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老山唯一被開除的女兵,20年後,她用玫瑰鋪滿麻栗坡烈士陵園

2024-01-16     華俊竹

原標題:84年老山唯一被開除的女兵,20年後,她用玫瑰鋪滿麻栗坡烈士陵園

1984年,年僅18歲的衛生員謝楠已經在老山前線奔波數月。她見證了硝煙戰火下的錚錚鐵骨,也在炮火過後為渾身浴血痛苦哀嚎的戰士們心疼不已。

然而,她卻在不久後被從軍隊中開除,成為老山唯一被開除的女兵。

20年後的一次清明節,謝楠用900多枝玫瑰,鋪滿了整個麻栗坡烈士陵園。

從此,她再也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

謝楠因為什麼被開除?又為什麼選擇留下?

揮之不去的夢魘

2003年以前,在旁人眼中,謝楠是一個很成功的女性。她當過兵,參加過老山戰役,在前線戰鬥了四個多月。

雖然她因為一個舉動而被開除,提前離開了部隊。但是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她重新拿起書本,參加高考,考上心儀的大學。

1987年,謝楠如願以償,畢業後又留在了北京打拚,在一家商務公司工作。

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她的事業、家庭都很好,是周圍人羨慕的對象。

殊不知,她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2003年初的午夜時分,她常常在噩夢中驚醒。

在夢裡,謝楠聽見有人叫自己「楠姐」,說自己「很餓很冷」。她看不清對方的長相,因為那人腦袋上全是血,渾身都是濕的。

緊接著,她被嚇醒。

她知道夢中的人,就是戰友兼老鄉趙勇。那個因為自己沒借給他五塊錢,帶著遺憾而壯烈犧牲的年輕戰士。

19年前,謝楠是老山前線的一名衛生員,偶然認識了同鄉趙勇。他是一名軍工,負責往前線送彈藥等物資,以及將傷病員送去救治。

工作上有接觸,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關係不錯。

趙勇找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借錢,表示自己想買一個收音機,可還差十五塊錢。戰友們都沒有錢,唯獨她有。

謝楠身上不多不少,恰好有十五塊。考慮到自己平時可能需要花錢,她只借了十塊給趙勇。

由於錢不夠,趙勇沒能買到收音機。

沒過多久,她就被戰友告知趙勇犧牲了。她非常後悔和內疚,為什麼當時沒有把錢全借給趙勇,讓他帶著遺憾離世。

老山,承載了她太多太多不願回想起的過去。當年離開老山後,她發誓這輩子也不要再踏足這片土地。

但最近這揮之不去的夢魘,漸漸使得她認為必須去雲南一趟看看趙勇,否則心難安。

2003年1月26日晚上,謝楠獨自一人來到麻栗坡烈士陵園。

平日裡很膽小的一位女性,此刻卻絲毫不害怕陵園中的957座墳墓。

沒有燈,她只能藉助打火機微弱的火光,一座一座地尋找趙勇墓。

不知道找了多久,她終於找到了,懷著極度悲傷和自責的心情,先是為其獻上了一個小花圈,然後拿出酒倒在趙勇以及周圍烈士的墓碑前,並且燒了五塊錢,以此祭拜昔日的戰友。

謝楠本以為看望趙勇後,可以回歸到之前的生活。她不知道此行,將改變自己的命運。

「玫瑰」陵園

1984年女兵謝楠因為一個行為被軍隊開除,近20年再未踏上曾經奮戰過的老山。直到一次契機才喚醒她過往記憶,發現自己從未遺忘過那段刻骨銘心的硝煙歲月。

於是,她用鋪滿了整個陵園。

2004年清明節前夕,麻栗坡烈士陵園中,一位中年女子正在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玫瑰,一枝枝插在烈士墳墓的土堆上。

陵園中總共安葬著957位烈士,她一個也沒落下。玫瑰與烈士陵園,組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位女性,正是謝楠。

