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賣瘋!比亞迪打敗特斯拉,吉利長安直逼上汽大眾

2022-06-14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國產品牌賣瘋!比亞迪打敗特斯拉,吉利長安直逼上汽大眾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廖維

2021年,中國車市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的年度銷量「三連跌」。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40.8萬輛和2148.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和6.5%,增幅高於行業3.7和2.7個百分點。

作為2021年最熱門的賽道,新能源汽車表現十分最亮眼。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市場滲透率達13.4%,較2020年高出8個百分點。

1月14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於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的階段,能順利實現過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亦表示,「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已經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並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國作為汽車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正向汽車強國邁進」。

自主合資兩極分化

去年,自主品牌陣營實現華麗逆襲。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其市場份額由2020年底的38.4%上漲至44.4%,接近歷史最佳成績,而德系、日系品牌、韓系品牌市場份額出現一定幅度下降,美系、法系品牌份額略有上升。

另據乘聯會的銷量排行榜顯示,在前15名當中,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在內的6家合資車企出現同比下滑情況,而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比亞迪、奇瑞汽車等去年均收穫13%以上同比增幅。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合資品牌內部之間及與自主品牌去年表現有如此大的分化,主要是取決於雙方在晶片供應下的應對策略。德系、日系品牌將晶片傾斜於利潤更大的車和其他市場,而自主品牌則依靠更加機動靈活的策略,保障了晶片供應。

「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主要得益於自主品牌頭部企業在新能源市場獲得了明顯增量,如比亞迪、上汽乘用車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產品在2021年呈現出高幅增長態勢。」崔東樹表示,「美系品牌份額上漲則源於林肯等品牌加速產品導入,法系的異軍突起則歸功於凡爾賽等定位精準的產品熱銷」。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陣營去年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合資品牌陣營份額縮水,但兩大陣營頭部企業規模雖逐漸接近,但仍有較為明顯差距。

乘聯會數據顯示,吉利、長安、長城去年銷量分別為121萬輛、111萬輛、94萬輛,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銷量分別為177萬輛、145萬輛、127萬輛。具體到車型,懂車帝數據顯示,以近一年銷量為依據,排名前20的車型中,僅五菱宏光MINI EV、哈弗H6、長安CS75 PLUS、五菱宏光、博越為自主車型。

「目前來看,晶片供應緊張情況已有明顯緩解。」崔東樹表示。隨著困擾合資品牌的「缺芯」危機逐漸過去,有業內人士擔憂,在此背景下,大眾、通用、豐田等品牌將逐漸放量,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將會面臨一定程度壓縮。但五菱宏光MINI EV及比亞迪秦PLUS DM-i的成功,為自主超車合資品牌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能源騰飛 比亞迪力壓特斯拉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6倍,市場滲透率達13.4%,較2020年高出8個百分點。

對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升的原因,蔚來企業傳播負責人馬麟近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已經超越同價位燃油車,另一方面隨著全社會補能體系的逐漸完善,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也越來越好」。

比亞迪在2021年可謂風頭無兩。乘聯會數據顯示,比亞迪12月批發銷量為93338輛,占據當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第一位置,作為參考,特斯拉中國該月批發銷量達70847輛,上汽通用五菱則為60372輛。

據悉,在行業大勢下,憑藉刀片電池、DM-i混動系統,比亞迪自2021年下半年來,銷量不斷創新高。數據顯示,比亞迪2021年累計銷量為72.37萬輛,同比增長73.5%,首次擠進乘聯會車企年度榜單之中。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8.4萬輛,占比超80%。

借著新能源東風,頭部造車新勢力小鵬、蔚來、理想於2021年相繼達成10萬量產里程碑、完成月交付過萬的小目標,三家去年交付量分別超9.8萬輛、9.1萬輛、9萬輛,同比漲幅均超過100%。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結構,與成熟的油車市場有較為明顯差異。有券商研報指出,這主要由於成本相較相對較高,在市場上較油車並無優勢所致。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降低,越來越多的車企逐漸將目光放在10萬元至20萬元的中間市場。

據了解,比亞迪元PLUS EV,零跑C01,長安C385,本田e:NP1 和e:NS1、哪吒S、歐拉朋克貓和閃電貓等10萬元至20萬元平價新能源車將密集上市。安信證券發文稱,2022 年平價大單品琳琅滿目,10-20 萬元BEV 銷量有望翻倍。結合各新車型的產品力、競爭力,預計2022 年10-20 萬元純電動車有望超過130 萬輛,達到133萬輛,同比增長108%。

此外,在不斷推出新品攻入燃油車腹地之時,各自主品牌也持續加強對高端市場的深耕。據悉,2022年,蔚來將有包括ET7在內等3款NT2.0產品交付,而小鵬G9、理想X01、上汽智己L7、長城沙龍機甲龍等主打高端市場產品陸續上市交付。

「這些新產品相比燃油車,整體上技術會更先進。我們相信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持續快速提升。」馬麟表示。對於新能源汽車在2022年及未來幾年發展前景的發展,包括王傳福、何小鵬、李斌在內的多位車企掌門人均公開表示看好。中金公司研報也指出,展望2022年,預計汽車行業需求穩健增長,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加速推進,產業變革已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7d68577ff5b2ce551bb7af60c21df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