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老不好?檢查發現竟是癌了!要小心這些生活習慣

2022-07-03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口腔潰瘍」老不好?檢查發現竟是癌了!要小心這些生活習慣

癌 症

僅僅一兩個類似口腔潰瘍的小白點卻是癌!乾麵包、饢、煎餅、堅果吃不對,都有可能離某種癌更進一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哪些生活習慣會造成這種類似的情況?

病例1:

王女士,牙不好,掉牙後去鑲牙,但是鑲完之後感覺不舒服,在2019年,發現口腔中有小白點,沒有痛感,以為是口腔潰瘍,就自己吃了些消炎藥,吃了有20多天還是不好轉,就去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為鱗狀細胞癌。

病例2:

白女士,年輕的時候愛用牙齒咬核桃,把右上方牙齒的牙根給咬斷了,後來去鑲了劣質假牙,假牙經常磨損口腔,感覺到不舒服,但沒有重視,三年後發現口腔兩側有綠豆大小的小白點,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中期。

很多中老年人有牙齒酸痛的症狀,很可能是牙齒長期咀嚼而出現的磨損,因為磨損嚴重導致牙本質暴露,牙齒磨損還有一種表現——會形成薄壁弱尖,其實就像一種非常銳利的小刀邊一樣,刺激著口腔黏膜、舌頭等。

牙齒酸痛還有一種可能是牙齒出現一些裂紋甚至被咬碎,牙碎之後可能就要進行鑲牙、種植牙等,如果假牙不合適,或者是在不正規的醫療機構做的假牙,假牙表面粗糙,也會對牙齒產生磨損,引發口腔不適,日積月累中導致黏膜的病變,甚至個別的病人會出現癌症的情況。

前面這兩位阿姨就是在做完假牙做完之後感覺不合適,卻沒有引起重視,引發了嚴重的後果——鱗狀細胞癌。

什麼是鱗狀細胞癌?

鱗狀細胞癌是發生在口腔黏膜鱗狀上皮組織惡變的一種上皮腫瘤,它是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最常見的一種腫瘤,占惡性腫瘤85%以上。口腔癌它是一個統稱。

隱裂的牙齒、被食物磨成薄壁銳尖的牙齒、不合適的假牙(經常反覆摩擦頰部、舌部或者其他口腔部位),長此以往會導致黏膜病變,甚至有些病人因此罹患口腔癌。

專家建議:

吃相對堅硬的食物(比如蠶豆、杏仁、乾花生仁)、韌性比較大的食物(比如饢、鍋盔、煎餅)可搭配水、粥、湯類,減輕對口腔的摩擦;

不要用牙嗑乾果皮;

出現牙齒的問題,一定要及時找牙醫解決。

口腔癌與其他癌症不同,一旦發現晚,等待病人的不僅僅是放化療,他們的舌頭、口腔黏膜會出現潰爛,產生的劇痛會讓他們無法吞咽食物,有些人只能靠流食和營養液維持生命,生活質量極差。更有嚴重者可能要切除喉嚨、下顎、面部組織,影響功能和外觀。

前面提到的白女士、王女士屬於比較幸運的,通過發現口腔里的小白點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才避免了更可怕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一些普通的口腔潰瘍也會有小白點的,究竟哪種小白點其實是口腔癌?

口腔潰瘍大部分人都得過,它是很軟的,不會有這種凹凸不平的形狀,界限清楚;而口腔癌的小白點的典型形態類似菜花,摸起來的手感是凹凸不平、質地相對硬,後期還有惡臭、疼痛。當然還有另外一些形態,這裡描述的是典型的菜花狀。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男性患口腔癌的幾率大於女性,隨著壽命的延長,60歲到70多歲的人患口腔癌的機率更高,因為這種癌症有一個慢慢老化或者磨損累積的過程,所以年齡越大越要小心。

另外還要注意這些高危因素:口腔感染、長期咬傷某一部位、煙酒的刺激以及長期咀嚼檳榔等。

前面提到的兩位患者都是因為鑲了不合格的假牙,假牙磨損導致的口腔癌。那麼我們要如何選擇假牙?

合格假牙的標準:

表面光澤、金屬支架光滑——對口腔黏膜、頰部、嘴唇、舌頭不會產生過大的摩擦和磨損。

假牙與周邊組織關係吻合度高——不容塞牙

上下牙要有很好的咬合關係,適應整個牙列的形態。

不合格假牙的信號:

有些人剛戴上假牙的時候感覺還好,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磨嘴唇、磨腮部、磨舌頭等;

如果假牙附近容易塞異物也是不合格的,塞東西容易損傷牙齒的牙周膜,不利於牙齒健康;

鑲假牙後有異味,也要提高警惕,找到異味的來源,是假牙和真牙之間發生了齲齒,還是軟組織有病變等。

如果您裝了假牙後出現了不適,一定要及時去口腔科找醫生,聽取專業的醫生建議。

文章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cf6c14c37101214de29e2d444499d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