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金柚種植先驅——鄭維勝和他的金柚果園

2019-07-25     梅州石扇金柚

1985年冬,鄭維勝開始醞釀承包文章祠那塊近60畝、連草都懶得長的不毛之地種植沙田柚,當時很多人都勸他放棄,不要瞎折騰,很多有經驗的柚農也認為這種瘦弱貧瘠的土地根本無法種植沙田柚,正當他一籌莫展猶豫不決的時候,是當時的鎮黨委領導、縣農業局的技術員和管理區黨支部為他撐腰,使他下足決心,用贍家僑匯作初期投資,種下沙田柚800株。果樹種下後,鄭維勝帶領家人每天忙碌在果園裡,從廣州運來雞糞,從梅城拉來垃圾,通過幾年的努力,硬是把全部土地翻了個底朝天,全部換上客土,施下有機質肥料,使沙田柚早結豐產,然而,1989年本該多掛果的柚園卻結果甚少, 這時,他的信心動搖了、家裡人的指責讓它陷入低谷,因為3年多來已投放20多萬元資金在柚園裡。

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縣、鎮和管理區的領導站出來鼓勵他,並派技術人員到他的果園與他一起分析結果少的原因。找到問題的癥結,採用斷根、環扎、疏花序、疏花蕾和進行人工授粉等科學管理技術,終於使柚園在1990年奪得高產豐產,收入20多萬元,一年就收回了前3年全部投資,之後幾年,柚園結果多,株產高,一年就收入幾十萬元。 由於他的柚園大部分是施用有機質肥料,柚果品質好,被選中代表梅州前往北京參展,最終獲得金獎,之後他的柚果一戰成名,不僅銷往北京、廣州、深圳等地,還供外貿出口。最讓鄭維勝難以忘懷的是90年代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在省、市、縣的負責同志陪同下,來到他的果園,詳細的詢問果園生產情況,鄭維勝一一回笞,當說到是黨的富民好政策才有他的今天時,喬石親切地說:「有黨的富民好政策,還要靠你們的辛勤勞動」

學習前人成功的方法,發揚前人的功績,結合時代的發展走出自己的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忘前人的教誨,努力做好金柚品質,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是我們這一輩孜孜不倦的追求。

正宗梅州梅縣沙田柚,希望能得到您的認可,求個關注,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_xKK2wBmyVoG_1ZJA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