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努力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024-08-25     山西經濟日報

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

房地產市場如何發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進展怎樣?城市更新有哪些具體舉措?在國務院新聞辦23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人回應了當前熱點問題。

促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市場形勢備受關注。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市場仍處在調整期,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從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看,從人民群眾對好房子的新期待看,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要堅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是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實現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倪虹表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深刻領會「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二是在體系上,以政府為主滿足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在制度上,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交易和使用制度,為房地產轉型發展夯實制度基礎。四是在要素配置上,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說,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總結前一段相關試點實踐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銷售以及土地、金融、財稅等基礎性制度,以改革促制度創新、以改革促新模式構建、以改革促產業發展,努力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是城鎮住房困難家庭、新市民、青年人高度關注的問題。董建國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謀劃,指導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加快解決工薪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另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以「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等多樣化、多元化的方式,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國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經開工和籌集235萬套(間),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董建國說,保障性住房規劃是住房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從本地區經濟能力、房地產市場狀況和各類困難群體住房需求出發,堅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購,因地制宜編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

在制度完善方面,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指導各地,根據國家頂層設計,結合本地實際,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抓緊出台具體的實施意見、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進一步細化完善保障對象、保障方式、保障標準、分配管理等具體要求。

董建國表示,對列入今年計劃建設的項目,要落實好財稅、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項目開工、建設進度,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儘早開展配租、配售。要加強項目的謀劃和儲備,做好明後年項目的前期工作,形成「實施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項目滾動推進機制。同時,結合當地房地產市場情況,積極推進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動條件成熟的項目加快完成收購,及時配租、配售。

此外,還要抓「好房子」樣板。目前,各地已確定一批保障性住房示範項目,按照「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開展「好房子」建設,不斷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質。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表示,要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

「要繼續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下力氣解決好加裝電梯、停車、充電等難題,今年我們的計劃是,完成好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此基礎上,推動建設一批完整社區,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等更新改造。」秦海翔說。

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持續推進城市的「里子」工程建設,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今年力爭改造各類老舊管線10萬公里以上。大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通過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橋樑、管廊等各類市政設施,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加強城市內澇治理,今年要完成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的易澇積水點整治。

倪虹說,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適應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階段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堅持「先體檢、後更新」,體檢發現的問題就是更新要解決的重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b0c2d44df41049ee1e9cc7e59228b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