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身邊的折扣店越來越多,嗨特購、好特賣等折扣賽道「新秀」們高速擴張「跑馬圈地」,賽道升溫的同時也出現了商品過期、品控不嚴、假冒偽劣產品流入等多種問題。
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多家折扣店,在嗨特購一家門店中,貨架上在售的多盒飲料已過期,在一家好特賣店裡,記者又發現了一些外包裝上有明顯污漬的午餐肉罐頭。對於在售商品過期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給出的回覆則不痛不癢。
在折扣新品牌迅猛發展的背後,是資本加持、消費趨勢和消費群體的變化,其市場潛力已獲得普遍認可,但一系列隱憂也不容忽視。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折扣店可能會越來越多,定位和面向的客群也會越來越多,要想行穩致遠,應該在產品質量和供應鏈方面加強完善,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真正價廉物美的商品。
嗨特購北京通州萬達店售賣過期產品
近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東城區、通州區的6家嗨特購門店。10月16日,記者在嗨特購通州萬達店發現正在售賣的一款茶飲已過期,該款白桃烏龍茶飲(風味固體飲料)標註的生產日期為2023年10月7日,保質期為12個月,該貨架上一共有8盒該款過期茶飲。
嗨特購北京通州萬達店售賣的過期茶粉。新京報記者 鄭明珠 攝
另外,在該門店內還有多款距離過期不到1個月的產品,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相關產品上沒有臨期標識。其中一個貨架上售賣的一款「藍莓葉黃素酯復合果汁飲料」,生產日期為2023年10月24日,保質期為12個月,當日距離過期還有8天,其混在多種飲料產品中,並未設置臨期標識。
好特賣通州萬達金街店售賣的一款午餐肉罐頭罐體被污染。新京報記者 鄭明珠 攝
新京報記者在走訪好特賣萬達金街店時發現,該店銷售的一些產品的外包裝存在明顯污漬。其中,貨架上一盒午餐肉罐頭的罐體上附著有黃色異物。在這個貨架上,部分罐頭的罐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實際上這些情況並非特例。截至目前,嗨特購、好特賣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分別收到了67起、225起投訴,其中大量都是食品安全、產品過期、產品質量、漏包等問題。另外,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台,也有多位網友吐槽在嗨特購、好特賣購買到過期商品。
針對過期食品問題,10月21日,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打了嗨特購網站上公布的電話,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回復稱「如果遇到過期食品,建議先聯繫門店,如果不給處理再打12315投訴電話」。新京報記者隨後撥打了嗨特購通州萬達店電話,工作人員稱,先加微信,提供購買小票和商品照片及過期證明,然後審核處理進行下一步。
軟折扣品牌「跑馬圈地」
「無論是在北京,還是我的老家江西小縣城,都有不少賣零食和日化品的折扣店。」北京高校在讀研究生小任注意到,最近兩年身邊的折扣店越來越多了,比如她經常光顧的嗨特購和好特賣。
折扣業態迅猛發展,既有奧樂齊、Costco(開市客)、山姆等國際硬折扣品牌,也有盒馬、永輝超市等傳統商超躬身入局,還有小任提到的以嗨特購、好特賣為代表的新興軟折扣品牌。
相較折扣賽道上老牌選手的多年耕耘,「新秀」軟折扣品牌自入場就開啟了蒙眼狂奔模式。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嗨特購和好特賣的成立時間都在最近4年內,繼而迅速擴張。好特賣於2020年成立,從臨期特價零食起家。好特賣微信公眾號在今年4月25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全國門店達800多家。嗨特購網站資料顯示,其母公司北京優品酷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公司願景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折扣購物店品牌。今年7月,嗨特購創始人張強在公開活動上透露,嗨特購現有門店472家。
初出茅廬的軟折扣品牌收穫了眾多資本的青睞。9月,嗨特購宣布完成新一輪億元以上融資,將用於進一步加強供應鏈和技術體系建設。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嗨特購母公司北京優品酷賣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藍圖創投、QY Capital、險峰長青、覺資投資、高榕創投、SarVC等。好特賣母公司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至2021年間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雲九資本、五源資本、日出資本、嘉遠資本等。
高速發展的同時,「新秀」們也在尋求新的機遇和市場增量。當地時間10月11日,好特賣通過日本公關發布平台「PR Times」發布公告,宣布計劃將於2025年春季在大阪難波等主要商業區開設門店,將以西日本為基地逐步向全日本擴張。公開信息顯示,好特賣在日本仍將採用軟折扣模式,銷售臨期或過季產品,且可能進入地鐵商鋪等渠道。還有媒體報道稱,好特賣計劃在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拓展業務,其中,位於香港的首家門店已於今年國慶節前正式開業。
