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幾小時後心血管系統就開始恢復 但要十幾年心臟才能完全恢復

2019-08-23     健康界國際

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流行病學系博士生梅雷迪思·鄧肯(Meredith S. Duncan)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當煙癮嚴重者戒煙時,心臟功能馬上就能反彈,但要想完全康復,需要長達15年的時間。

此前,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專家們一直認為,戒煙者發生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在戒煙5年內就能恢復正常。研究人員指出,確定戒煙後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的時間過程很重要,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戒煙。

研究團隊收集了8,770名弗明翰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簡稱FHS)參與者的數據,他們平均年齡為42歲,女性占46%。其中,有近2,400名煙癮嚴重者,他們20年來每天至少抽一包煙,或者相當於一包煙的數量。在平均為26年的隨訪期內,2,435名參與者患上了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或死於心臟病。其中近1,100人是煙癮嚴重者。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煙癮嚴重者戒煙後,心血管系統開始迅速恢復,一些生理變化在幾小時內就發生了。至少有20年吸煙史的成癮者如果戒煙,他們在五年內患上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降低了39%,但要想將風險降至和非煙民一樣,至少需要5到10年,甚至25年。

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鑒於這一新發現,醫生們應該考慮到,煙癮嚴重者戒煙後至少在10年內仍然比正常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因此,這些病人應當對現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做出重大調整,例如,均衡飲食,多參加體育鍛鍊。

吸煙、戒煙與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關係

吸煙對心血管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冠心病(CHD)和卒中領域,儘管吸煙被認為是周圍血管疾病(PAD)發病的強風險因素,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全面比較吸煙與戒煙對三種動脈粥樣硬化疾病(PAD、CHD和卒中)發病率的影響。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的學者近期對此問題進行了考察。

這項研究納入了13,355名年齡在45~64歲之間,在基線(1987~1989年)無PAD、CHD或卒中病史的人群,對他們進行了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社區研究(ARIC)。在隨訪期內,492人患PAD,1,798人患CHD,1,106人卒中。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戒煙時間越長,發生PAD、CHD和卒中的風險越低。然而,即使戒煙30年後,PAD風險仍然較高;戒煙20年後,CHD風險仍然持續顯著升高。

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的這項研究成果進一步明確了吸煙對心血管整體健康的影響,並且強調了不吸煙和儘早戒煙的重要性。

弗明翰心臟研究

始於1948年的美國弗明翰心臟研究堪稱醫學研究的典範。七十多年以來,它包括了初代受訪者,以及此後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受訪者。

弗明翰心臟研究在人類與心血管疾病的鬥爭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它讓人們對心血管疾病有了全新認識。

目前,全球依據弗明翰心臟研究發表的文章有1800餘篇,其貢獻不僅僅局限於心血管領域,對其他領域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參考資料:

1.Sciencedaily:Quitting smoking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Healthday: When Does Heart Health Return to Normal After Quitting Smoking?

3.Medscape: CVD Risk for Ex-Smokers May Linger a Decade or More

4. JACC: Cigarette Smoking, Smoking Cessation, and Long-Term Risk of 3 Maj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M_ZymwBJleJMoPMn4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