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電視的遊戲模式:遊戲模式意義是啥?該買啥電視玩遊戲?

2023-08-30     傑夫視點

原標題:聊聊電視的遊戲模式:遊戲模式意義是啥?該買啥電視玩遊戲?

很早之前就想聊聊現在電視的遊戲模式,特別是在HDMI 2.1普及之後,各大電視都開始支持4K/120Hz,針對遊戲機、PC的優化越來越強,遊戲模式也就越來越有意義。實際上,老玩家應該都知道,電視的遊戲模式並不是這幾年才發展起來的,就我們的印象而言,電視遊戲模式發展了至少也有十多年了,只是不像現在的電視,能把遊戲模式做得這麼豐富罷了。

實際上多年前大家應該還記得,電視上有一種模式叫PC模式,是專門讓電視來接駁PC的,有的電視還帶有VGA的接口(介面會有VGA輸入選擇),實際上這就算是遊戲模式的前身了,當然也有一些電視同時具備PC模式和遊戲模式。而到了現在,電視不但可以自動識別遊戲主機和PC,能自動轉入相應的遊戲模式,同時廠商還設計了專門的遊戲模式介面,對於玩家來說這的確非常方便。

所以這次我們就簡單來聊聊電視的遊戲模式,順帶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電視的遊戲模式,同時也給大家推薦一些比較適合玩遊戲的電視。當然從實際效果而言,我們並不認為一些遊戲模式比較單一或者不夠華麗的電視,就完全不適合玩遊戲;只是我們認為,在HDMI 2.1當道以及廠商願意更花功夫去設計遊戲模式時,我們為什麼不讓自己的遊戲體驗更舒服一些呢?

遊戲模式到底有啥用?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遊戲模式的意義是什麼。實際上過去的遊戲模式沒有這麼多功能,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這個模式下,電視會擁有最低的輸入延遲。不要以為這幾年吹的ALLM功能就是低延遲,事實上過去的PC模式和遊戲模式,一直以來都會比其他模式擁有更低的輸入延遲,所以更有利於玩家控制遊戲,讓手柄操作到畫面顯示的時間更短。

只不過當時大家對輸入延遲到底要多低的概念並不明晰,也不能像現在一樣普遍做到10ms以下。另外對於遊戲模式的其他變化,實際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一些電視喜歡在遊戲模式上使用冷色調以及提升對比度和銳度,使畫面看起來更有質感一些;但一些電視在遊戲模式下也喜歡用暖色調,這個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遊戲模式下,遊戲廠商是不會過多增加後處理效果的,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輸入延遲,同時也儘量還原遊戲原汁原味的畫面表現。

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電視在遊戲模式下不建議開啟局部控光,也徹底關閉了MEMC選項,也不會做一些後處理。不過為了更好的畫質效果,以及在很多玩家的建議下,現在電視基本上在遊戲模式下也能開啟局部控光功能了。所以從早期的遊戲模式而言,意義就在於降低輸入延遲,這個模式下一切設置都不能影響到電視最低的輸入延遲。

至於到了現在HDMI 2.1以及4K/120Hz流行的時代,藉助於HDMI功能的擴展,遊戲模式在保證良好輸入延遲的基礎上,增加了ALLM、VRR這兩個主要功能,同時在HDR普及之際,一些電視又加入了相關遊戲HDR映射的功能。ALLM其實就是自動低延遲模式,不過這個模式是靠HDMI來激發,當電視的HDMI接口獲取到輸入設備ALLM的信號時,就自動切換到低延遲模式下。

包括PC顯卡、遊戲機現在都支持ALLM,所以接入到電視上,就能自動進入遊戲模式或者PC模式。一些電視甚至因為這個而出現一些小BUG,比如明明有PC和遊戲兩種模式,在畫面上並不完全一致,但由於PC顯卡會有ALLM信號,所以當利用HDMI接入到電視上,就自動鎖定在遊戲模式上,使得PC模式形同虛設。ALLM模式不限於HDMI 2.1,和eARC一樣在HDMI 2.0上也可以實現,所以一些沒有HDMI 2.1接口的電視,也會支持ALLM功能。

至於VRR大家都比較了解了,這個可變刷新率功能,在目前的遊戲上的確非常實用,特別是PC部分。過去遊戲主機都儘量固定在一個幀率上,不過現在PS5也好、Xbox Series X也好,不少遊戲都採用了浮動幀率或者不同的畫質幀率模式,VRR在遊戲主機上的意義就非常明顯了。在當下主流的電視上,VRR是遊戲模式不可缺少的功能,和低延遲的有著同等的重要性。

