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情懷,更講態度——兩廂車鼻祖高爾夫如是說道

2020-05-19   速度周刊

去年我想了一個選題,叫作「兩廂車是不是已經亡了」,因為兩廂車在市場上的呼聲真的日趨減少。一方面是因為SUV早就成為了主流,另一方面,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正如不少汽車博主所言,兩廂車現在賣的都是「情懷」。

而正是這「情懷」二字,在汽車廠商的腦海里,似乎就是「復古懷舊」的代名詞:新研發的科技遲遲不往上裝,內飾外觀依舊和十年前的樣子別無二致……這樣的做法無疑在不斷削減兩廂車愛好者的購車熱情。

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懂行的人的, 擁有著世界銷量前三傲人成績的大眾高爾夫(參數|圖片)表示:有實力的喜歡講情懷,成功者更喜歡說態度。

很多想購買兩廂車的消費者,促使他們消費的原動力,不僅僅是簡單的「情懷」二字,更多的則是對於生活理念的一種「態度」。

1

朝九晚五的我也會每天健身,運動是我的態度。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束縛我們的地方真的很多,唯一沒法被捆綁的大概只有我們的心。也許不少的車主,買了車依然是拿來工作通勤,但在通勤的路上,在駕駛著高爾夫的每一秒鐘里,他們隨時都可以通過轉向燈開啟超越的旅程,一腳油門,他們就可以穿梭在朝陽散落的中環,或是疾馳在晚風拂盪的外灘……

大眾高爾夫歷經46年,7代車型變遷,從前置前輪驅動到BlueMotion高效動力,從每缸4氣門到精確控制缸內直噴,從GTI到R-Line,更是從賽道去到了城市道路當中,唯一不變的精神內核,就是在有限制的發展中,始終堅持「運動」精神,找尋各種機會釋放自己不羈的靈魂,用速度來刺激自己的靈魂和身軀。

2

每台高爾夫都是獨一無二的,熱愛是我的態度。

如果要找一個高爾夫和別的車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每個城市都有著高爾夫車主們狂熱的車迷會。在這裡,每一台出廠都經過嚴格統一調教的高爾夫,都會經過車主的改裝,體現出每個人對於高爾夫不同的理解和熱愛。

把喜歡的東西貼上屬於自己的標籤,這是人永遠津津樂道會去做的事。不論年紀,不論性別,他們聚在一起,做著革新的創造,追隨著長久以來的信仰,遇到了無數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著,交流著,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汽車文化,並延續了46年,甚至從奧地利的沃爾特湖,一路將風吹到了大眾公園。

他們因為擁有一台高爾夫而自豪著,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熱愛,真摯且熾烈。人們總說高爾夫是兩廂車的鼻祖,不只是因為它開啟了兩廂車時代,更是因為它像汽車圈的喬丹一樣,把這份熱愛散播到了全世界,成為了一個時尚ICON。

3

想做的事就去邁步,全能是我的態度。

來看看小米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很多年前因為一句不標準的R U OK,在B站上被鬼畜到了今天。他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高爾夫車主,他將論壇上最初的一百名夢想家的ID噴繪在了MK2上,為的就是告訴自己,告訴世界,永遠別忘了理想。

因為堅持,從最初的小米手機,到現在的小米生活,小米科技,它幾乎可以一己之力幫助我們打造一個簡約有效的生活空間,這一切,都源自雷軍的堅持和創造。

他和高爾夫一樣,也和別的兩廂車不同:當大家覺得高爾夫就是一台運動車型的時候,它在第三代上用VR6發動機配上符合豪華轎車設計水平的減震和防撞安全性能來展現自己的「全能」。第五代高爾夫,引入車載網絡控制功能,感應雨刷,車燈自動開關,ESP等功能,在技術層面引領全球。到了第八代高爾夫,年內在國內上市,可以預見到的是,它依然會用上大眾公司在這個時代,最先進,最優秀的技術和裝備,以最高的的全能水準,捍衛「高爾夫級別」這個五個字。

4

時代可以造就英雄,而英雄同樣可以塑造時代。

在上世紀70年代,當傳統大排量大尺寸轎車深陷能源危機帶來的陰霾之時,高爾夫橫空出世。那是一抹新時代的曙光。

而2020年,這是一個網絡社交全面化的時代,高爾夫卻能讓人走出家門相聚,來交流改裝心得和品味。

而2020年,這又是一個特殊到網課成為一種讀書方式的時代,高爾夫也將在這個關頭,攜手釘釘,開啟一場雲派對。

一汽-大眾高爾夫將在5月21日邀請1位MC、2位品牌高管、2位飛行嘉賓、300位忠實高爾夫車主及粉絲,在釘釘App上,以社群的形式,直播+連麥+圖文互動的年輕化方式開展一場有態度的人才能參與其中的派對,並用這場派對,來感染更多的人,運動起來,熱愛起來,全能起來。

或許,你對賽車運動不感興趣,或許,你對兩廂車沒有熱愛,或許你更喜歡一技之長,但這些依然是一種「態度」,不怕你有不同「態度」,就怕你沒有「態度」。

講情懷僅僅是兩廂車的一部分,態度則是這部分人更在乎的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