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技能開發、言語開發……宅在家也能輕鬆教娃早教

2020-02-04     有啦寶貝育兒

儘管喜慶的除夕剛過,但這個春節少了點熱鬧。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很多寶爸寶媽的出行計劃擱置了,家庭聚會也都取消了。

各位寶爸寶媽想要外出的心在蠢蠢欲動,但根據國家衛健委2月2日印發《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所以,請各位寶爸寶媽還是要」在家裡繼續不動,鍾南山說動才動!」

被封印在家的寶爸寶媽們,可以趁這段時間給寶寶做一些趣味早教,陪寶貝度過一段有趣味、健康、有質量的親子時光!


11個寶寶手部技能開發訓練

1、抓握動作發育訓練

抓握動作訓練

適宜年齡:2~6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4~5次。


訓練方法:

「小沙錘」遊戲,練習手指的抓握能力。


步驟如下:

將小沙錘放進寶寶的手心,家長用手掌幫助寶寶握住圓柄;當寶寶握緊後,再輕輕地將沙錘拔出。反覆進行練習,兩手都要練習。

利用前三指抓握物體

適宜年齡:8~12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1)用三個彩色小套管套在寶寶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手指相向碰擊發出聲音,引起寶寶的興趣並注意前三指會有意地碰擊。

(2)家長將自己的前三指粘上彩色,壓印在一張白紙上,出現三個指頭印跡,給寶寶看。然後在寶寶的前三指上也塗上色彩,讓他也在白紙上印上指印。開始時家長可以先將寶寶的無名指和小指握住,只讓前三指活動,逐步放開限制。

(3)將積木放在桌子上,家長示範用前三指抓握,鼓勵寶寶也能用前三指去抓握積木,如能做到要給以讚揚鼓勵。對還只能全掌抓的寶寶可以限制無名指和小指的活動,以加強前三指的活動功能,經多次訓練後逐步撤去限制。

套、壘高動作訓練

適宜年齡:12~18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彩色套塔」遊戲,練習將套圈拿出柱子、套進柱子的動作,訓練手眼協調。


步驟如下:

準備彩色套塔玩具,每人一個。

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示範將套圈一個一個地拿出柱子,再一個一個地將套圈套進柱子。

鼓勵寶寶將套圈一個一個地拿出柱子,再由家長按大小的順序將套圈逐個遞給寶寶,讓寶寶一個一個地將套圈套進柱子。反覆2~3次。


2

雙手協調動作訓練

兩手握物對敲

適宜年齡:6~9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寶寶扶坐位或靠坐位,家長依次將兩個玩具讓寶寶兩手分別握住,然後家長兩手握玩具在寶寶面前將玩具對敲並有節奏地敲出聲音做示範,使寶寶也能將手中的玩具對敲出聲音來。

開始時如果寶寶只用玩具敲桌子而不對敲,可以輕輕扶住寶寶的腕、前臂或上臂,幫助其兩手將玩具對敲出聲音,引起寶寶的興趣。

捏、搓、折動作訓練

適宜年齡:25~36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搓蘿蔔」遊戲,學習用橡皮泥搓長的動作,初步能根據蘿蔔形狀搓出上粗下細。


步驟如下:

準備紅色橡皮泥每人一條,塑料墊板每人一塊,塑料蘿蔔玩具一個,小兔手偶一個。

家長出示小兔手偶和蘿蔔玩具,說「兔子肚子餓了,請寶寶用橡皮泥幫助兔子做蘿蔔」。

先讓寶寶觀察蘿蔔的形狀,一頭粗,一頭細,然後家長用橡皮泥示範搓蘿蔔,指導寶寶學習,並將搓好的蘿蔔喂兔子。


3

生活自理動作訓練

會用手捧著杯喝水(奶)

適宜年齡:8~12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4~5次。


訓練方法:

家長在杯中存放20~30mL水,托住杯底,讓寶寶用雙手捧著杯子的兩側喝水。寶寶喝後要給予表揚和鼓勵。

開始訓練時難免有些灑漏,經過多次訓練後灑漏就會少些。家長托杯可以逐漸減少力量,慢慢地讓寶寶自己獨自捧杯喝水。可以用不同的飲料來吸引寶寶喝水的興趣。

自己用小勺吃飯,潑灑少

適宜年齡:18~24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自己動手吃飯能夠鍛鍊手的功能和眼手協調能力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1)給寶寶半碗米飯和一把小勺,家長與寶寶一同吃飯,讓他自己用勺吃飯,能夠用勺盛到飯並能送進口裡,就要稱讚,鼓勵他繼續吃能夠自己吃完半碗飯。

