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帝「紙牌屋」又將開演,歐洲天然氣危機再爆發

2023-08-10     凱恩斯

原標題:米帝「紙牌屋」又將開演,歐洲天然氣危機再爆發

8月10日,市場如期反彈,外部的利空消息正被消化,時間能夠化解利空和負面情緒。醫療股正開啟一輪反彈,當然尚不能判斷為「徹底反轉」,因為反腐動向無法預測,存在不確定性。但投資人要牢記:醫療股肯定是死不了,而且明確的說,低估值醫療股是賺錢機遇,凡事有危才有機。

全球看,當前諾華市盈率30倍左右,禮來接近80倍,輝瑞不到10倍,羅氏製藥18倍左右。輝瑞是因為2022年受益於疫情,輝瑞2023年1季度凈利潤55.43億,2季度23.27億,所以短期估值雖然低,但長期看,剔除新冠疫苗Comirnaty和新冠口服藥Paxlovid,真實市盈率應該在20倍左右。綜合看,主觀判斷如果A股未來與國際接軌,考慮到我們增速略快,那麼國內藥企業較為合理的估值是25倍。截至 2023.07.30,A股醫藥行業 PE(TTM)為 27 倍,處於歷史估值中樞(過去時間平均 PE 為 37x)以下,估值至少是合理的。從醫療行業的細分板塊來看,SW 化學製藥 PE(TTM)為 31 倍,處於歷史估值中樞(過去十年平均 PE 為 37x)以下;SW 中藥 II PE(TTM)為 26 倍,處於歷史估值中樞(過去十年平均 PE 為 30x)以下;SW 生物製品 PE(TTM)為 26 倍,處於歷史估值中樞(過去十年平均 PE 為 52x)以下。總體上A股醫藥板塊估值不貴。

常溫超導概念告一段落,國內和國際上的諸多實驗室都沒有驗證成功,LK99失敗機率較大。對於科學,成功是僥倖,失敗是常態,沒有必要悲觀。個人希望人類科技發生大的跨越,讓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更好一點,但急不得。要感謝過去的科技進步,科技抬高了人類生活質量的下限,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國家要靠生產力的提升,小平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真是偉人。

今天還有個熱點消息,美帝拜登簽署對華投資限制令,不允許美國資本投資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中國企業。當前拜登簽署的限制令實際上已經大縮水,所以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並不大。

對於中國投資人,談兩件事:第一件事,投資人找不到投資方向的時候,那麼美國限制我們什麼,最好就投資什麼,所謂從零到1、從無到有都是投資機遇,美帝已經給了答案,照抄即可。第二件事,未來此類腌臢事情還會有,原因是明年美帝大選年,各路演技派又要上線表演,但大選結束後表演會立馬結束,因為美國各方面都要指望和依賴中國。比如降低通脹率,沒有中國製造,美國降通脹是空話,再比如需要我們買美債。甚至需要我們的晶片市場。

熱點板塊上,券商依然一枝獨秀,其他都是陪襯,牛市起於券商,概莫能外,原委也無需過多贅述。而另一熱門板塊則是能源。歐洲天然氣價格又雙叒叕上漲40%,原因是雪佛龍和伍德賽德能源集團澳大利亞的工廠工人投票決定進行罷工,澳大利亞全球天然氣出口占比20%,結結實實背刺了歐洲能源市場。可屋漏偏逢連夜雨,挪威因季節性檢修而發生天然氣停產,雪上加霜。所以歐洲天然氣危機再次爆發。圍繞歐洲天然氣價格,有兩個板塊推薦:一個板塊當然是能源自身,天然氣漲價,當然是關注天然氣開採的能源企業,由於能源的替代性,煤炭石油和可再生的光伏、風電核電都因此獲益。另一個板塊則是船舶製造,中國已經掌握了LNG船的製造能力,且占據LNG船製造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歐洲沒了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背面挪威管道又停產,勢必要增加海上天然氣運力。當然,船舶製造其實一直都是比較熱門的板塊。

最後,還是一則新聞:英偉達據稱獲中國科技巨頭50億美元「大單」!百度、騰訊、阿里都在其中,已下單10億美元,採購約10萬顆英偉達A800處理器。2024年交付的有40億美元。若說美股裡面最近10年最大牛股,非英偉達莫屬,當前各大AI企業購買英偉達顯卡是排隊狀態,甚至有小公司對風投的要求不是帶資,而是帶算力晶片。

借著英偉達的火爆,又因為常溫超導沒有成功,我認為算力板塊未來依然大有可為,尤其是算力晶片,即便是當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一些泡沫和概念炒作,但只要其產品在不斷提升,就有打破英偉達壟斷的希望。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9fb8623a4f6355562c531cf57b17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