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近5000億!海天味業三季報出爐,近7.7萬散戶抄底

2023-11-02     閨蜜財經

原標題:市值蒸發近5000億!海天味業三季報出爐,近7.7萬散戶抄底

摘要: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91篇原創

「醬油茅」海天味業兩年多市值蒸發近5000億,股價似乎仍止不住跌勢。

10月30日,海天味業發布了2023年三季度報告,當季增收不增利。

今年前三季度更慘一點,營收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雙降,分別同比下滑2.33%和7.25%。

此次三季報發布之前,市場已經提前反應。10月24日,海天味業出現了近4年來的股價低點。

截止11月1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為37.15元/股,年內累計跌幅43.5%,較2021初最高點126.2元/股已跌去七成。

01

今年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歸屬凈利潤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滑。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海天味業實現:

營收56.85億元,同比增長2.2%,這也是其自去年第三季度營收連續4個季度負增長以來,首次轉正;

歸屬凈利潤12.32億元,同比下滑3.24%;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減少4.35%;

毛利率34.54%,同比減少0.75個百分點;

凈利率21.73%,同比減少1.24個百分點。

今年前兩個季度的業績更差一些,尤其是第二季度,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超兩位數,達11.74%。

因此,儘管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轉正,前三季度仍為負增長。

前三季度,海天味業營收186.5億元,同比減少2.33%;歸屬凈利潤43.29億元,同比減少7.25%。

02

「雙標門」後遺症,同行「獲益」?

去年9月,有人在社交平台稱,發現國內外海天醬油產品的配料表添加劑不一致。輿論譁然,稱其為「雙標門」事件。

儘管此後海天味業發布了澄清公告,聲明其在國內外市場,均有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但一些消費者似乎動搖了。

2022年第四季度,海天味業營收同比下滑7%,歸屬凈利潤同比減少22%。

Sandalwood紫檀數據中國電商監測數據顯示,「雙標門」事件發酵的2022年10月,海天味業在主要電商平台的銷售額同比減少32%;而以「零添加」為標籤的千禾味業當月線上銷售額同比大增226%;同期,李錦記和中炬高新旗下的廚邦醬油產品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5%和46%。

這樣的行情延續到了今年。

比如,今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營收23.31億元,同比增長50%;歸屬凈利潤3.87億元,同比增長106.6%;毛利率37.80%略高于海天味業的34.54%;凈利率16.60%,不及海天味業的21.73%。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受房地產業務及內鬥風波等因素影響的中炬高新,前三季度營收整體下滑,但旗下的美味鮮公司實現營收37.90億元,同比增長4.21%;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24.06%。

03

轉型陣痛:「只要活著,就逃不過海天醬油」的神話變了。

海天味業B端銷售的優勢早已聞名業內。

媒體也曾多次報道其贊助新東方等烹飪學校,從小抓住未來廚師們的口味和使用習慣。且產品豐富,其官網介紹涵蓋醬油、蚝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火鍋底料等十幾大系列百餘品種800多規格。

海天味業的產品大量銷往餐館、食堂及預製菜工廠等。因此市場上有「只要活著,就逃不過海天醬油」的說法。

但疫情三年,零售渠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社區團購興起、直播等網上購物方式盛行。作為「醬油一哥」的海天味業也受到了衝擊。

據中報披露,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分渠道來看:

線下渠道收入116.18億元,占主營業務營收的比例高達96.2%,同期下滑4.39%;

線上渠道收入4.69億元,營收占比僅為3.88%,同比減少12.54%。

海天味業也在財報中承認:「外部銷售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碎片化的需求,對公司過往積累的優勢是一個挑戰」,並稱會「加快在產品、渠道、終端建設等全面變革」。

此外,多元化策略還未見明顯成效。

上半年,其醬油營收67.98億元,營收占比達56.24%,同比減少9.28%;調味醬和耗油分別同比下滑5.96%、0.53%。

而其他產品雖然同比增速達12.19%,但營收占比僅為14.52%,還難以撐起第二增長曲線。

目前來看,海天味業也意識到了市場的變化和自身的問題,除了渠道變革外,還在發力品種, 口味、規格等細分賽道。

04

9個月,近7.7萬散戶進場抄底。

有意思的是,去年「雙標門」及業績下滑,輿論和投資者罵得不少,抄底的人也不少。

截至三季報末,海天味業的普通股股東總數達233,535戶,相比2022年底的156,565戶,有近7.7萬散戶進場抄底。

哪怕是今年上半年其出現了上市以來最差中報,營收、凈利潤雙降的情況,第三季度就有近3.6萬散戶抄底。

這也不難理解。海天味業除了是龍頭企業,也曾創造了上市8年股價漲12倍的神話,2021年高點其市值近7000億元。還曾因市值趕超萬科、中石化等,估值水平超伊利股份、貴州茅台等知名公司而上熱搜。

而對於「雙標門」,也有投資者將其與曾經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及白酒行業的「塑化劑」事件進行對比,認為總會挺過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等機構卻沒有這麼樂觀,「跑了」不少。

2022年6月底,海天味業基金持倉475家,機構持倉一共479家;今年6月底,基金持倉降至277家,機構持倉一共280家。

10月17日,海天味業的董事長龐康坐不住了,發公告提議回購公司股份。

本次回購資金總額在5億元—8億元,實際影響不大,主要還是象徵意義,表達對公司未來的信心吧。

總的來看,海天味業目前面臨的壓力不小:

一方面是「雙標門」的影響短期難消除,而同行恰好抓住時機搶占市場;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偏好變化、零售渠道巨變,公司面臨改革陣痛,且通常都會持續不短的時間。

加之當前資本市場大環境比較「涼爽」,對於抄底的散戶們而言,除了勇氣、相信自己的眼光外,也考驗著他們堅持的耐心。

本文未註明數據均來自於海天味業、千禾味業、中炬高新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a71f5e624f4894006c3061c3804ed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