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促進我們冠狀血管的新生,促進新的心肌細胞的生成,還可以減少動脈硬化的機會,增強肺的呼吸功能。
可以說,運動是增強心臟功能、延緩心臟早衰的最好途徑。
但是,在"如何運動"的這件事上,不少心臟病人走向了兩個極端:
有的人覺得心臟病人必須要靜養,平時稍微活動一下就惴惴不安,擔心會不會給心臟增加負擔。甚至害怕運動的時候心臟支架會"掉出來"。
另一些人則是治病心切,認為運動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就一味地拚命猛練,不把自己累趴下"不罷休",絲毫不顧自己的身體是否能承受。
其實,"心臟不好就不能運動"的理念是完全錯誤的!當然了,也不是像普通人那樣,隨意地增加運動量,想怎麼動就怎麼動。
對於心臟不好的人,需要一張"不傷心"的運動處方。
本期特邀浙江醫院心臟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王雁,和你聊聊心臟的運動康復。
運動處方包括了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
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核心
首先我們來說說運動方式,在所有的運動方式中,首先向你推薦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指的是人體在充分供氧的情況下進行運動,通常都是低強度、有節奏的,所以運動時吸入的氧氣和消耗的氧氣可以達到生理上的平衡。
比如瑜伽、游泳、體操、散步、慢跑、騎自行車、各種球類,這些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好去選擇。
除了有氧運動之外,一定程度的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適當進行力量訓練能夠減重塑形,防止體重反彈,改善血糖。不過重量不需要太大,因為我們不是追求健美,而是在訓練肌肉的力量。
合理的運動強度才是安全又有效的
運動強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如果你平時就有心臟衰老的跡象,或者已經確診了心臟病,我們為了保證鍛鍊的安全性,需要監測你的心率、血壓、症狀等多方面情況,綜合評估後,規定一個安全的範圍。
這樣的話,你在這個範圍內去運動,就是安全而有效的。
尤其是這三類人群,更是要重視運動前的身體評估:
已經患上冠心病,甚至發生過心肌梗死的人
雖沒有得冠心病,但有三高、肥胖等健康問題
準備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同時年齡在35歲以上
規律的運動時間和頻率也很關鍵
下午和晚上是比較適合鍛鍊的時間。因為清晨和上午交感神經張力比較高,尤其現在正處於冬季,低溫天氣下,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臟負擔也相應增大,一旦運動不當,很容易導致運動時發生心源性猝死等意外……
所以清晨又被稱為"魔鬼時間",不適合心臟不好的人鍛鍊。
你可以從一些輕鬆的運動開始,然後循序漸進慢慢往上增加運動時間,使心臟適應這種變化。而且每周都要進行至少3次的運動,而且要隔日進行,萬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心臟康復專家,為你定製保"心"方案
我曾經到國內最好的醫院的心血管科進修,無數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得了病是可以康復的,生活質量甚至可以比得病前更好。
心血管疾病屬於慢性病,三分靠醫生,七分靠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掌握基本的心臟醫學相關知識,在離開醫院之後,就可以成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
因此我精心打磨了這門音頻指導課——《心臟早衰的信號及防治》,把我臨床多年積累的防治心臟早衰的經驗,全部講給你聽!
點擊下方免費試看課程
也許你剛剛出現一些心臟衰老的跡象,或者你早已診斷出冠心病,想要知道如何識別心臟的報警信號、如何科學地防止心臟進一步衰老。在這門課里,我會像老朋友一樣,為你詳細講解心臟早衰的防治方案。又或許你的親朋好友中就有心臟早衰的人,那麼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正處於困惑中的他。
我是王雁醫生,期待與你在我的《心臟早衰的信號及防治》指導課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