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恩·戴奇於工作室
吉恩·戴奇近期的離世讓人們重新找回了童年記憶,而你真的看過他執導的《貓和老鼠》嗎?他的成就其實不僅於此,在其獲得奧斯卡獎的作品中,他獨特的風格推動著現代動畫的進步。
4月16日,美國動畫師、動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Gene Deitch)不幸於捷克逝世,享年95歲。他曾執導《貓和老鼠》、《大力水手》,動畫電影《霍比特人》等佳作。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The Tom and Jerry Cartoon Kit」
戴奇早在1960年就憑藉作品《馬羅》(Munro)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除此之外,他還因《這是努尼克》(Here's Nudnik)和《西德尼家族樹》(Sidney's Family Tree)等作品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Tall in the Trap」
雖坊間流傳戴奇為《貓和老鼠》之父,但事實並非如此。《貓和老鼠》根據時間發展主要分為三個時期,分別為1940-1958年由約翰·漢納(Jonh Hannah)與約瑟夫·巴貝拉(Joseph Barbera)製作的114集,也是最經典的《貓和老鼠》;其次是1963-1967年由查克·瓊斯(Chuck Jones)製作的34集,同樣廣為流傳。而在這兩個時期之間,1961-1962年由戴奇製作的13集《貓和老鼠》並未正式引進中國。
吉恩·戴奇執導《貓和老鼠》之「Mouse intoSpace」
這一時期,《貓和老鼠》由於經費的大力削減,成品的畫風簡陋再配上詭異的電子樂,甚至有種恐怖片的感覺。在劇情安排上,湯姆和傑瑞從一對歡喜冤家變得針鋒相對,還加入了人類的因素打破了貓鼠平衡。例如,湯姆的主人由溫柔的黑人太太變為殘暴的白人男性,世界各地的人類都對湯姆進行慘無人道地虐待。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Out Down and Going」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High Steaks」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Dicky Moe」
其實,戴奇在製作之前就認為「《貓和老鼠》中充滿了不必要的暴力,但兩個角色給對方造成的令人髮指的痛苦確實讓我笑出聲來」。所以其作品中雖不乏笑點,但由於劇情暗黑,實則並不適合兒童觀看,甚至被稱為《貓和老鼠》的至暗時刻。因此網友懷念的童年經典並非戴奇的作品。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Its Greek to Me-Ow」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Buddies Thicker Than Water」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High Steaks」
吉恩·戴奇獨樹一幟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風格雖飽受爭議,但當我們仔細觀察畫面後會發現,動畫背景由幾何形狀、硬朗的線條和大塊純色構成,這正是戴奇UPA風格的顯著特徵。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Tall in Trap」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Buddies Thicker Than Water」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German Get It!」
吉恩·戴奇執導的《貓和老鼠》之「Calypso Cat」
《貓和老鼠》畫風改變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他曾是UPA(美國聯合製作公司)的一員。在動畫發展史中,UPA將扁平化的現代藝術理念融入了動畫創作。我們在戴奇的作品《馬羅》(Munro)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其動畫中立體主義的形式與這位大師對動畫這一媒介的掌控。
吉恩·戴奇《馬羅》,1961年
這部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四歲小孩馬羅被徵兵入伍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反戰的聲音,該短片便間接地反映出戰爭的殘酷。
吉恩·戴奇人物設計
這部動畫可謂意義重大,它是第一次獲得該獎項的非美國本土動畫。此前,這份榮譽基本由迪士尼包攬,同時也打開了東歐動畫在美國的知名度。而《貓和老鼠》與《大力水手》其實是戴奇在這期間製作的外包項目。
吉恩·戴奇《西德尼家族樹》,1958年
你可能形象不到奧斯卡是他事業中的常客,其另一部奧斯卡提名短片《西德尼家族樹》(Sideny's Family Tree)講述了一頭44歲的大象為自己尋找母親的故事。
吉恩·戴奇設計作品
這部早期動畫短片十分直觀地展現著戴奇抽象、平面的現代動畫風格:他的畫面非常概括,具有明顯的裝飾性和幾何特徵;在造型方面,外部輪廓使用粗線,內部細節使用細線;而在製作上,與傳統的迪士尼相比,他顛覆了寫實性的運動,對動作進行省略與抽象。
吉恩·戴奇《Tom Terrific》
當時,以迪士尼為首的大部分動畫都專注於寫實的視覺效果,而戴奇所屬的UPA非寫實、平面化的形象對現代動畫的影響極其深遠,如動畫《飛天小女警》、卡通沙龍公司推出的電影《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等作品都是極具UPA風格的現代動畫。
電影《海洋之歌》
電影《凱爾經的秘密》
UPA在今天的動畫界是一種十分流行的風格。它在畫面的設計上放棄了各種修飾,用乾淨簡單的形體傳達故事信息,減少了觀眾認知上的障礙,更深入地表現社會問題,也更高效地傳達了作者觀點。
吉恩·戴奇執導《貓和老鼠》,片頭
在這個節奏愈發變快的時代,戴奇將扁平化與極簡的設計理念加入動畫創作,使這一行業的發展更加多元化。而他飽受爭議的《貓和老鼠》也刺激著人們對動畫藝術的多角度思考。
2020年網絡藝術類高考模擬卷(二)
那些富可敵國的收藏家
喜歡看同人文?藝術圈的「同人文」你了解嗎?
編輯、文魏薈珈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74Vv3EBnkjnB-0zqV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