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大叛徒趙玉昆,隱姓埋名潛逃10年,終在1950年露出馬腳......
1941年,駐紮在狼牙山地區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及地方黨政機關,被日軍重兵包圍。
7連6班五名戰士,為了掩護部隊和群眾轉移,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阻擊戰,並機智的將敵人成功引向狼牙山主峰,為我軍部隊和群眾安全突圍,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五名戰士寧死不做俘虜,集體跳下了萬丈懸崖。
其實,如果不是大叛徒趙玉昆給日軍帶路,突然包圍我抗日根據地,狼牙山五壯士也不會被逼上絕路!
那麼,逼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罪魁禍首趙玉昆,結局又如何呢?
1939年,日軍想摧毀晉察冀根據地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於是便加緊了對根據地的掃蕩。
根據地的軍民們,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領導下,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生死拼殺。
為了取得每一次反掃蕩的勝利,楊成武巧妙利用,軍分區所在駐地狼牙山地區溝壑縱橫、山水相連、主峰棋盤陀山道崎嶇複雜的特點,進行了一番改造,將狼牙山變成了一座易守難攻的大陣地。
日軍掃蕩部隊進入狼牙山,就像進入了迷魂陣。
部隊、地方機關和當地百姓,一得知日軍來掃蕩,便藏進了狼牙山,每次都安然無恙。
但日軍並沒有因為狼牙山易守難攻,放棄對晉察冀根據地的掃蕩。
1941年8月,日軍調集了7萬多兵力,準備對我根據地展開一次大規模的掃蕩。
但由於對狼牙山不熟悉,多次掃蕩都無功而返,這讓日軍很頭痛。
沒想到,正是這關鍵節點,趙玉昆為了榮華富貴,選擇了叛變!
趙玉昆是河北易縣人,早年是個土匪頭子。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進入河北,並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為了擴大抗日隊伍,我黨多次做趙玉昆的思想工作,最終他加入八路軍隊伍,共同抗日。
誰知趙玉昆根本不想真心抗日,只想要個正規部隊的名,好作為擋箭牌為非作歹。
進入部隊後,八路軍的紀律非常嚴,讓他難以忍受。
於是,趁著日軍掃蕩的機會,他便帶著自己的一部分舊部,投奔了日軍,當了漢奸。
由於趙玉昆對狼牙山非常熟悉,有了他給日軍帶路,因此這次大掃蕩,日軍很順利地包圍了根據地,封住了狼牙山的一些主要出入口。
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機關部隊、以及附近四縣的黨政機關和幾千名當地群眾,陷入了危境。
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按照上級指示,擔負起了掩護黨政機關和群眾數萬人,向老君堂方向突圍的重任。
7連完成任務後,6班留下來負責掩護全連撤離。
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人沉著冷靜,相互配合,利用熟悉的地形,頑強的抵抗著敵人的進攻。
但由於圍攻上來的敵人越來越多,寡不敵眾,於是五人便邊打邊向著狼牙山主峰棋盤陀攀去。
追過來的日軍緊咬著五人不放,因為一直在不停地還擊,子彈很快打光了。
沒有了武器,他們便用石頭進行戰鬥,繼續還擊。
面對越來越近的日軍,五名戰士寧死不當俘虜,將槍枝砸毀後,縱身躍入萬丈懸崖。
軍區領導得知後悲痛不已,憤怒地表示:一定要抓住這個大叛徒!
狼牙山一戰之後,趙玉昆知道八路軍不會放過他,從此不見了蹤影。
人們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善惡到頭終有報。
趙玉昆潛逃了10年之後,以為人們早已把他當漢奸的事給忘記了,於是來到北平做生意。
誰知他在吆喝著做生意時,竟然被他自己的一個親戚給認了出來。
隨後這個親戚,向政府機關舉報了他。
1950年,這個大漢奸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被執行了槍決。
參考資料:
王心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真實故事》
人民日報 《狼牙山五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