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過來,寶寶奶瓶千萬不要這樣越洗越髒了!

2019-07-15   甜心媽媽課堂

嬰兒期的小寶寶寶寶,抵抗力還很弱,很容易因為衛生不當引起疾病,從而給寶寶帶來健康問題。

寶寶每天都要喝奶,奶瓶是寶寶最常接觸的東西,奶粉再好,奶瓶清洗不到位也會讓寶寶生病。奶瓶的清潔甚至會關係到寶寶的身體健康,洗奶瓶也是爸爸媽媽的日常功課。可別小看了洗奶瓶這件簡單事兒,你以為你洗得乾乾淨淨的奶瓶,其實越洗越髒。

奶瓶清洗易入哪些誤區?怎樣正確清洗奶瓶呢?

(一) 千萬不要再這樣洗奶瓶

1.用水沖一下或者開水燙一下就行

寶寶每天都要吃好幾次奶粉,許多爸媽,尤其是老人家會覺得沒必要洗得那麼勤,隔斷時間徹底清洗消毒一次就夠了。於是寶寶喝完奶,拿水沖一衝,或者開水燙一下再沖沖,就完事兒了。

但這樣做的衛生隱患真的很大哦。

奶液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附著在奶瓶壁上,特別是在奶瓶凹槽處形成奶垢。清水沖洗只能洗掉奶瓶壁上的奶液,無法徹底清洗掉油脂,不僅更容易滋生細菌,還會殘留氣味,影響奶的口感,讓寶寶胃口大減。

2.只洗瓶身,忽略奶嘴風零件

許多爸爸媽媽清洗奶瓶,容易把焦點放在瓶身上,忽略了奶嘴、奶瓶蓋、吸管等零部件的清洗。

但是要知道,寶寶喝奶直接接觸就是奶嘴,奶嘴上滋生的細菌並不比瓶身少。

況且奶嘴直接暴露在空氣當中,長時間放置產生的病菌比奶瓶內更多,如果不及時清洗乾淨,寶寶吸奶瓶就跟吸入病毒似的,想想都很恐怖!

3.奶瓶上殘留水分

奶瓶、奶嘴等零件都清洗完了了還沒有完事哦。這些清洗好後,一定還有個晾乾或者烘乾的過程哦。少了這一步,奶瓶中殘留水分,同樣容易滋生細菌。有些爸媽清洗好後就直接甩甩就放到一邊了,殊不知這樣做還是沒有將奶瓶清洗乾淨。

還有點需要注意:有時候衝出來的奶粉寶寶沒吃完,我們一時沒倒掉,然後讓它在奶瓶中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再次使用之前一定要注意進行清洗消毒,因為沖好的奶粉非常有利於細菌的繁殖,沒清洗好的話寶寶很容易拉肚子。

(二)怎樣正確清洗奶瓶呢

1.常備工具

瓶刷、奶瓶夾、奶嘴刷、吸管刷、小不鏽鋼鍋以及奶瓶清潔液、大瓷碗

2.清洗步驟

1)將奶瓶中的剩奶倒掉。

2)搖晃:拿起奶瓶,往奶瓶里裝一些水,蓋上奶嘴,用力晃啊晃,將殘奶初步沖洗乾淨。

3)浸泡:將拆分後的奶瓶各部分(奶瓶、奶嘴、套環、吸管等)全部放入裝適量水的大瓷碗中,再把大碗裝上適量的開水,浸泡3-5分鐘是奶垢浸軟、充分溶解;

4)擦洗:使用相應大小的奶瓶刷、奶嘴刷,粘上奶瓶專用清潔劑進行擦洗。

5)沖洗:用清水反覆沖洗乾淨,直到沒有泡沫。

6)燙煮:將洗好的奶瓶、奶嘴、吸管一起放入煮沸的鍋中消毒3—5分鐘。注意鍋內水一定要沒過所有奶瓶部位

7)瀝干:消完毒後將奶瓶、奶嘴、吸管等分別用奶瓶夾夾起來,倒扣在乾淨的桌上,將水瀝干;

8)烘乾:將瀝干水分的所有奶瓶部位放入奶瓶專用烘乾機進行烘乾。

(三)注意事項

1)給奶瓶的消毒烘乾,可以在市面上選擇帶消毒烘乾一體效果的奶瓶消毒烘乾機,衛生又便捷,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

2)煮沸消毒時,要分批次放入奶瓶部件。為防止變形和爆裂,玻璃奶瓶要與冷水一起加熱;等水沸騰後,再將奶嘴、奶瓶蓋和奶嘴座等塑膠製品一同放入鍋中,蓋上鍋蓋再煮2-3分鐘後關火即可。如果是塑料奶瓶,需要等水沸騰後再放入。

3)奶瓶消毒不必過於勤快,每天消毒一次即可,過於追求「無菌」反而不利於寶寶健康哦。

奶瓶和寶寶的飲食衛生直接相關,照顧寶寶,我們一定不能馬虎,一定要正確對奶瓶進行清洗和消毒哦!

這裡是@甜心媽媽課堂,旨在和各位寶媽探討各類育兒心得,如果覺得我的分享有幫助,歡迎關注留言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