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爺爺在位三天去世,為何被稱為明君?答案讓人啼笑皆非

2022-07-29     仲安筠

原標題:秦始皇的爺爺在位三天去世,為何被稱為明君?答案讓人啼笑皆非

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華夏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的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去看,秦始皇都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不可否認的是,在歷史上,能夠媲美秦始皇的皇帝有很多,但是作為華夏第一位大一統的人,他的功績也是無法代替的。

現如今的人們對秦始皇已經是非常熟悉了,畢竟作為華夏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人們對他的了解是非常多的。只不過在秦始皇的身上,仍然出現了很多謎題,比如說秦始皇究竟立誰為儲君?還有就是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皇后?

這些問題都是伴隨秦始皇的突然駕崩而消失了。現如今的人們對秦始皇也是存在爭議的,就是秦始皇修建皇陵,以及焚書坑儒。可問題是這些做法,有很多都是不足為信的。由於在史記中的記載,秦始皇被看成是暴君。不過這一點受到爭議。

鮮為人知的是,秦始皇能夠在39歲的時候一統天下,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自己。秦始皇的秦國,從商鞅變法之後走上了強大。從此開始,秦國就有了一統天下的打算。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往上七代人,都是在為一統天下做準備。

只不過到了秦始皇這裡,秦始皇將天下大一統。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因為秦始皇的出現,秦國才一統天下。那麼這與前面七代人的努力也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七代人中,有讓人熟悉的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等等,這些人之所以讓人熟悉,是因為他們的事跡拍攝成為了電視劇。

那麼秦始皇的祖先被後人看成是明君,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秦始皇祖先的努力,才有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資本。也就是說這些秦國君主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礎。沒有這些人的努力,秦始皇恐怕不能夠一統天下,建立秦朝。

在秦始皇之前的秦國君主中,有一位僅僅在位三天時間,就去世了。這樣的秦國君主仍然被稱為明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位秦國君主就是秦始皇的爺爺秦孝文王。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昭襄王將安國君立為太子。安國君就是秦孝文王。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即位。三天後,秦孝文王去世,終年五十三歲。也就是說,秦孝文王僅僅在位三天時間就去世了,這樣的國君能稱之為明君?這樣的問題肯定是情理之中的,畢竟在位三天,估計連登基大典還沒有完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孝文王竟然是明君,這就讓人啼笑皆非了。現如今看來,秦孝文王雖然僅僅在位三天時間,但是他的歷史地位無人能夠代替。秦昭襄王時期,他有很多兒子可以繼位,可是秦昭襄王偏偏選了秦孝文王,不過秦孝文王能夠繼位,也是因為一次幸運的事情。

秦昭襄王一直到70多歲才去世,大兒子死在了他前面,那麼在這時候,秦孝文王還活著,此時秦昭襄王的其他兒子都已經去世了。秦孝文王他的壽命比較長,一直活到了53歲。在剛剛繼位的時候,秦孝文王身體就已經開始下降了,此後三天,就去世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昭襄王的壽命太長,這就出現了很多不確定性。即使是後來的秦始皇即位時,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出現。假如秦昭襄王活得在久一點,那麼秦孝文王就不會即位,這就導致了之後沒有秦始皇即位的可能性。按照這個邏輯,後繼的君主還能是明君嗎?

這恐怕是未知數了。根據這樣的邏輯來看,秦孝文王肯定是一位明君,他為秦始皇這一支血脈的出現,奠定了一個基礎。緊接著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時間就去世了,之後子楚即位,此時秦孝文王可以說為秦始皇的即位奠定了基礎。

完全可以說,秦孝文王的去世,讓子楚以及嬴政的即位,奠定了一個基礎。假如秦孝文王仍然長壽的話,那麼秦國就會出現很多變數,這樣一來,嬴政就不一定能夠一統天下了,甚至秦國能不能一統天下,都是未知數。也就是說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去世,這實在是難得,這難道不是一個明君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2155089641ebaa601f3e8650938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