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的三月份起,豬肉的價格一路上漲,曾經最普遍的肉類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很多人表示連豬肉都吃不起了。此時不少農民朋友感概萬千,因為今年的蔬菜價格跟豬肉完全相反,收購價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已經跌了一半多,原來一兩塊一斤的菜如今只要兩三毛,一車菜下來都不一定買得起一斤豬肉,估計連年都不好過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降價了,有些菜也比往年有所增漲,其中有種菜比豬肉的價格還要高,確實讓人意外,它就是抱子甘藍。說起甘藍大家並不陌生,它是生活中常見的菜,但對於抱子甘藍就很陌生了,其實它也甘藍的一個品種,只是比較特殊,主要產於地中海沿岸,只是個頭比普通的甘藍要小很多,能吃的人一頓吃五個都沒問題。不過它的營養跟普通甘藍差不多,只是味道要好很多,而我國的產量又不高,所以在價格上比較高。
幾年前抱子甘藍才剛剛引起國內,從歐美國家引進的,這樣的稀有蔬菜自然會在價格上高出很多,是普通甘藍的10倍,收購的價格一斤就達到了11元,而大家買到的話得25元一斤。由於口感上很不錯,所以喜歡吃它的人也逐漸增多,但市場上的數量並不多,所以近幾年來抱子甘藍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市場上價格都達到了45元一斤,所以比現在的豬肉價格還要高。
雖然抱子甘藍的價格很讓人心動,但它在我國的市場行情並不是很好,很多人並不願意買,這麼高昂的價格拿來炒菜確實有點浪費了,不過國外的市場很大,他們主要用於做西餐,而我們國家根本沒有多少人吃西餐,所以就算是種了也賣不出去,根本沒有收購商願意收。知道的人不多,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去購買,普通的家庭根本買不起這種菜,所以種植的人就更少了。我國的抱子甘藍主要是用來出口到歐美國家,普通的農民哪有這樣的渠道,所以種了也賣不出去,也沒人願意種。
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種植抱子甘藍的人比較少,吃過它的人也不多,其主要原因還是在種植技術上不到位,如果我們國家也可以大量的種植,它的價格也不會這麼高,大家也可以吃到味道獨特的甘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