此時,她已經辭去了北京大公司的工作,離開了奮鬥10多年的北京,舉家遷往雲南。

自2003年初到烈士陵園祭拜趙勇後,她無法在北京繼續待下去了,忘不掉那些戰友。

所以,她作出了讓親友不解的舉動——放棄一切,到雲南生活。

恰逢清明節,謝楠提前來看看戰友們,並為他們送上玫瑰。

可能有人會說祭拜逝去的人,不應該用菊花嗎?其實,她用玫瑰鋪滿整個烈士陵園,是特意這麼做的。

犧牲的戰士們絕大部分年紀不大,只有十七八歲,正好是花一樣的年齡。她想把漂亮的玫瑰花獻給他們,從而把它的美獻給每一位烈士。

買花的幾千塊錢,不是謝楠做生意賺的,而是通過寫悼念、回憶戰友們的詩歌與文章,拿到的稿費。

在她看來,這筆錢沒有沾染銅臭味,特別乾淨,才能配得上他們。

不管是一個人從北京趕往麻栗坡,在黑夜中苦苦尋找戰友的墓碑,還是為了那些戰友搬家到雲南,在清明節前為900多位烈士送上一枝玫瑰,無不在說明她的重情重義。

而這,也是導致當年她犯下錯的原因。

1984年夏天,謝楠來到老山已經四個月了。一開始看到戰友的傷患處時,她有些害怕。

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和一名戰士,不允許她有懼意,否則怎麼救治、照顧傷員?

她逼著自己快速成長,以幫助更多的戰友。

年輕漂亮、有耐心的她,與大家打成一片,精心照料著每一位戰士,對他們幾乎是在能力範圍內有求必應。

謝楠比戰士們稍稍年長一些,因此大家親切地叫她「楠姐」或「護士姐姐」。

過程中,她經歷了很多很多難忘的事情,感觸頗多。

戰爭是殘酷的,5月中旬我軍收復了者陰山、老山等地方,越軍不死心,於7月中旬集中兵力對老山瘋狂發起進攻。

隨著戰事需要,她被調往前線,真正上了戰場。她想如果不幸被越軍俘虜,那麼就自殺,不會苟且偷生。

她做好了犧牲準備,沒想到卻以那樣的方式下了戰場。

獲知又一名戰友壯烈犧牲了,謝楠無比悲痛。出於戰友情,她決定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園送戰友最後一程。

戰場上,部隊對人員進出有嚴格規定,可她顧不上向上級彙報,擅自前往烈士陵園。

她找了很久,沒看到戰友的墓碑,選擇鳴槍為戰友送行。

同樣,部隊對鳴槍也有規定。因為槍聲很可能被敵人發現,導致我方暴露。

謝楠的舉動非常危險,因此遭到處罰。

上級本來已經將她的戰功、入黨資格報告給組織,發生這事兒後全部取消。

最重要的是,她被開除了,不得不提前離開部隊。

傳承

18歲女兵謝楠因祭奠戰友,違背組織規定鳴槍,受到了嚴懲,下定決心不會再來老山。

但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讓她和老山、麻栗坡有了一輩子也解不開的羈絆。時隔19年後,她還是回到了這裡。

離開部隊時,謝楠很憤怒,同時心有不甘。

當兵是她從小的夢想,好不容易實現了,卻這樣短暫。

謝楠出生在貴州六盤水,父親是一名老兵。受父親影響,她從小獨立、堅毅,渴望參軍。高中畢業那年,她沒有參加高考,選擇報名參軍,成了一名衛生員。

不久,部隊奉命前去打擊不斷侵犯我國邊境的越軍,她主動申請去前線。

離開前,謝楠給父母寫了一封信,找了個藉口說可能自己不方便收寄信件,讓他們不要擔心。

父親何其聰明,知道她要去打仗了,立即帶著妻子趕往部隊。

她以為父母是來阻攔自己去前線,實際上他們是來送行的。

她和戰友年紀小,沒經歷過這些,難免落淚。此時,父親大聲呵斥道:

「你是我的女兒,你就笑著給我上戰場!不要哭了!」

父親此舉,不過是為了謝楠能沒有後顧之憂的上戰場。作為曾經的親歷者,他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情緒,但不能因此影響軍心,必須振作,才能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保家衛國。

隨後,他對眾人說代表其父母,送送他們,等他們凱旋歸來。

父親的教育,對謝楠影響很大。所以聽聞越南在邊境作亂,她勇敢地申請隨部去雲南。

身為戰場上為數不多的女兵,她沒有半分嬌氣。哪怕每天要面對殘忍的生離死別,她也沒有退縮。

父親的愛國、不怕犧牲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傳承。

雖然早早離開部隊,可10多年後她繼續為老兵做力所能及的事。

謝楠在當地開了一家茶社,名為「老兵之家」。每當有老兵要去麻栗坡烈士陵園,她都會陪同去祭奠戰友。

另外,自意外知曉很多烈士家屬生活困難,她想方設法將情況彙報給有關部門,改善他們的生活。

她時常探望那些烈士家庭,似乎要替戰友照顧好其父母,讓他們可以安息。

餘生,她與麻栗坡割捨不了了。

無論是因為保家衛國而壯烈犧牲的軍人,還是重情重義的謝楠,他們都值得世人欽佩和尊敬,向他們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7804d6712db1b9e6ec3b8a6077411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