收租就是一筆大收入,根本沒將開發商給出的賠償款放在眼裡。

在眾多反對者中,蔡珠祥和妻子張蓮好成為了絕對主力。兩人早早看中了深圳市逐年上升的地皮價格,認為只要有棟房就擁有了與開發商「桌上談判」的資格。

他們帶領村民們數次阻撓拆遷隊的工作,與相關部門進行協商,但都沒有爭取到滿意的結果,這場耗時兩年之久的談判以失敗告終,

張蓮好

可蔡屋圍村作為深圳市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區域,是將要成為國際性的金融中心,相關部門為了加快城市發展進程,只能先做出妥協。

2006年,開發商提出新的拆遷方案:在原有價格收購房屋的基礎上,每棟房增加30萬-60萬不等的賠償款,另外村民們還可以享受每套商品房的後期分紅。

這樣優厚的拆遷方案提出後,村民們紛紛響應,立即同意了拆遷的要求。蔡珠祥夫婦得知後也非常眼紅,但在後續了解拆遷的具體政策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圖源網絡

原來蔡珠祥在早期外出打工時,將自己的戶口所在地遷到了香港,根據規定,他們無法參與商品房的後期分紅。

蔡珠祥非常惱怒:「這拆房子還沒有不拆的時候賺得多,這可不行!」

他跟妻子張蓮好想著,既然不能分紅,那房子的拆遷款一定要顧住未來的吃喝,於是向開發商提出了要求:每平方1.2萬元的的拆遷款。

可開發商卻覺得蔡珠祥夫婦是坐地起價,當時深圳的平均房價不過萬元,開放商還要投入成本建房,給他們1.2萬元肯定是要賠本的。

圖源網絡

而且開發商也請來專業人士對蔡珠祥夫婦的小樓進行評估,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房子屬於宅基地自建房,不僅沒有房產證,甚至都沒有作為商品房的價值,最高只能給到每平方四千多的拆遷款。

蔡珠祥夫婦非常氣憤:「我這房子半年的房租都比你們給的多,你們是打發要飯的嘛!」

他們認為自家的小樓跟別家村民一樣都是出租房,自然也擁有商品房的價值,而且開發商拆了之後再建房,中間賺的差價肯定更高。

蔡珠祥夫婦

開發商與蔡珠祥夫婦爭執不下,最終不歡而散。

過了幾天,村民們簽訂完拆遷合同後就搬離當地,拆遷工程提上了日程,開發商不能因為個人再耽誤下去,只得先做出讓步,給出蔡珠祥夫婦每平方9000塊的拆遷款。

但蔡珠祥和張蓮好還是不同意,他們悄悄密謀:「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能讓開發商給出1.2萬元的拆遷款!」

心滿意足地拿到拆遷款

開發商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不會不顧自身利益,好心成全別人的願望。他們見蔡珠祥夫婦不識好歹,直接將這件事上報給了當地的國土部門。

相關工作人員介入調查,認為蔡珠祥夫婦是蓄意影響城市化建設,勒令他們於2007年4月15日前必須搬走。

圖源網絡

蔡珠祥夫婦也不是隨便嚇唬幾句就會乖乖聽話的良好市民,他們多次無視工作人員的上門勸說。

蔡珠祥在外地打工多年,早就是軟硬不吃,認定了利益絕不鬆手。張蓮好也獨自照顧全家十幾年,早就成了刀槍不入的女強人。

可國土部門畢竟是機關單位,如果蔡珠祥夫婦拒不執行其要求的話,可能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他們必須找出應對的方法。

蔡珠祥

同年,中國官方媒體正式發布了《物權法》,其中明確規定:不允許大拆大建,相關安置房和拆遷賠償款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不得強制拆遷,不得損害群眾利益。

蔡珠祥認為房產權在自己手中,只要不鬆口,相關部門就無法強行拆除施工。他還借題發揮,將國土局告上了法庭,請求撤銷其下達的搬遷命令。

因為蔡珠祥夫婦倆的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結果當然是敗訴,村民們得知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紛紛譴責他們:「貪得無厭!」

