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五一假期只剩兩天了。
每個人都已經開始準備路上打發時間的方式。
最普遍的就是在飛機上看電影或者高鐵上刷手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甘於平凡(電子設備)。
有的人做美甲。
還有的人盤串。
而關於打發時間,北歐人一直走的都是純手工路線。
最普遍的就是高難度的織毛衣。
甚至就連男人也不例外。
甚至就連平時的電視節目都在直播織毛衣。
挪威NRK電視台直播織毛衣,該節目時長為半天。從羊毛最終變成毛衣的整個過程,需要從羊身上剃毛,然後製作成毛線,最後再由人織成毛衣。
而這種純手工生活其實就是北歐人的日常。
他們的動手能力跟我們就不在一個數量級。
「我鄰居家孩子平常玩的玩具,都是取自森林中的原木,然後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一點點加工成想要的東西(包括平日抹麵包的果醬,都是秋天來時老師帶領孩子們去野外采來自製而成)。」
「我上個禮拜在路邊親眼看到一個爹在教5歲大點兒砸用千斤頂換汽車輪胎,我一臉錯愕傻寶卻覺得再正常不過。」
這幾年的疫情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變成了大廚,而北歐人則個個成了織女。
歐洲某建材市場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手工材料的需求量顯著增加,其中需求量最大的就是毛線。
現在幾乎每個日用品超市都有一個編織櫃檯(除了五顏六色的毛線,還有麻線、絲線和棉線,各種編織用的針、棒等也一應俱全)。
而在世界上最喜歡穿毛衣的英國人眼裡,有時間編織還是身份的象徵。
因為只有中產階級才有閒暇時間一天花好幾個小時做純手工活。
但這些都還不是北歐人痴迷織毛衣的根本原因。
有研究表明,每周織3次毛衣,可以有效減少焦慮和抑鬱的幾率。英國醫生 Betsan Colkiel 也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編織的過程與調節精神狀態和思想的過程非常相似。
所以別再刷電腦ipad和手機了,試著 干點手工活,你可能會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