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固日班花蘇木查干淖爾嘎查建檔立卡戶德木其格,前段時間主動來村上將自己的低保退出申請書交到了黨支部書記白音吉日嘎拉手上。固日班花蘇木政府一位幹部知道後驚訝地說:「在農村,主動退出低保的人還真少見。」
4月14日,記者來到查干淖爾嘎查德木其格家。院子裡,一名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正用手攙扶著一名婦女,這便是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你們先進屋昂,我倆走得慢。」話語間流露出德木其格對妻子疼愛有加。
這是一幢1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屋前半畝見方的菜園,小院不大,卻井井有條,看得出主人的乾淨、勤快,後院則是「牛羊滿圈」。
進了屋,迎面而來的是德木其格的女兒謝秋花,見到我們,秋花顯得有些沉默寡言,只是滿臉堆笑。「再過陣子吧,等疫情過去,我就打算回學校那邊工作。」秋花2018年大學畢業,由於母親病情惡化,去年一年也沒出去找工作,在家幫助爸爸分擔農活和照顧母親。
片刻,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進了屋,妻子在10多年前患了腰間盤突出,在2018年由於病情惡化導致了癱瘓,但在丈夫德木其格悉心照料下,病情好轉了很多。德木其格的妻子始終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我們,但是她握著我們的那雙手,雖然瘦小卻剛勁有力。
「自從得了病,她不怎麼說話了。」德木其格把妻子扶到輪椅上。
這些年,由於妻子患病,德木其格承擔了家裡家外的所有活計,喂牲畜、種地、侍弄菜園,凌晨四點就要起床去放羊,閒暇時還去鎮里打零工賺錢,緩解家庭的窘況。最令他發愁的是前些年女兒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刻都不敢休息」。好在女兒大學畢業了,妻子經過兩年的精心照料,病情逐漸好了起來,「現在自己能吃飯了,平時慢點溜達,自己也能走了。」德木其格的話語中透出著堅毅和自信。
如此窘迫的家庭,怎麼可能申請退出低保?
德木其格沒有馬上回答我們的疑問,他安安靜靜地算了一筆帳。「老伴兒前年手術花了7萬元,報銷了6.3萬元,又通過旗里扶貧的大病兜底4000元,算下來我們看病只花了3000元。當時,僅有的10畝地還種了黃貯,如果沒有政府的救助,我老伴兒不可能接受這麼好的治療。」
「我心裡還有一筆帳——我們全家一年領低保9750元,今年家裡賣了1頭牛和60隻羊羔子,掙了5.7萬元,再加上村裡公益性崗位給了我8760元,護林員工資1萬元。」德木其格說:「想要脫貧不能只靠國家政策,自己也得努力干!現在我都快成村裡的富裕戶了,咋可能還吃低保呢!前些天,我們一家三口就商量,不能忘了黨的恩情,這低保得退了。」
於是,德木其格一家在查干淖爾嘎查的微信群里鄭重表示,「我們自願退出低保,讓給村裡更需要的人。」在德木其格的帶動下,村裡的寶巴圖、席寧布也相繼表了態,要求退出低保,村黨支部書記白音吉日嘎拉看到微信時很震驚,也很感慨,「在全旗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他們三戶的舉動,更加堅定了我們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
低保退了,以後的日子會變成什麼樣?德木其格告訴記者:「我們準備貸款擴大家裡的養羊規模,別人能幹成的事我們也一定能行!」
記者手記:
窮不可怕,最怕志短。
採訪中,德木其格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感謝黨的恩情。當前全旗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衝刺階段,一項項民生實事逐項兌現、一塊塊發展短板正在補齊、一個個貧困村逐步退出……貧困群眾收穫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已經成為廣大貧困群眾的肺腑之言。採訪中,德木其格講述這個家庭變遷時沒有流淚,講述如何照料妻子時沒有流淚,但當說到感謝黨和政府的恩情時,卻熱淚盈眶。這眼淚是對黨和政府關懷扶持的深情感激。當脫離貧困的希望來臨時,他們不等不靠不要,將一個家庭戰勝貧窮的志氣寫在退出低保的申請中,折射出在脫貧攻堅中農牧民堅強不屈、奮力拚搏的精神和勇氣。
來源: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圖文:王 陽
編輯:馬凱月
審核:李文靜
終審:侯顯峰
王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