蔡珠祥夫婦的樓房

蔡珠祥夫婦倆卻置若罔聞,沒多久,他們又想出了另一個辦法:利用輿論造勢,向有關部門施壓。

蔡珠祥的妻子張蓮好有些文化,她編撰了一則名為《南方第一高樓征地令我等感到弱勢》的文章,並以網名「阿香婆」的名義發了出去。

張蓮好在文章中宣稱自己無依無靠,沒錢也沒文化,多年來與丈夫蔡珠祥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但在當地的拆遷過程中,開發商聯合有關部門採取各種手段欺壓刁難他們,強迫二人迅速搬離居住地。

圖源網絡

這篇文章避重就輕,絲毫未提及兩人為索取高價拆遷款多次阻撓施工的惡劣行為。

這也導致很多網友在未經證實的基礎上,只能相信蔡珠祥夫婦的一面之詞,開始用言語抨擊開發商和當地的有關部門,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媒體爭相採訪這對「楚楚可憐」的老夫妻。

面對記者的採訪,蔡珠祥夫婦努力扮演成「體弱多病」的孤寡老人,宣稱自己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房子拆遷後,他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說話的時候,還不忘擠出幾滴眼淚,藉此博取大眾的同情。

蔡珠祥夫婦

另外嗎,蔡珠祥夫婦還經常在自家樓房的附近閒逛,見到有人拍攝就上前打招呼,只為增加更多的曝光度。

他們偽造了假房產證,並將假證的複印件展示在鏡頭前,可憐巴巴地說:「為了防止被有心人拿走,房產證原件已經被我們鎖了起來,但我們確實是合理合法地擁有這棟樓房。」

圖源網絡

經過蔡珠祥夫婦一系列操作後,確實將這件事情發酵到最大。一時間網絡上出現很多標題黨的話題:無良開發商惡意欺壓弱勢老人。

深圳市國土局迫於輿論壓力,只得發布:不允許強制拆遷。開發商也擔心會影響後期的樓盤收益,不敢輕舉妄動。

外面的拆遷工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蔡珠祥夫婦的樓房整日裡都籠罩在塵土飛揚的糟糕環境中,但張蓮好為了表示絕不退讓的決心,每天都不厭其煩地打掃房間。

圖源網絡

轉眼間,周圍的樓房都被推翻,只剩下蔡珠祥夫婦的6層樓房突兀地立在中間,顯得格格不入。

而他們的種種行為,也給開發商和城市規劃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了趕上工程進度,開發商多次找到蔡珠祥夫婦協商,卻始終沒有任何進展。

2007年9月,開發商身心疲憊,不想再與「釘子戶」蔡珠祥夫婦糾纏,決定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補償,給出高達1700萬元的拆遷款。

蔡珠祥夫婦雖然取得了這場拉鋸戰的最後勝利,但他們之前的賣慘行為也被曝光,眾人紛紛調侃,稱他們是「史上最貴『釘子戶』」。

圖源網絡

同村的村民也感嘆蔡珠祥夫婦的同心協力,就在大家都以為兩人會繼續攜手共度餘生時,他們卻突然辦理了離婚手續,分道揚鑣。

兩人為什麼會分開,張蓮好給出了答案:「這段貌合神離的婚姻,十幾年前就應該結束了。」

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

上世紀60年代,張蓮好作為知識青年,到蔡屋圍村插隊學習,她容貌姣好,身材曼麗,又是難得的知識分子,很快便吸引了當地小伙子們的猛烈追求,蔡珠祥就是其中一位。

蔡珠祥窮苦出身,但工作努力又細心,為人也幽默風趣,常常三言兩語就逗得張蓮好開懷大笑,兩人在慢慢地相處中確定了關係,很快便領證結婚。

蔡珠祥一家三口

蔡珠祥夫婦的婚後生活非常甜蜜,並有了第一個孩子,蔡珠祥高興極了,承諾會為了全家,更加賣力的工作。

1972年,張蓮好再次懷孕,但兩人卻高興不起來了。原來蔡珠祥自結婚後一直在村裡干雜活,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家裡的日常開支,如果再多一個孩子,那生活會更加拮据的。

