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網壇,擁有一個不錯的開始,男子網壇迎來一項全新的賽事——ATP杯,而在女子網壇,我們則看到一些熟悉的東西:小威在奧克蘭舉起自己三年來首個單打冠軍獎盃。此外我們還看到了更加熟悉的一幕: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在ATP杯決賽中相遇,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較量,德約科維奇在取勝之後幫助塞爾維亞舉起了首屆ATP杯的冠軍獎盃。在這個澳洲賽季中,我們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去關注呢?
小威能夠獲得自己第24個大滿貫冠軍嗎?
奧克蘭賽只是一個級別較低的國際巡迴賽,小威在決賽中擊敗的對手是排名僅為第84位的同胞佩古拉。但這正是小威目前所需要的,她要為挑戰考特夫人的紀錄做好準備。
小威在澳網賽中無法獲得前八種子的序位,她的無敵光環早已褪去,大膽的年輕球員往往喜歡通過擊敗偶像來製造登上頭條新聞的機會。最糟糕的是,威廉士曾經在大滿貫決賽中的魔力已經消失了,她在前25個決賽中贏了21個冠軍,但是最近八個大滿貫決賽只贏得了1個。
在奧克蘭奪冠之後,小威有一個理由感到自信。她誠懇的自我反省了一下:「我真的覺得自己很接近紀錄,但是最近幾場大滿貫決賽我們沒有展現出最好的自己。我得找個更好的辦法參加比賽,這對我來說很艱難。」
ATP杯真的足夠好嗎?
ATP杯成為了ATP的重點賽事,它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周日在雪梨舉行的決賽中,德約直落兩盤戰勝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納達爾,成為塞爾維亞獲勝的最大功臣。
這場勝利使得德約在硬地賽場上對陣納達爾的連勝紀錄擴大到了9場,而且是連贏19盤,這聽上去有些超現實。這同時也讓人意識到,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的大滿貫冠軍數量之爭,在未來一段時間到底會有多激烈,納達爾在本次ATP賽中輸了兩場比賽,這讓人對於他澳網的前景有幾分擔心。
ATP杯的特點是很容易讓隊員感到筋疲力盡,尤其是對納達爾和德約這些絕對核心來說,他們往往需要出戰單打和決定性的雙打。這同樣也是戴維斯杯麵臨的難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納達爾在戴維斯杯決賽中率領西班牙隊在馬德里主場獲勝。經歷了這兩項賽事之後,納達爾既沒有看到兩者共存的必要性,也沒有看到兩者共存的空間。
ATP開始為下一代讓路?
WTA最近幾年已經經歷了明顯的改朝換代,大坂直美、安德萊斯庫、本西奇、凱斯和史蒂芬斯等人先後崛起。現在網壇的下一個問題是誰能夠取代男子三巨頭的位置,作為新生代的佼佼者,亞歷山大-茲維列夫與西西帕斯一直都在相互競爭,而梅德韋傑夫以及沙波瓦洛夫等人看上去也已經為突破做好了準備。
梅德韋傑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某種程度上,絕對的統治者正在消失,這很正常,是時間流逝的必然結果。我們這些年輕人都很好,但是我們必須繼續戰鬥,以證明一些事情。」
巴蒂能夠終結澳網對本土冠軍的等待嗎?
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休伊特在澳網獲得過亞軍,前美網冠軍得主斯托瑟是最近一個有望終結澳網對本土冠軍期待的選手,但是她17次出戰墨爾本,有7次在首輪出局,最好成績甚至連八強也沒有進入。菲利普西斯、帕特-卡什,拉夫特,他們都參加過大滿貫單打決賽,但是最近一個舉起澳網冠軍的澳大利亞本土選手,已經要追溯到1978年的克里斯-奧尼爾。
巴蒂的綜合技能和氣質似乎非常適合這項任務,她在贏得法網冠軍巧妙的利用了自己球路中的旋轉,相信在墨爾本的藍色硬地球場上她可以描繪出同樣美麗的畫面。
卡-普利斯科娃能夠再進一步嗎?
有時候你會想,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捷克姑娘卡-普利斯科娃怎麼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能贏得大滿貫冠軍。她世界排名曾高居第一,曾在同一個大滿貫賽事中先後擊敗大小威。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她應該貼上警告標籤:此人在壓力下容易崩潰。
在公開賽年代,只有8名男子選手和10名女子選手在26歲或更晚的時候獲得了他們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值得注意的是,10位女子選手中有8位是在2010年-2018年期間完成這一成就的。卡-普利斯科娃剛剛在布里斯班賽中衛冕成功,她在墨爾本肯定是奪冠的熱門候選之一。
費德勒走在剃刀邊緣上
當納達爾和德約在ATP杯比賽中奮力征戰,小威,大坂直美也在積極為澳網熱身時。費德勒卻遠離了賽場,他本周登上新聞頁面的原因是,環保主義者呼籲費德勒不要再為瑞士信貸銀行代言,後者最近幾年投資了大量石化項目。費德勒對此表示虛心接受:「我很感謝這些環保主義者去督促我們的行為,我感謝這些人提醒我作為人、運動員和企業家都應該要有的責任。我非常贊同他們說的話題。」
上周三,費德勒與小威和納達爾一起在羅德拉沃爾球場舉行一場慈善賽,為澳洲山火災區籌集善款。澳網算得上是費德勒的福地,2017年他正是在這裡終結了自己長達五年的大滿貫冠軍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費德勒從11月初開始就沒有打過正式比賽,在今年澳網的比賽中,他留給自己的犯錯空間將會非常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lgD7G8BjYh_GJGVP_w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