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
中國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口,儘可能讓所有人都過得好一些,社會的矛盾才能夠減少,所以國家非常關注貧困人口。為了保障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國家會發放低保,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這是一項社會救助制度,讓最為貧困的人依舊能夠保證基本的生活水平。
相關部門表示這項制度會一直推行下去,因為有些人已經實現脫貧,但如果沒有這項補助,很有可能還會返回貧困。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拿到低保的,必須滿足條件才能夠申請低保。在一部分地方,人們都搶破頭想要當低保戶,但也有些人明明已經滿足低保條件,卻一直沒去申請低保。
一、為什麼不主動申請低保呢
1、怕被人瞧不起
農村人大都認為只有憑藉自己賺錢才能夠心安理得,這種靠別人施捨的日子容易讓人瞧不起。甚至總把別人的好意誤認為是對自己的同情,所以不願意收取低保金。現在的低保戶都要進行公示,如果拿了這筆錢,就等於被全村人知道自己要靠低保過日子,覺得十分沒面子。所以寧可過得日子苦一些,也不願意拿這筆錢。
2、優待親屬
低保的要求有明文規定,但是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滿足條件。特別是這些真正的貧困戶,很多連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能夠理解政府發放的政策規定。而且部分貧困人口進行評選時,才發現各地的標準不一,村幹部也不敢隨便批准,所以導致低保遲遲未能下來。
幹部也不願意花時間去給農民們講清楚規定,他們總是忙著處理村內事務,卻沒能真正服務好貧困的農民。所以導致很多農民們消息閉塞,自己不知道能夠申請低保,或者不了解詳細的流程而錯過。
3、優待親屬
我們自然相信大部分的村幹部都是在為農民辦好事,但是有一小部分的村幹部卻總是將自己的親人朋友通過運作變成扶貧對象,讓他們能夠拿到低保補助,但真正貧困的農民反而拿不到低保。所以遇到有這樣的村幹部,就算困難戶們去申請低保,也大多難以評上。
低保戶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符合規定,拿不到低保,甚至有些村幹部要求要收取好處,才能給低保戶們辦理低保。這些人完全以權謀私,這才致使低保戶們沒能辦到低保。
4、和村幹部關係不好
畢竟一個村子也不大,家家戶戶門都緊挨著住在一起,有些矛盾也比較正常。如果對方是村幹部,那麼想要辦事情,很有可能就會遇到公報私仇。特別是農村人,貧困人口大多沒讀過書,所以個人素質不高,他們在辦理低保手續時容易著急,互相不理解,導致起爭執。
二、低保申請條件
想要申請低保需要戶籍在本地,而且居住在農村,家庭成員的平均年收入水平低於當地最低的生活保障水平。另外家庭財產的實際情況都要進行清查,確認家庭條件確實屬於貧困才能夠申請低保。
三、申請低保流程
如果發現自己滿足條件,那麼就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低保,首先要到村裡去登記,寫清楚自家的人口、住房和經濟情況。再根據村委會的審核確認是否能夠申請低保,如果和村幹部的關係不好,也是可以去鄉鎮或街道處辦理。
當然也有一些是村幹部沒有做好,他們沒有理由收取好處才給辦事,接下來國家會更加重視低保的落實情況。如果遇到有村幹部謀取私利的事情,大家也要學會舉報,維護好自己的權益。這樣才能及時整治那些有違規行為的村幹部,讓有需要的人吃到低保。
根據政府的規定。低保每年都需要重新審核一次,如果家庭條件變好,那麼低保必須退保,退保的時候要通知當事人家庭辦理相關手續。在辦理低保手續時,有可能會抽查申請人家庭的銀行帳戶或者其他財產情況,如果提供了虛假資料,那麼之後再也無法申請低保。
總結
家裡確實有困難的貧困戶,理應受到政府的補貼,但總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有些人明明生活非常困苦,卻總是得不到補貼。貧困戶申請低保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而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