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牛奶里放丙二醇?必須說清楚。
作者:今綸
本來是個愉快的早餐時間,結果你卻喝下了一瓶「問題奶」,你會怎麼想?
而且,你的孩子也喝了,還是長期喝,你會怎麼想?是不是有點怒火中燒的感覺?
麥趣爾牛奶是比較暢銷的牛奶品牌,在各個電商平台排名靠前,但是它出事兒了: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近日,浙江省慶元縣市場監管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檢檢驗情況中稱,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丙二醇。
今天(6月30日),股市收到這個消息後,麥趣爾的股票直接以跌停開盤,一直都沒有打開過,跌停板上4.41萬手股票背後的股東都想逃命。
01 麥趣爾為何如此膽大包天
因為過量食用丙二醇是有危害性的,所以,國家明確要求在牛奶中不得使用丙二醇。
這也是慶元縣市場監管局判定麥趣爾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的重要依據。
所以,我們要追問麥趣爾,為何如此膽大包天,居然在牛奶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丙二醇。雖然正常飲用牛奶,劑量並沒有達到損害腎臟的程度,但違法是一定的。
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置公眾的身體健康於何地?置股民的利益於何地?置國家法律法規的威嚴於何地?
我們呼籲:麥趣爾要給公眾一個解釋。同時也希望有關部門一旦查實,對麥趣爾頂格處罰。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三條有規定: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經營上述食品,尚不構成犯罪的,情節嚴重者,可吊銷許可證,並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期盼看到司法機關的雷霆行動!有沒有構成犯罪?有請公訴人、受害者上場,一定要巨額索賠,讓膽敢作惡的企業傾家蕩產,不讓它傾家蕩產,就會後繼有人,教訓是深刻且慘痛的。
我們只想好好喝一杯乾凈的牛奶,到底有多難?
喝個牛奶都中招,到處都是坑,還有天理嗎?
02 檢驗信息神秘消失?
另外,我們注意到,在慶元縣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相關信息公開一欄中,已無法找到2022年第4期食品抽檢檢驗情況。
為什麼一個普通、正常的抽檢情況居然「消失」了?
難道又是程式設計師的問題?或者是臨時工的問題?或者大數據成精了?
還是慶元縣市場監管局搞錯了?有什麼難言之隱?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麥趣爾的公關在行動。
可是事關幾十萬甚至更多消費者的利益、健康,誰敢在這件事中上下其手?
全國的麥趣爾消費者、關心牛奶品質的消費者都應該盯著這個細節,因為事關事情是否能夠得到公正公開的處理,事關我們所有人以後會不會喝到毒牛奶!
麥趣爾答應無條件退款退貨,不足整箱按整箱退,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麥趣爾旗艦店客服稱,可以退貨退款
為什麼在牛奶里放丙二醇,必須說清楚。
是誰讓放的,哪些環節有責任,哪些人具體執行,這些都必須回答。
麥趣爾是一家有諸多散戶、機構入駐的公眾公司,不是李家作坊,法律不允許某些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是誰也不能忽視的食品安全。
如果食品安全問題都能被公關掉,這是對監管部門公信力的巨大損害。
所以,我們呼籲:請監管部門將麥趣爾牛奶的抽檢結果重新上網,讓罪惡曬在陽光下,這只是第一步。
03 麥趣爾誠信度受質疑
回溯麥趣爾的發家史,其實也堪稱白手起家、篳路藍縷。
1962年,少年李玉瑚因出身問題被迫離家西行,從山東滕州鮑溝河崖村前往新疆。他一路乞討,風餐露宿到了新疆之後,也不過是憑一把力氣幫農民種地,混一口飯吃。
1989年,李玉瑚湊了5000元,在昌吉市辦起了一個小型食品生產作坊,絕對的小微企業,主要生產蛋糕和餅乾。
不得不說,李玉瑚還是有眼光的,他當時甚至貸款帶領員工去上海學習。技術上來了,理念也上來了,第一批員工的水平遠超當地平均水平,他當時還以1800元的高薪,從石河子聘請了一位師傅,並精心製作了第一批西餅上市。
麥趣爾高舉高打,一路走來,李玉瑚於2002年成立新疆麥趣爾乳業有限公司,就是本次惹禍的「主角」。
至此,麥趣爾確立乳業+烘焙「兩條腿走路」。
2003年,麥趣爾銷售收入突破3億元關卡,到2007年,實現收入約5億元。
2014年,麥趣爾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李氏家族成為億萬富豪。麥趣爾很快迎來營收、利潤下滑,甚至在2018年被戴上*ST的帽子,面臨退市風險。
然後就是各種業績變臉,先是說「我賺錢了」,真要出財報的時候又是虧損的。
公司管理層的操守可見一斑。
最後把證監會都惹火了:
麥趣爾實際控制人為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剛。其中,李玉瑚、王翠先為夫妻關係,李勇和李剛分別為李玉瑚、王翠先的長子、三子。目前李勇擔任麥趣爾董事長,李剛擔任總經理職位。
2020年7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對於麥趣爾2019年業績多次修正,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決定分別對李勇、李剛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2021年,李勇等高管再次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證監局表示,麥趣爾在內部控制、財務會計核算、規範運作等方面存在問題,也直接影響到2019年和2020年年度報告相關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具體包括,部分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減值計提依據不充分、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和營業成本核算不準確等問題。
所以,你覺得麥趣爾是個有誠信品質的公司嗎?
至少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新疆監管局肯定不會認同。
2022年6月30日,麥趣爾跌停,市值只剩13.9億,市盈率高達81.81倍。
麥趣爾該如何重新贏得消費者和股民的信任,非刮骨療傷不可。
麥趣爾有可能翻身嗎?這個問題留給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