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做輔食,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調味料?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2023-04-08     老張育兒

原標題:給寶寶做輔食,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調味料?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好不容易等到寶寶半歲,葉子和家人為他舉辦了一場「開葷儀式」。在葉子看來:半歲,就意味著寶寶可以吃輔食,開始品嘗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按理說,寶寶能吃輔食是一件好事,可家裡人卻因為這件事,鬧了很大的矛盾。

家人一致決定給寶寶做輔食,從料理機到食材都是精挑細選,可以確保吃進嘴巴里的輔食更乾淨。但是在添加調味料一事上,家人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因此婆媳之間有了矛盾。

婆婆覺得,給寶寶吃少量的調味料沒有關係,要不然輔食沒有味道,吃的自然就好了;葉子認為,寶寶最好不要添加任何調味料,因為食物本身的味道,就足夠他的生長需求。

寶寶的輔食,到底要不要加調味料呢?

萱萱媽媽: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一歲半之前的輔食,儘量不要給寶寶加調味量,避免給他們的生長增加負擔。等到再大一點,可以加少量的調味料,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寶寶適應。

澤澤媽媽:之前看過奧運冠軍劉璇的育兒經驗,她表示寶寶三歲前,都沒有吃過調味料,而且所有的食物都是認真挑選,嚴格控制。明星育兒肯定諮詢過營養師,所以參照她的育兒經驗,自然不會差互搓。

貝貝媽媽:可能是別人口中的「後媽」,在飲食方面,真的沒有特別在意。剛開始吃的米粉、果泥、豬肝粉,一歲之後就直接跟大人吃的一樣,只不過大多都以清淡的口味為主。

看來,每個寶媽都有自己的育兒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當然,不管讓不讓寶寶吃調味料,前提都是建立健康的基礎上。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在吃調味料這件事上,也要結合寶寶的現狀。

寶寶過早吃調味料,會有哪些後果?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一歲前的寶寶,不建議他們吃調味料,飲食要和大人區別對待。

1、影響健康

要說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影響寶寶的健康,他們的身體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所有的調味料中,都可能加入添加劑,以此來保證調味料的口感。而這一切,可能對大人的身體沒有太多傷害,對寶寶卻不一樣。

若是早早就吃調味料,不知不覺中,很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給他們的腎臟和肝臟造成負擔,他們的身體實在太脆弱了,經不起這些傷害。

2、口味變重

嬰兒時期,就給寶寶吃如此重口的食物,那麼年歲增長之後,他們的口味也會隨之增長,對食物的口味要求會更高。眾所周知:飲食,不能過於重口,不然會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誘發多種疾病。

寶寶年紀越小,越應該吃清淡的飯菜,按照他們的生長規律,慢慢添加調味料,直到和成年人一樣。

3、胃口變差

不可否認,有味道的飯菜,寶寶確實吃的更多。很多父母覺得:讓寶寶多吃東西,是一件好事,能促進他們的生長。但其實,靠調味料吸引寶寶,反而容易陷入誤區,讓他們的胃口越變越差。

為人父母,眼光不能局限於當前,要學會長遠打算。要是哪天寶寶的胃口變差了,對他們健康的影響,肯定也特別嚴重。

什麼時候給寶寶吃調味料,最合適呢?

單從調味料本身來說,確實可以給食物增香,順便增加食慾。只是什麼時候給寶寶吃,還是要慎重一些比較好,畢竟健康更重要一些。

一歲半之後,就可以適量給寶寶吃食鹽、食用油和調味料。只不過,要嚴格控制用量,尤其是食鹽,儘量選擇寶寶鹽,或寶寶醬油,裡面含有的鈉元素更低一些,符合寶寶的生長標準。

至於胡椒粉、孜然粉等相對重口的調味料,還是因人而異比較好。遵循從少到多的原則,給寶寶適應的時間,若是發現他們不喜歡某種調味料的味道,就不要強行添加。

等到三歲之後,寶寶的身體發育已經逐漸完善,大多數的調味料都可以接受。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正式做各種寶寶喜歡的食物,但前提是味道不要太重,適當即可。

寫在最後: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一歲之前的輔食,儘量保持原汁原味;一歲半之前,只需微量的調味料就好。等到寶寶真正長大後,在開始給他們添加,一切都來得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39246838d4d98b05e166c85918dfe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