蔡珠祥安慰妻子:「放心把這個孩子生下來,我會想辦法養活咱們一家的。」

他四處尋找發家致富的方法,同村的好友讓他去香港發展,那裡寸土寸金,遍地都是賺錢的好工作。

圖源網絡

可是,來往深圳和香港兩地的手續非常繁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審批通過。當地人為了避免麻煩,都是採用偷渡的方式。

蔡珠祥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張蓮好,儘管兩人不舍分別,但為了孩子的未來也只能暫時忍耐。

張蓮好哭著同意了丈夫外出打工的請求,但令她想不到的是,兩人的感情也因此消耗殆盡。

沒多久,蔡珠祥偷渡成功,順利地在香港找了份高薪工作,每月能拿到300塊錢。他將200塊裝進信封寄回家中,還會寫信與張蓮好分享自己在香港的經歷。

圖源網絡

1974年,蔡珠祥成功申請到了香港合法居住證,但因為沒有學歷,還是只能從事低級的工作。他越來越想念妻子和孩子,可偷渡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只能作罷。

1978年,蔡珠祥下崗了,他有家不能回,便和好友一起偷渡到了厄瓜多,之後又輾轉來到了瓜亞基爾。

因為中間遇到了很多麻煩,蔡珠祥等一行人與家裡斷了聯繫,他傷心不已,決定忘記從前,開啟新的生活。

蔡珠祥

之後的幾年時間,蔡珠祥在當地開了家中國餐館,逐漸忘記守候在家的張蓮好和孩子們,另外娶妻生子,過上了令人羨慕的生活。

1988年,蔡珠祥打聽說了國家正在大搞經濟建設,尤其深圳已經改天換地,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而離家十多年的他重新迸發出濃濃思鄉之情,便拋棄了異國他鄉的老婆和孩子,再次踏上了歸國之旅。他靠著斷斷續續的記憶,摸索到了蔡屋圍村,見到了自己的家人。

圖源網絡

時間不僅改變了兩人的容貌,也沖刷掉了曾經的情意,但他們還是繼續維持著婚姻關係,並決定好好合作,讓兩人以後的日子能好過些。

蔡珠祥用自己的積蓄,將家中小樓又加蓋了幾層,然後都出租了出去,夫妻倆靠收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蔡珠祥夫婦倆本想就這樣安逸地度過餘生,但突如其來的拆遷徹底打亂了兩人的計劃,也讓他們有了對生活新的追求。

圖源網絡

他們聯手獲得了天價賠償款,保證了後半輩子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兩人決定正式結束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

張蓮好離婚後便立即切斷了與蔡珠祥的所有聯繫,有人說她是在附近小區租了一間房子,一個人生活,也有人說她離開了深圳,遠走高飛。無論是哪種結果,當初那個咄咄逼人、顛倒黑白的老人已經過上了自己夢想的生活。

至於蔡珠祥,有人傳言他娶了一個年輕老婆,還花了200萬買下了一套房子,但再也沒有回過蔡屋圍村,他曾說:「那裡沒了我的房子,村民們也不歡迎我,我還回去幹嘛?」

圖源網絡

如今的深圳早已發展成為了國際性大都市,曾經的蔡屋圍村已經成為了過往,而鬧得沸沸揚揚的「釘子戶蔡珠祥夫婦」也被人逐漸淡忘。

但隨著深圳市的房價不斷攀升,蔡屋圍村的村民們都靠著商品房的紅利過上了更加富足、輕鬆的生活。

可蔡珠祥的晚年卻格外悽慘,當初他執意與兒女們分家,現如今連見孫兒一面都成了一種奢望,真是有家不能回,有苦說不出。

蔡珠祥

人生的岔路口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題,我們必須權衡出最適合自己的那條道路,或許會有遺憾,也會有後悔,但畢竟是自己選擇的,怪不得旁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4ba5dbcb61c5967b2a2bd66e2839c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