這裡要多說一下,VRR這個功能其實也不見得只能用於遊戲上,實際上其他場景也能用得上,比如谷歌的Chromecast盒子作為一個主打流媒體娛樂的設備就支持VRR了。像《阿凡達2》這樣採用24FPS和48FPS混合拍攝的電影,以後在電視上播放的時候,也能利用上VRR這樣的功能。

所以從根本意義而言,目前主流電視的遊戲模式其實最大意義就在於降低輸入延遲以及適配遊戲實際幀率這兩大功能。至於其他部分的一些功能,很多實際上即使不是遊戲模式下,也能在其他模式下實現。另外一些功能的確很有遊戲特徵,但並非廠商統一標準,整合在遊戲模式中,就成為電視廠商自己獨有的模式——遊戲控制台(Game Bar)。

遊戲模式的進階:遊戲控制台

實際上在過去遊戲模式就和其他模式一樣,進入後沒有特別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玩遊戲用遊戲模式,會獲得最低的輸入延遲,以及打開VRR功能後遊戲幀率和螢幕刷新率同步。但是目前幾乎全球所有知名電視廠商,都在遊戲模式中單獨設計了一個遊戲控制台,將遊戲涉及的功能全部整合到遊戲控制台中,方便玩家對遊戲畫面和一些功能調整,比如說幀率顯示、調整黑位、調整明暗度、設置準星甚至是設置HDR映射等等,這部分並非每個電視的遊戲模式都一樣。

目前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遊戲控制台模式,三星、LG做得比較早,飛利浦、TCL和海信也很快跟上,索尼和小米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遊戲控制台模式。TCL在國內行貨暫時還沒有遊戲控制台,但海外是早早就有了,預計今年也會更新固件,在國內HDMI 2.1的電視上支持新的遊戲控制台功能,我們也已經拿到了TCL內部開發的畫面,算是板上釘釘了。

其實有一些電視的遊戲控制台功能做得不錯,但有一些就比較一般了,比如說更多是信息顯示,可調整的選項不多,像日系松下電視的遊戲控制台我們就覺得只是聊勝於無的設計,所以這裡就介紹一下我們自己覺得做得不錯的幾個電視品牌,當然都是在國內能買到的,包括三星、LG、索尼和海信。

LG的遊戲優化器是我們覺得做得最好的遊戲模式控制台了,它的信息顯示不見得非常多,但可調整的選項不少,包括開關閉VRR、黑位調整、延遲調整、環境調整,進入具體介面還能調整遊戲音質和畫面。而且LG在HDR映射部分,可以選擇針對遊戲主機效果較好的HGiG模式,這點是很多廠商所沒法做到的。另外,這個遊戲控制台的設計個人覺得還是比較美觀。

三星電視的靈犀遊戲工具欄,也是我們認為做得比較好的遊戲控制台模式了。信息方面可以查看以及切換幀率、延遲、HDR、VRR以及音頻輸出設備,通過調整可以更改畫面顯示的比例。另外也可以調整畫面的明暗度。此外和LG一樣,三星也是可以支持HGiG映射功能的,能最大限度在遊戲中發揮電視的亮度。

索尼在今年的遊戲增強器,我們覺得是比較實用的Game Bar,除了可以顯示HDMI接口、解析度和動態範圍之外,也可以切換VRR、黑平衡等功能,還能增加或者減少運動模糊,給遊戲帶來一些不同的體驗。另外,在遊戲增強器中,索尼加入了一個十字瞄準線的功能,還可以更改十字瞄準線的形態,這對於很多遊戲來說都比較有用,算是給遊戲苦手一個小福利。

最後在遊戲控制台上做得比較完善的是海信,國內東芝也用的這個遊戲模式,我們自己在測試多款海信系電視的時候,都體驗過這個遊戲控制台,還是比較好用。一方面信息比較完善,比如幀率、解析度什麼都能看到,可更改的設置也比較多,其中因為ADS面板本身對比度相對不夠,一些遊戲可能要麼太黑難以看到細節,就可以開啟暗場調整功能,來強化遊戲的暗部細節。

