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3月CPI同比漲1.5%,豬肉價格下降41.4%,鮮菜價格上漲

2022-04-12     中國食品安全網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3月CPI同比漲1.5%,豬肉價格下降41.4%,鮮菜價格上漲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1.4%,鮮菜價格上漲17.2%。

CPI漲跌幅走勢圖。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CPI環比持平,同比漲幅有所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從同比看,3月CPI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4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28個百分點。

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4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83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17.2%,影響CPI上漲約0.37個百分點;食用植物油、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6.1%、4.3%和4.2%,漲幅均有回落;麵粉價格上漲4.6%,漲幅擴大1.9個百分點。

對於鮮菜價格上漲17.2%,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部分地方出現的疫情,對時令類食品的生產、需求和運輸產生了一定影響。

另,非食品價格上漲2.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77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3.5%,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4.6%、26.9%和27.1%,漲幅均有擴大。

「據測算,在3月份1.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1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保持穩定,3月份同比上漲1.1%,漲幅與2月份相同。」董莉娟表示。

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1.4%

從環比看,3月CPI由上月上漲0.6%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4%轉為下降1.2%,影響CPI下降約0.22個百分點。

食品中,受節後消費需求回落及供給充足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環比下降9.3%,同比下降41.4%。雞肉、鴨肉、牛肉、羊肉、水產品和鮮果價格環比降幅在1.0%—2.3%之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前後尖12.9元一斤,五花肉16.8元一斤,」這是北京西城區某超市近期售賣豬肉的價格。記者注意到,雖然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保持穩定,但相較1月份每斤下降約兩元。

另據董莉娟介紹,受國際小麥、玉米和大豆等價格上漲及國內疫情影響,麵粉、食用植物油、鮮菜和雞蛋價格分別環比上漲1.7%、0.6%、0.4%和0.3%。

同比看,食用植物油、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6.1%、4.3%和4.2%,漲幅均有回落;麵粉價格上漲4.6%,漲幅擴大1.9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表示,國際糧價上漲疊加國內疫情影響導致部分食品價格加快上漲,CPI同比漲幅擴大。儘管3月份豬肉價格降幅達41.4%,但CPI同比上漲1.5%,漲幅較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若剔除豬肉價格下降的影響,3月份CPI同比漲幅將擴大至2.3%。

野村證券發布的研報表示,豬肉價格仍是整體CPI通脹的最大拖累因素。3月份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非常溫和,從2月份的-42.5%降至-41.4%,但3月份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從2月份的-4.6%降至-9.3%,略高於2021年3月份的-10.9%。消費需求疲軟和豬肉供應增加共同導致豬肉價格下跌。

未來需關注「豬、油共振」影響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4月1日-4月7日,豬肉價格環比上漲0.1%,同比下降49.1%;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5.59元/公斤,比上周下降1.0%,同比上升28.9%。

「回顧歷次豬周期表現,我們預計今年二季度豬價大機率築底,確認新一輪豬周期的起點。」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指出,但由於產能去化程度弱於往年,預計下半年豬價上漲更偏溫和。中性情景下,預計較年內低點反彈30%,對年內通脹影響可控。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短期內易上難下,對我國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也會有所持續。從目前來看,我國通脹水平整體可控,對貨幣政策的掣肘相對有限,但下半年要關注『豬和油的共振』的影響。」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預計4月份CPI環比將小幅上漲或持平

展望接下來的CPI走勢,多家機構研報持仍持續溫和上漲的預判。西南證券發布的專題報告認為,大宗商品漲價會對部分CPI分項直接產生影響,或導致部分CPI分項上行,但下游的需求以及豬肉價格走勢也是決定CPI走勢的重要因子,大幅推升CPI的可能性較小,CPI未來或維持溫和上行的態勢。申萬宏源稱,考慮到本輪疫情仍未見到明顯拐點,預計4月食品CPI仍將高於此前預期,上修二季度CPI預測0.1個百分點至2.4%。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表示:「考慮到國際糧食、能源價格仍處高位,國內疫情影響還將持續,預計4月份CPI環比將小幅上漲或持平,同比漲幅將較3月進一步擴大,約為1.7%左右。」

與此同時,周景彤表示,未來需要高度關注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大風險。「在國際局勢日益複雜背景下,全球能源、金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國際糧食價格面臨較大上漲壓力,全球供應鏈恢復緩慢也將帶來綜合成本的持續提高,未來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可能繼續增大。這將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諸多潛在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大企業經營成本,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工作面臨更大挑戰,通脹預期升溫導致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延伸閱讀

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變動的相對數,綜合反映居民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2、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等8大類、268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報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e6f7a16312f321ae6690dece50d8e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