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反腐,醫療腐敗問題的根源

2023-08-10   凱恩斯

原標題:反腐、反腐,醫療腐敗問題的根源

今天,網傳9名醫務人員聯合簽名,實名舉報科主任。被本科室醫務人員舉報的,是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主任孟婕。舉報信稱,孟婕「放任」其無手術操作資質的學生鄒某單獨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導致三個月內發生2例患者死亡事件,事發後孟婕偽造醫療文書,要求其他醫生簽字擔責。引起了又一波反腐熱潮。

這次的醫療反腐牽扯出了太多問題。腐敗過多,牽扯出來很多市級醫院,還有縣級醫院,雲南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存在著二十多年的行賄問題。

這也不得不讓大家去深挖醫療上的腐敗行賄問題。除了這些醫院,這些醫生,那麼是不是行業管理體制和醫生分配機制上出現了問題。國家是不是給了醫院太大的自主權,國家基本上是不管醫院的投入、運行和分配的,比如醫院的院長,管理著整個醫院,醫院所有的日常的運營,院長得去給醫院創收,給醫生、給護士發工資,到底發多少,基本上都是這個醫院內部要做決定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它就給了多少腐敗的空間,醫院的開銷也非常大。如今國家對醫療服務的價格也是控制的比較嚴,為了讓老百姓能看的起病,但是醫院呢,利用藥品或者在醫療檢查醫療器械上賺錢,掙了錢院長才能給你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發工資,發福利,因為醫院之間都是存在競爭的,如果你的工資獎金髮的少的話,你的人可能就被別人挖走,市級醫院或者縣級醫院必須要使勁的賺錢。

醫療體制或許存在問題

很多好的市級醫院以及縣級醫院,都是公立的,他們這些公立醫院怎麼賺錢?除了財政撥款,財政撥款這個方面的錢不多,醫院是沒辦法靠這個維持。另外就是醫療服務收費,比如挂號費,我們去醫院看病,需要挂號,這是多少年以來一直形成的慣例。不同地方不同醫院的挂號費不一樣,幾塊,幾十,甚至幾百的都有。但這也不是醫院的主要賺錢渠道。

最主要的還是售賣藥品。售賣藥品來賺錢就是我們之前實習的以藥養醫這種模式,。藥品得經過藥廠、醫藥代表、醫院、醫生等這些流程,再進行藥品招標,才會到達患者手中。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這裡有很多不透明的支出,像什麼公關費用,藥品進了醫院,也是等著會轉嫁給病人。

之前醫改的目標之一就是整治這類不再適用的體制弊端。之後我們失效了一致性評價以及兩票制實施,藥品才逐漸有了統一的質量與規格標準,醫藥流通環節也大幅縮減。藥品集採收回了原本在醫院手中的藥品選擇權,把醫療機構的藥品採購弄得更清晰。所以我們能看到每當有新的藥品納入集采後,降價幅度動輒50%,甚至99%,可見醫藥中間環節的水分之大,利潤之豐厚。但也不是所有藥企都能進行集采,能夠進去的也是小部分,大部分進不去,現在也有不少藥企實行以藥養醫的模式。

為什麼監管藥價,但藥品支出沒有下降

可以說幾十年以來,醫院多是用藥品的高利潤來賺錢。當然,這裡面也有分層。比如中成藥,之前網上也有過相關新聞,好像是河南洛陽伊川縣水寨衛生院院長在開會時,表示要醫院所有病人都吃上中藥,要求醫生給每個病人都開中藥,理由是中藥可以自己私自加價。視頻里,衛生院院長提到,「我們西醫的用藥很好,現在就差在中醫,中藥是增長點,一人一服50元,一個人得10服,出院277人,這樣算下來就是10多萬」。

六七年前國家其實也發布過相關政策,要求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但中藥飲片除外。醫療機構少了一大筆收入,所以中藥開始變成個別醫療機構來錢之道,多開中藥,或者是可以自己私自加價。

你可以去看看,為什麼同樣治療發燒的藥,純西藥可能十幾塊能起作用,如果點背去了不靠譜的中醫醫院,醫生可能會給你開好幾百元的中成藥。

還有一種,不是藥品流通環節,是售賣藥品時吃回扣,這也很普遍了,之前被爆出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有醫生開藥吃回扣,而且醫生牽扯人數眾多,包括副院長在內,讓患者到指定藥店買藥。就在大同市一醫院西門就有四個藥店。方便醫生開藥方病人去買,病人拿著一張醫生開出小紙條,上面寫著藥名和藥店名。開藥醫生還會告訴患者買上藥在告訴藥的用法,這就是醫生在確定患者是否在指定藥店購買。藥店這邊也統計每個醫生開出多少盒藥,月底由醫藥代表或藥店兌現。之前有記者利用暗訪發現每一盒藥得回扣是百分之十四到五十。

一般來說,回扣是藥品零售價的20%至25%,高的回扣率能達到40%以上,我們就按照最低的15%來計算,一年的藥品回扣額可達幾百億元。而且除了藥品,在醫療設備、器械和耗材方面,能吃到的回扣更多。

雖然國家一直在監管藥價,但我們的藥品支出只有增加,沒有下降,後來即便是發改委取消了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可沒能改變醫院靠賣藥賺錢的情況。

所以,醫藥反腐要想根治,還是得把醫生護士這些人的收入搞上來,但別用兜售藥品的形式,要用創新的方式。國內很多藥品同質化的現象嚴重,意味著研發能力比較弱,沒有真正的這種創新,很多國外藥企的產品都在想辦法創新,創新之後容易形成壟斷,壟斷帶來大規模,才能有能力做研發,我們普遍的藥企還是小、亂差、散,形成氣候的也就那麼幾家,其他的部分藥企主要靠銷售,相當於它的主要的能力是銷售,而不是研發。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