以後遊戲控制台的功能應該徹底普及到大多數電視上去,畢竟一個軟體開發出來,應用到自己品牌下更多的電視才是降低成本的方式。所以現在我們介紹了這麼幾款電視品牌的遊戲模式,未來大家都不會覺得稀奇了。而電視廠商肯定也會不斷增強自己的遊戲模式和遊戲控制台,來吸引更多的玩家購買自己的電視。

推薦幾款優秀的遊戲電視

對於遊戲而言,在我們看來最重要的有這麼幾點。首先肯定是輸入延遲,這直接決定著玩家在遊戲中的手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操作在遊戲中有明顯的滯後;其次我們認為是基礎遊戲功能的齊全以及足夠好的兼容性,包括VRR、ALLM等;然後是峰值亮度、HDR映射能力,這決定了遊戲畫面的表現。最後遊戲控制台的完善,能讓玩家擁有更多調整的選項,也是一個加分項,能讓玩家實時了解遊戲狀態以及自己加以改善,這總是有益的。鑒於這幾項要求,我們認為以下幾款今年國內上市的電視,足以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

LG OLED42C3

如果不是因為C2逐漸停產斷貨,可能我們更傾向於選擇C2,畢竟價格方面更有優勢。但是既然買不到C2,那麼LG的C3 OLED電視則是一個突出的選項。即使是42英寸和48英寸的版本,也有接近800nits左右的峰值亮度,4K/120Hz的OLED面板加上四個HDMI 2.1滿血接口,支持杜比視界、HDR10、HLG,在考慮到在4K/60Hz下不到10ms的輸入延遲,即使是最苛刻的遊戲玩家也能挑出毛病,無論是搭配PS5還是Xbox Series X,它都顯得很完美。另外就如我們所說,LG的遊戲控制台功能設計得的確很出色。目前42英寸官方7599元的價格還算合理,畫質和遊戲功能都很強,在預算不足以購買G3的時候,C3足以讓玩家滿意。

三星 55S90Z

如果是在海外,我們可能不會考慮三星S90C,但是國內的S90Z的確很讓人心動,足夠便宜的價格,和旗艦S95Z採用相同的新一代QD-OLED面板……三星S90Z同樣是四個HDMI 2.1接口,結合QD-OLED出色的畫面,無論是視頻娛樂還是遊戲娛樂,都沒什麼可挑剔的。這款電視遊戲功能齊全,控制台信息完善,4K/60Hz下延遲不到10ms,4K/120Hz下延遲還能幾乎減半,雖不支持杜比視界之外,不過三星未來的HDR10+遊戲應該會在這款電視上大放異彩。超過1300nits的峰值亮度足以讓玩家體驗到美麗的遊戲圖像,搭配同樣不支持杜比視界的PS5很是合適。這款電視55英寸國內售價10599元,屬實是今年最佳OLED電視之一。

索尼55X90L

說到遊戲電視不說索尼,的確說不過去,當然今年索尼新品中,在遊戲部分中其實表現都還不錯,而且還加入了遊戲控制台的介面。A80L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以遊戲考量的話,或許更低端一些的X90L系列會更合適一些。兩個HDMI 2.1接口勉強夠用,遊戲模式下輕鬆達到1200nits的峰值亮度,在PS5遊戲中極佳的HDR表現,4K/60Hz的輸入延遲低於20ms,4K/120Hz的輸入延遲低於10ms,總體表現尚算不錯,今年索尼電視的遊戲增強器很實用,索尼自己畫面的優化能力依然頂級,而且對於PS5有單獨優化。考慮到A80L的價格的確比較高,那麼從玩遊戲的角度來考量,或許X90L就足夠了。目前55英寸的X90L國內售價6299元,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其實可以選擇的遊戲電視還有很多,這裡只推薦三台多少有點自己的主觀因素。比如TCL今年的Mini LED電視我們覺得不錯,但還沒適配遊戲控制台功能,在未來增添這一功能之後,像Q10G Pro這樣的電視我們認為也是相當能打的遊戲電視,而且價格也不算太高;另外像海信和東芝的一些電視在遊戲功能上做得也比較完善,不過和上面推薦的產品相比,畫質和遊戲功能方面肯定稍有遜色。我們其實也是綜合了電視畫質、遊戲功能等各方面綜合考量,所以這裡就不做更多推薦了,大家如果有自己心儀的遊戲電視想要購買,一般來說要滿足自己的遊戲需求問題都不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e4bf9901534cc19b15be5e0f117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