今年7月,張強在公開活動上表示,過去嗨特購是以擴張為核心,現在則是以盈利為核心,未來其會在京津冀、山東、東北不斷加強運營,其餘地方則慢慢開始收縮。「這也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兩個非常大的關鍵抉擇。我認為中國存在萬億的機會,也存在萬店連鎖的機會,我相信我們未來會比較好。」張強還提到,嗨特購現在有472家門店,到2024年底會達到1000家,未來幾年會達到1500家,「預計未來3年用戶數達到1.2億人,每年基本上實現3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正版存疑」等問題待解決
伴隨著折扣賽道「新秀」們高速擴張的不僅有商品過期的問題,還有折扣店被曝光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
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微信公眾號在2023年7月4日發布的一則消息顯示,浦東警方破獲一起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2023年4月初,浦東公安分局泥城派出所接到舉報,某折扣特賣門店銷售的品牌洗髮水、沐浴露、防曬霜疑是假冒產品,隨後警方深入調查查獲假冒某知名品牌,洗髮水、沐浴露、防曬霜15萬餘瓶,涉案金額1700餘萬元。涉事的是好特賣門店,好特賣當時回應稱「事件為公司聯合品牌方、警方共同打假」,但並未提及對於其在採購環節的漏洞、對供貨方的資質審查有欠缺,以及流向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該如何處置等問題。
有行業人士認為此舉以避重就輕的手法引導大眾將其從「被聲討方」的負面角色轉向為積極打假的良心企業,以掩蓋企業管理方面出現的重大風險。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投訴平台和社交平台上也有多起投訴提到嗨特購、好特賣門店售賣的商品「與官方旗艦店產品差異過大」「正版存疑」「售賣假貨」等。
小任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提到,她經常用的一款洗髮水,在天貓旗艦店、京東自營等渠道售價一般約90元,而她在嗨特購門店發現該款洗髮水售價才20多元,而且距離過期還有一段時間,但小任卻不敢買,「這個價格比我能查到所有渠道的價格都低,供貨來源也不清楚,我會質疑其是否是正品。」
市場潛力大,品質和供應鏈是發展關鍵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消費者表示,逛折扣店成為其逛街的必備項目之一。80後上班族小張說他經常去折扣店買零食,因為有時會有一些以前沒見過的商品,讓人很想嘗試。小任也提到,如果逛街正好遇到折扣店,就會進去逛逛,「一般買的最多的是零食,一方面是其提供的選擇很多,此外,去傳統超市要找到零食區域就得花不少時間,而折扣店的零食更加集中且醒目,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買的商品。」
折扣店的「粉絲」數量和市場潛力仍在不斷擴大。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折扣商店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五年我國折扣零售行業市場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目前處於擴張期。今年4月,全球消費者研究與零售監測公司尼爾森IQ發布《2024中國消費者展望》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零售業已經進入「性價比時代」。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折扣零售行業深度報告》則指出,日本的唐吉訶德、德國的奧樂齊等大型連鎖折扣商超都是在消費新周期中應運而生,實用主義消費體系的構建是折扣業態崛起的關鍵之一,同時折扣業態推動了門店經營更有效、供應鏈資源配置更優化以及商品價值實現回歸。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折扣店是在商品極大豐富,甚至供大於求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從供應端來講,大量商品不太容易賣出去,甚至有庫存積壓,市場競爭很激烈,從需求端來講,打折促銷可以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選擇空間,許多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也非常喜歡這部分商品。「現在中國處於折扣店的快速發展時期,折扣店可能會越來越多,定位和面向的客群也會越來越多。而且中國作為生產製造和消費大國,更為折扣店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與此同時,許多折扣店仍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可能會出現諸多問題,比如品控不嚴、產品過期等,「折扣店要想發展得更好,需要注意兩方面,一是把握商品品質,二是不斷提升供應鏈的能力,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商品。」文志宏說。
新京報記者 鄭明珠
編輯 王琳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