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烏龜「躺槍」,龜市恐將迎來最冷「冬天」?

2020-02-07   壽鄉小鹿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原本一向平安無事的人工飼養繁育的烏龜被劃入禁止交易的範圍,一時間,龜市冷清下來了,一些業內人士擔心,人工飼養繁育的烏龜被劃入禁止交易的範圍後恐怕會影響後續龜市的發展,龜市恐怕會迎來最冷「冬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按照我的理解,人工飼養繁育的烏龜之所以被劃入禁止交易的範圍主要是由於此次疫情的發生跟人食用了野生動物相關,雖然目前相關部門還無法出具證明烏龜在此次疫情中攜帶有新型冠狀病毒的證據,但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烏龜還是「躺」了這一槍。

安緣

有人開始擔心: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後續國家會不會出台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人工飼養繁育的龜會不會被劃入野生動物的範圍?這會不會是龜市遭到抑制的開始?

安緣

關於這幾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回答「會」與「不會」,而是要看疫情解除後國家出台什麼樣的配套法規。按照一位行業前輩的理解:「人工飼養繁育的龜屬不屬於野生動物,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什麼是「野生動物!(定義清楚)」然後在定義的基礎上才列出相關的野生動物的名錄!」按照他的理解,如果人工飼養繁育的龜不在野生動物的名錄中,則人工飼養繁育的龜依然是合法的,可以繼續開發利用的,從這點來看,它並不會遭到法律法規上的抑制!但是,如果它被劃入野生動物的範疇,則龜市受到的影響就會非常大,不是抑制那麼簡單了,而是禁止!

黃緣

那人工飼養繁育的龜被劃入野生動物的範疇的機率大不大?按照目前國內成熟的規模化人工養殖體系、良好的行業生態以及擁有龐大的從業群體等多維的角度考慮,我個人覺得,人工飼養繁育的龜被劃入野生動物的範疇的機率偏小,甚至不太可能!理由有三:

安布閉殼龜

一、我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進行人工小規模養殖培育多品種龜了,經過了二三十年的培育,目前國內的多品種人工飼養繁育的龜已經達到了相當規模的水平,據廣東省龜鱉養殖行業協會做的統計數據(廣東省2019年7月龜鱉養殖生產情況調查),全省龜鱉養殖存欄(壓池存塘)總量8775萬隻,其中石金錢龜占比超過1/4,中華草龜占比將近1/4,三線閉殼龜37萬隻,其他品種的龜也在25萬隻以上,這只是廣東省一省的統計數據,還沒包括廣西省的養殖數量,由此可見,兩廣的龜的總量是巨大的,養龜早已成為兩廣農業中的眾多細化產業中的重要的產業鏈之一了;

黃喉擬水龜(石金錢龜)


黃喉擬水龜(石金錢龜)

二、經過這二三十年的繁育,多品種人工培育的龜逐漸豐富了寵物市場、食品種類以及人們的膳食結構,這是很好的行業生態;

三、龜市產業為社會提供了不少的勞動崗位,這對緩解就業壓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從這三個維度來評判的話,人工養殖繁育的多品種龜早以跳出「野生動物」的範疇了,它承載的是兩廣人甚至更多人的生計!

所以,我覺得,人工飼養繁育的龜被劃入野生動物的範疇的機率不大,也就無所謂業內人士擔心的後續的龜市發展或恐面臨最冷「冬天」的憂慮了。

安布閉殼龜

PS: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明白,在現階段,人工飼養繁育的龜被禁止交易,不能把它們理解成「野生動物」,因為禁令發布的初衷並不是針對龜市本身,而是出於疫情防控的目的!要明白:此時此刻,全國最迫切的需求是解決疫情問題,出台這樣的禁令是擔心出現新冠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與龜等其他動物交叉感染、病毒變異等問題,這會給國家增加很大的負擔!所以,關於目前相關部門發布的禁止龜市交易的公告,我們要理解並支持!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的、徹底的控制時,我們做為養龜人,嚴格執行就對了!

黃喉擬水龜(石金錢龜)


黃喉擬水龜(石金錢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