(2)利用講故事、做遊戲等機會,讓寶寶做給洋娃娃喂飯的動作,家長可以配合著說: 「給寶寶喂飯了」,「拿起勺,盛好飯,一勺一勺喂進嘴」。


4

書寫及繪畫動作訓練

模仿畫直線和橫線

適宜年齡:24~30個月。

練習次數:每天2~3次。


訓練方法:

學會正確握筆(用拇指和食指拿筆,中指在下面抵住筆),並主動畫出直線和橫線,訓練、手的協調動作和控制能力,這是我們手的最基本的功能哦。


(1)家長用手在空間畫直線和橫線,邊畫邊說:「一豎一直線,由上面落下來」,「一橫一條線,由這邊到那邊」 。引導寶寶跟著用手在空間畫線。然後用粉筆在黑板上畫線,寶寶在空間跟著畫,讓他建立直線和橫線的印象。

(2)給寶寶一張紙和一支筆,用正確的握筆姿勢,讓他模仿大人在紙上畫直線。開始握筆時家長可給以幫助,先學習畫豎直線,學會了再學畫橫線。直線不一定要畫得很直,只要能夠畫出線條,家長就要表揚,說「真棒!」


1~36月齡寶寶如何開發語言能力?

1、0-3個月的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雖然還不能理解說話的內容,但對寶寶說話卻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給寶寶豐富的聲音刺激,另一方面可以儘快讓寶寶熟悉寶爸寶媽的聲音。

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和寶寶交流

模仿寶寶的表情和聲音

和寶寶玩小遊戲


2、4-6個月的寶寶

抓住寶寶發音的機會,給予回應。比如,當他無意識喊ba-ba的時候,你就要說:對,我就是爸爸。

多和寶寶互動,多表達一些簡單的指令如「笑一個」等,並在指令給予寶寶反饋,比如用愉悅的聲音和寶寶說你做的真棒。

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添加輔食。(輔食添加形狀為糊狀)


3、7-12個月的寶寶

多給寶寶聽一些柔和悅耳的歌和音樂,聲音不能過大,避免影響寶寶聽力

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錶達不同的意思;比如用愉悅的聲音說喝奶,用低沉的聲音說拉臭臭等。

將寶寶的輔食形狀逐漸由糊狀過渡到泥狀到小塊,鍛鍊寶寶的嘴部肌肉。


4、13-18個月的寶寶

這個時間段是寶寶真正意義上的開口說話,會喊」爸爸、媽媽「,雖然寶爸寶媽有時候不懂寶寶的」火星文「 ,但他們已經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在表達什麼。

讓寶寶將實物與語言聯繫起來並多次重複,比如,指著桌子說「桌子」,看見小狗說:「狗狗」。

和寶寶面對面進行交流,儘量離寶寶近,放慢語速、吐字清楚,讓寶寶看清你的表情和口型,學習正確的發音方法。

積極回應寶寶的請求,寶爸寶媽可以用誇張的語氣和表情回應寶寶的請求,激發寶寶語言學習的慾望。

給寶寶表達的機會,有時候寶寶想要喝水,就會用各種辦法來表達自己,如果直接給寶寶水,寶寶就不會學習如果去表達。


5、19-24個月的寶寶

和寶寶一起看簡單繪本,講簡單的睡前故事。

教寶寶簡單的詞組和簡單的對話,例如:「這是誰?爸爸」。

多讓寶寶接觸其他親人並和其他小朋友,這樣寶寶學習對象會更豐富。


6、25-36個月的寶寶

一起讀繪本和講睡前故事,增加繪本和睡前故事的難度;還可以寶寶複述剛剛聽過的故事。

積極耐心的回答寶寶的問題,並可以對寶寶提一些的小問題,如「媽媽的紅帽子在哪裡?『』鍛鍊寶寶的表達能力

溝通時儘量用短句,而不是複雜的長句。例如「出去玩」「」要睡覺「等

在疫情肆虐期間,各位寶爸寶媽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寶寶出門延期,但成長不延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bdcEnABgx9BqZZI9r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