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折扣店緊逼,傳統商超謀求自救

2023-11-21   新經銷

原標題:零食折扣店緊逼,傳統商超謀求自救

作者丨趙勝男

「商超的客流量明顯不如以前了,很多零食店就開在商場門口,消費者在商場裡看到商超賣32.8元/斤的糕點,出門又看到商場門口的零食店同樣的商品只賣13.8元/斤,差價太明顯了,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會選擇在哪兒買?」

談到傳統商超的現狀,一位散稱零食品牌高管林總如此說道。

過去,商超作為林總公司的重要渠道,銷量一直保持增長,今年年初訂單下滑明顯。

為了搞清市場現狀,林總走訪了多個城市的零售終端,感受到一個明顯的變化,傳統商超和零食折扣店的客流量差距很大。

為保住銷量,林總公司開始選擇積極擁抱零食折扣店。

零食折扣店加速傳統商超焦慮

事實上,傳統商超的困境早已不是稀奇事。在零食店開始嶄露頭角之前,商超整體生意已經在下滑,而零食店的異軍突起,加大了傳統商超的生存壓力。

前不久,零售類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三季報,在經濟逐漸回暖的大勢下,傳統零售企業整體情況依然不容樂觀:30家上市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營收下滑,甚至有些企業出現虧損。

圖片來源:龍商網超市周刊根據財報數據整理

不容樂觀的業績,少不了零食折扣店的「助攻」。

有機構在今年年初做過一項數據調查,在受訪者看來,傳統大超市最大的弱勢在於它正在消失的實惠性和便利性。有近7成的消費者認為這些超市價格沒有太多優勢,折扣越來越少。

傳統商超逐漸喪失的「價格優勢」,正是零食折扣店最大的優勢之一,衝突之下,傳統商超的客流自然會被蠶食。

但細數起來,零食折扣店並不是新事物,從2010年萌芽算起已經13年。存在已久的業態,為什麼影響突然變大?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零食店發展的早期階段,擴張速度追不上消費增速,非但沒有衝擊傳統渠道,還激發了消費者需求,擴大市場容量。

但現在零食折扣店野蠻擴張,和傳統渠道是搶存量市場而非新增市場,導致傳統渠道競爭壓力加大;

其次,早期的零食店價盤和傳統商超的價盤相差不大,消費者沒有明顯的價格差感知;

另外,最初零食折扣店延續了傳統渠道的大部分「陋習」,如向廠家收費、帳期結款,與傳統零售終端無太大區別,交易成本並未降低。

隨著行業不斷進化,零食折扣店的硬折扣邏輯彰顯出來,交易成本降低、產品價格優勢凸顯,對傳統商超的影響逐漸擴大。

越來越多的商超企業開始探索新模式的變革,尋求自救。

新模式挑戰,商超如何變革?

面對零食折扣店的加速擴張,傳統商超是如何應對的?

筆者統計了部分傳統商超折扣化改造的時間和具體舉措。

總結下來,改造時間主要集中在最近1-2年,舉措大致分為三種:

1.開折扣店

隨著零食折扣業態日漸盛行,不少商超下場開折扣店,有嘗試全品類折扣店,也有嘗試零食折扣店。

比如,家家悅同時嘗試兩種店型,分別是零食集合店品牌「悅記·好零食」和好貨折扣店品牌「好惠星」。截止到目前,「悅記·好零食」已開出8家獨立門店,「好惠星」已開出2家獨立門店。

儘管傳統商超現在入局零食折扣賽道時間稍晚,但部分商超的基礎優勢尚在。比如,家家悅發揮自身的供應鏈優勢,大批量集中採購有效降低成本、與各知名品牌直接合作,有競爭優勢。

