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教孩子吵架?聰明父母的回答:要!

2024-05-18     老張育兒

要不要教孩子吵架呢?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父母陷入了沉默:在教和不教之間,猶豫不決!

多數父母,其實不想教孩子吵架,總覺得吵架是不禮貌的行為,有損形象。女孩子的話,會覺得小小年紀吵架,有點「潑婦」的既視感;男孩子吵架,又害怕他們將來會小肚雞腸。

當然,也有少部分父母覺得:當然要教啊,難道孩子們吵架的時候,只能站在邊上不還口嗎?

只想說,這少部分的父母,才是聰明的父母!誰說吵架,一定就是潑婦?一定就是小肚雞腸呢?吵架,不是鼓勵孩子跟人爭執不休,而是讓他們在面的衝突時,用理性、尊重和有策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

吵架,是生活的調味劑

作為孩子的老師,父母應該傾囊相授,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提前告知他們。這樣,孩子在遇到同樣問題時,才有能力應對。

吵架,本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無論是跟家人、朋友,還是跟同學相處,難免都會遇到衝突和分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吵架,作為衝突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面對和學習的技能。聰明的父母深知:教會孩子應對衝突,遠比讓他們避免衝突更重要。

倘若真的教孩子吵架,父母會發現:他們不僅會理解衝突的本質,而且還能學會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最重要的是,會吵架的孩子,他們的情緒相對比較穩定。尤其是在遇到衝突的時候,他們能保持冷靜和理智,不容易出現情緒化的行為。

吵架,也有意外的好處

換個角度想想,其實吵架也是有好處的,並非父母以為的一無是處。

和所有的事情一樣,吵架也是一把雙刃劍,父母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說不定,會有驚喜的收穫呢?因為吵架,本就是一件特別能鍛鍊孩子的事情。

1、吵架,能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

父母一定想不到,其實吵架,也是一種高級有效的溝通方式。

在吵架的過程中,它要求孩子具備清晰的思維、準確的表達,以及敏銳的觀察能力,缺一不可。

想要「戰勝」別人,就需要孩子在組織語言的同時,還得闡述自己的觀點,要不然只能落下風。最重要的是,還得要孩子隨時觀察和留意對方的反應,這樣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吵架策略。

2、吵架,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人在吵架的時候,情緒一定會有波動,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應該最有感觸。

對於孩子而言,吵架恰好是一個訓練情緒管理的機會。聰明的父母不會限制孩子吵架,反而會引導他們在吵架途中,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教孩子換位思考,理解對放在吵架時候的立場和感受,既能避免他們在吵架中陷入憤怒和失控的狀態,又能藉機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可謂一舉多得。

3、吵架,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雖說有些父母不提倡孩子吵架,但必須要承認:會吵架的孩子,他們往往更自信一些。

尤其是吵架成功的時候,孩子會從中獲得成就感。這種自信,其實對於孩子在面對其他挑戰時,還是有所助益的,會讓他們變得更勇敢、更堅定。

通過吵架,孩子們也能學會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立場。任何時候,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想法左右,堅持自我!這樣一來,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也能提供先決條件。

如何教孩子吵架呢?父母得學學

吵架也是一門學問,不是讓孩子說惡毒的話,也不是讓他們大嗓門吆喝,而是要有理有據的和別人辯解。

父母要先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如何以合理、尊重的方式,向他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在家庭生活中,營造一個相對開放、平等的氛圍,讓那個孩子有機會看到父母如何處理衝突和分歧。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吵架技巧。如何組織語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傾聽對方的說辭?這些技巧,對孩子在接下來的吵架實踐中,特別重要。

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真的不會吵架,父母只需告訴他們:多重複幾遍別人說過的話,直到對方被「氣」到沒脾氣,不知道該說什麼為止。

寫在最後:其實想想,吵架並不是壞事,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既然如此,那父母為何不去教孩子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3bfd90eda747e0527027f25b50cdf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