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渣滓洞屠殺前夕,羅廣斌喊住看管人員:你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2024-10-14     文史風雲

1949年渣滓洞大屠殺前夕,獄中的羅廣斌趁著四下無人,喊住了看管人員楊欽典:「你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把我們放了吧!」

羅廣斌,正是紅色經典小說《紅岩》的作者之一。

1924年,羅廣斌出生於四川省石黃鄉。

父親羅宇涵曾出任四川大學訓育主任,母親是成都司法界的一名文書。

從小就生活在富裕家庭的羅廣斌,很早就接受了不錯的教育。

更何況他的哥哥羅廣文,還曾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是蔣介石的嫡系將領。

羅廣斌自幼崇尚民主,反對專制統治,因而在政見上和哥哥羅廣文並不是一路人。

青年時期,羅廣斌就在昆明上學,和馬識途(《讓子彈飛》的原著作者)交情匪淺。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抗戰勝利,全國沉寂在喜悅的氣氛中。

羅廣斌在馬識途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共外圍組織「民青社」。

1948年7月,解放戰爭激戰正酣,組織上交給了羅廣斌一個重要的任務——對哥哥羅廣文進行統戰工作。

可是剛回到成都,羅廣斌就被軍統的特務盯上了。

軍統西南站站長徐遠舉,在徵得毛人鳳的同意後,秘密逮捕了羅廣斌。

當然,由於羅廣斌有一個掌握軍權的哥哥,一開始並未像對其他地下黨一樣,對羅廣斌施加酷刑,而是將其囚禁于軍統局本部大院。

生活上,軍統依舊儘量照顧羅廣斌,允許他讀書看報,了解國內輿情。

後來,為了便於管理,軍統將羅廣斌又轉入了歌樂山下的渣滓洞集中營,成為「特殊犯人」之一。

到了1949年,國民黨一敗再敗,處於後方的軍統又將羅廣斌關進了白公館。

在白公館,羅廣斌為了出獄,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一條就是對看管人員楊欽典進行思想教育。

楊欽典從小孤苦無依,也是時代的苦命人。

1940年,因不想被國民黨抓壯丁,便依靠著僅有的一點文化,考入了胡宗南所辦的縣軍校七分校教導團。

跟著胡宗南,楊欽典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因身材高大,屢次成為蔣介石等國民黨要員的警衛。

後因軍統管理的監獄人手不足,楊欽典又被調到渣滓洞、白公館,任看管人員。

這一時期,楊欽典的確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

根據重慶檔案館的資料——《審訊筆錄》的記載,楊欽典親手殺害了宋綺雲的兒子「小蘿蔔頭」。

根據楊欽典本人的回憶:1949年4月,解放軍渡過長江,占領了南京,重慶的蔣介石眼看大勢已去,便指示毛人鳳將渣滓洞、白公館的地下黨盡數滅口。

楊欽典接到命令以後,立即來到「小蘿蔔頭」的屋子,雙手緊緊卡住脖子,然後另一名幫凶楊進興就用匕首往脊梁骨一刺,年幼的「小蘿蔔頭」就斷氣了。

進入十月,羅廣斌眼看戰友一個個消失不見,估摸著定是遭遇了不測。

為了自救,羅廣斌就趁著四下無人,喊住了楊欽典,對他說:「老楊,你知道嗎?新中國成立了。」

楊欽典知道羅廣斌的身份,小聲說了句:「別亂說,不然你的小命不保。」

可羅廣斌知道該攤牌了,就接著說:「老楊,聽我一句話,別為他們賣命了,給自己留條後路。」

楊欽典怎會不懂天下大勢,但迫於軍統的心狠手辣,他也不敢有出格的行為。

一晃一個月過去了,解放軍一步步逼近重慶。

11月27日,國民黨狗急跳牆,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這一天,正趕上楊欽典值班。

由於人手有限,國民黨的鷹爪都四散逃命。

羅廣斌又對楊欽典說:「上次我和你說的,你考慮得怎麼樣了?」

楊欽典回答道:「我可以放掉你們,但解放軍會對我網開一面嗎?」

羅廣斌鄭重地說道:「這一點,你放心,我會為你擔保的,共產黨人說話算話。」

得到了承諾,楊欽典找來了錘子,交給了羅廣斌,並叮囑道:「羅先生,你把鑰匙和錘子拿好。過一會兒,聽到我在樓上連跺三次腳,你們就趕緊用鑰匙打開牢房,逃往後山。」

就這樣,羅廣斌僥倖逃出生天。

事後,在羅廣斌的帶領下,楊欽典來到了重慶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本來,解放軍暫管下的公安局,還想讓楊欽典當一名基層幹警。

但老家的母親來信,說是家裡分了地,無人種。

政府便依照楊欽典的意願,准許他回鄉務農。

參考資料

《楊欽典的「黑紅」人生》 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e119cc500c3b6b54c46f44637baf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