2.開設「店中專店」

傳統商超長期會有部分產品打折,大多是臨期品,並未優化供給側,本質上是軟折扣。

店中店區別於常規的「促銷打折專區」,通過優化門店產品結構、供應鏈、提高效率等,保證商品非臨期且價格低,是硬折扣的邏輯。

比如,新華都目前正在嘗試的店中店模式,是取消原有門店的散稱零食專區,重新劃出一塊區域開一個小型零食店,用於售賣低價散稱零食。

通過優化供應鏈,與經銷商/零食店聯手,確保貨源低價。

福州常盛街頭饞嘴給新華都整改的店中店

店中店的成本比獨立開一家零食折扣店低很多,同時又能藉助商超本身的優勢,引來雙重流量。

3.門店全面折扣化

大部分商超進行折扣化改革時,都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嘗試」的心態居多。

不管是開折扣店還是開店中專店,前提都是不動搖企業基本根基。

10月,盒馬宣布線下優選商品普遍下調20%,成為目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面進軍硬折扣領域的商超。

從筆者進店感受來看,盒馬的此次改革,帶來了不小客流。

除了直麵價格戰,還有部分商超選擇,避開短板,發揚長處,比如,取消散稱位置,將生鮮品類加大,以此吸引客流。

現在這些嘗試時間尚短,沒有太多數據佐證效果如何,但很顯然,折扣化改革的浪潮已然開始。傳統商超能通過此路逕自救成功嗎?

折扣化是傳統商超的「解藥」嗎?

傳統商超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演化,運營體系已相對固化,想要改革成功,並不容易。

很多區域單體大店,認知水平不夠,不知如何改革,甚至還沒有意識要改革。除非上游經銷商、廠家引導改變,否則面對零食折扣店的衝擊,會一直原地踏步或者退步。

超大體量商超,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體系固化,改革失敗的機率很大。比如永輝,嘗試了各種新興渠道,但目前還未有完全跑通的。

更有甚者,面對零食店的衝擊,無動於衷,幾乎沒有應對措施。

對於傳統商超來說,折扣化改革如同大象轉身,低價折扣雖然迎合了經濟下行環境下顧客省錢的訴求,但對供應鏈效率要求極高。

硬折扣不僅是銷售形式的改進,更是供應鏈的優化。屬於硬折扣的零食折扣店,本質上是一種追求極致效率的經營模式。

很多入局者並未理解其本質。

比如,現在已有200+家規模的金佰佰倉儲折扣,當初在天津剛興起,周邊立馬出現了近百家模仿金佰佰的「折扣店」。那些店面只看到了金佰佰所售商品便宜,但並未看到其背後是如何提高供應鏈效率、做到極簡的,最終紛紛以失敗告終。

賣便宜產品和把產品賣便宜,這是兩碼事。

不少商超改革,也會犯同樣的錯誤,但相較於無行業資源的入局者來說,傳統商超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且有能力藉助外部資源。

比如上文提到的店中店改革,便是基於商超現有優勢,再藉助外部零食店、經銷商等資源,進而開展。

再比如,供銷社旗下的一家門店,在今年10月藉助連傑老師團隊力量,將門店改造成了硬折扣店,重新開業後,人效指標一躍成為全系統最高。

硬折扣只是在傳統零售的基礎上升級、優化,並未完全脫離傳統零售,傳統零售企業老闆能否轉變思維,找對外部資源、下定決心改革,至關重要。

連傑老師曾在「新經銷」的專題直播中提到,「零售企業是否下定決心轉型,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未來折扣化改革,能否成為傳統商超的「解藥」,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有供應鏈基礎能力,且能夠藉助外部資源,下定決心轉型,那麼成功機率會大大提高。

PS:2023年12月5日-7日,「新經銷」將在鄭州舉辦第一屆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本次大會,2天議程,是全行業首個聚焦硬折扣主題的大會。

本屆大會將圍繞「新生態•硬增長」為主題,2天時間,2場主論壇,2場主題研討會,1場閉門私享會,與硬折扣連鎖品牌實踐者、快消品頭部品牌高管、全國大商、傳統零售企業等一起相約鄭州,探討硬折扣帶來的生態變化,推動快消產業的新增長!

參與大會,私信諮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