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碟中諜》,北美表現不如預期

2023-07-24     毒眸

原標題:最貴《碟中諜》,北美表現不如預期

7月第二周,《碟中諜7》席捲全球院線。

在北美,《碟中諜7》前五天便進帳近8千萬美元,以明顯優勢奪得周末票房冠軍,並收穫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同時《碟中諜7》在海外也拿到1.55億美元,足以排進暑期檔單片前三甲,但拍攝成本也大幅膨脹至2.9億美元,後續的回本之路並非一片坦途。

周中搶跑收穫不俗,出色口碑助推後市

據The-Numbers統計,《碟中諜7》循周三公映的模式,在提前場進帳約7百萬美元,比前作高出1百萬美元。從12日開始,《碟中諜7》鋪開至北美4049家影院,在前兩天分別拿到1552萬和829萬美元,順利登頂單日票房榜。

自14日起《碟中諜7》進一步擴大至4327家影院,為史上第45龐大的範圍。《碟中諜7》首周末報收於5469萬美元,單館收益為1.26萬美元。在系列內部,這一成績稍遜於《碟中諜6》(6124萬美元)、《碟中諜2》(5785萬美元)和《碟中諜5》(5552萬美元),但第5和6部的首映日均為周五,而第2部則同為星期三起映。

由此《碟中諜7》前五天共拿到7849萬美元,並未如預估般超過8千萬美元。映前業界曾寄望《碟中諜7》可在首周破億,實際數字則不到八成。值得一提的是,《碟中諜7》的周末收益相當於兩個工作日合計的2.36倍,在所有周三亮相的影片中排名居前,接近《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的2.51倍,顯示出頗為充沛的續航潛能。

這無疑得益於《碟中諜7》的出眾口碑:在爛番茄網站上,《碟中諜7》的媒體綜評分達到96%,影評人對其史詩般的動作設計持積極態度;同時《碟中諜7》的爆米花指數也沖至94%,整體風評趨近於《壯志凌雲2:獨行俠》。

自第4部至今,《碟中諜》的新鮮度都維持在93%以上,觀眾平均分也從未低於76%,足見媒體和粉絲對這一系列的偏愛。另外《碟中諜7》在IMDb上得到8.1分(5.8萬個評價),預示其在暑期檔後半段的前景可期。

此外,現象級「黑馬」《自由之聲》新加413家影院,次周逆勢增長39%至2728萬美元,累計票房提升至8578萬美元,凸顯「向前支付」模式的高效率。相比之下,前周冠軍《潛伏5:紅門》大跌61%至1300萬美元,雙周則迫近6千萬美元;《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繼續下滑55%至逾1226萬美元,本土突破2億的希望愈發渺茫。

《自由之聲》《潛伏5:紅門》《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

皮克斯「神作」《瘋狂元素城》再次將跌幅控制在9%,公映滿月後已斬獲1.26億美元,相當於首周末的4.25倍;北美收益更超過去年的《光年正傳》(1.18億美元),甚至有機會向《穿靴子的貓2》(1.86億美元)靠攏,後勁在暑期檔諸片中無出其右。

在《碟中諜7》和《自由之聲》的合力驅動下,北美周末大盤上漲8%至1.4億美元,將連續破億的紀錄延長至15周。截至16日,北美年度總票房提升至49.52億美元,預計月中便可叩開50億大關,而去年直到8月份才撞線。

不過,在The-Numbers最新發布的前瞻報告中,受到《閃電俠》、《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和《變身吉妹》的拖累,北美年度預測值大幅下修至92億美元,顯示整體市況離巔峰期尚有一定差距。

動作至上打造品牌,預算猛漲蠶食利潤

從第一部《碟中諜》登上大銀幕至今,整個系列在全球已累計突破38億美元。

1996年,《碟中諜》便以北美1.8億美元闖入年度前三甲,全球也拿到超過4.5億美元。此後除第3部略為遜色外,其餘續集在北美均至少進帳1.95億美元,全球票房更是一路水漲船高,到第6部時已逾7.86億美元。

《碟中諜》

在近30年的時間中,湯姆·克魯斯與布萊恩·德·帕爾瑪、吳宇森、J.J. 艾布拉姆斯和布拉德·伯德等名導接力合作,打造出無數名垂影史的經典動作場面;而從《碟中諜5》開始,湯姆·克魯斯和克里斯多福·麥夸里形成固定搭檔,並不斷嘗試將系列的劇情和動作推向新高度,這在最近的作品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碟中諜7》中,湯姆·克魯斯依舊發揮「特技狂人」的精神,親自上陣完成所有主要動作戲的拍攝,這也成為影片最大的賣點之一。去年《壯志凌雲2:獨行俠》便以全程實拍的老派作風掀起觀影狂潮,擊敗一眾超英和科幻大片勇奪暑期檔冠軍,足見觀眾對這一復古風潮的極大肯定。

隨著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公映在即,推崇實拍的兩大電影巨匠即將展開正面對決。

而《碟中諜7》的海外開畫數字也躋身今年好萊塢商業片的前列。據Comscore統計,《碟中諜7》首周共登陸71個國家和地區,北美之外的進項達到1.55億美元,與本土合計則為2.35億美元左右。

具體來看,內地院線以2540萬美元領跑,韓國(1420萬美元)、英國(1360萬美元)、印度(910萬美元)、澳大利亞(840萬美元)和法國(770萬美元)等緊隨其後。《碟中諜7》還將在下旬進軍日本院線,全球票房尚有足夠的上升空間。

但《碟中諜7》的拍攝預算同步飆升至2.9億美元,比第6部足足高出六成有餘,更相當於第3到5部的兩倍左右。如此高昂的製作費無疑極大地推高了回本難度。即便《碟中諜7》遵循前作的掘金步伐,達到本土2億加海外5億美元的成績單,也只能在院線端勉強實現收支平衡,而難以為派拉蒙帶來明顯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今年暑期檔第3部成本超過或接近3億美元的作品,此前《速度與激情10》和《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分別達到3.4億和3億美元,後兩者迄今的預估分帳均未能覆蓋投資額。在The-Numbers發布的單片預算排行中,這三部特效巨製都位於前12名之列。這一方面體現了過去兩年瀰漫全球的通貨膨脹對電影業的直接影響,也凸顯好萊塢片商並未及時調整重點項目的回報模型,導致各片的票房目標高於實際產出值。

當然,《碟中諜7》的口碑顯著優於競爭對手,理論上仍具有長線突破上限的可能性,從而減輕院線獨家窗口期結束後的收益壓力。另外,《碟中諜7》實行與續集背靠背套拍的模式,可能變相降低後者所需的凈資金投入。目前第8部《碟中諜》已定檔明年6月,派拉蒙對這一金字招牌的挹注有增無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41a6ca7a55b16951650d66b628e4a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