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
11 月 29 日,2023《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未來健康創業大賽總決賽暨未來健康論壇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成功舉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在活動現場發表了精彩演講。
「要預防疾病的發生,就要在分子層面上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在分子層面進行診斷和治療,還要在分子水平上做預防。」
以下為譚蔚泓院士完整版演講內容,經少量編輯、修改後發出。
各位朋友、主辦方,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這次活動,我是譚蔚泓,來自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大家可能對這個研究所不太熟悉,我待會進行介紹。今天主要講三點:
首先,為什麼總是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邀請過來。三年前我的一個學生韓達——現在在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做研究員,是科研處的處長,也是國家傑青,他有幸被評為「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我覺得非常高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展這樣的活動對年輕人是巨大的鼓舞。從此以後,他們也經常邀請我,我覺得有責任來一起幫助這個活動,中國的未來在於年輕人,科技的未來更在於年輕人,所以這是常來的第一點原因。
第二,我特別贊成科技推動社會發展(這個觀點)。科技創新是中國必需的,尤其是在健康領域。大家回憶一下,醫療領域(的發展)都與現代科技緊密相關,500 年前達文西解剖了人體,知道人體由不同的器官組成,現在我們知道器官由細胞組成,然後再研究分子科學,我們發現細胞由分子組成。現在推崇分子醫學,分子醫學是在分子層面了解疾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癌症為什麼會產生,是怎麼轉移的,又怎麼被治療的,在分子層面理解疾病的發生原因和發展的機理;過去三年,我們做了大量的新冠核酸檢測,是在分子水平檢測疾病,在分子層面上做診斷;我每年至少去醫院做一次體檢,主要在分子層面查找相關疾病標誌物,進而在分子層面做治療,有很多所謂的靶向藥物,就是在分子層面上做到將藥與相關疾病標誌物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改變疾病的發生、發展,達到治病的效果;第四是在分子層面做預防,我們國家有(相當的)城鎮醫療負擔,而預防醫學卻沒有成為(核心)任務之一。古人告訴我們,聖人治未病而不治已病。(要)預防疾病的發生,就要在分子層面上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在分子層面進行診斷和治療,還要在分子水平上做預防。
未來健康論壇將健康事業與科學前沿緊密結合起來,所以我對未來健康論壇也非常感興趣。就在一周前,我做了一次報告講 AI 助力分子醫學。數字科學不僅可用於醫療的管理,更多還可用於藥物的設計以及對於疾病機制的更為清晰的認知,能夠發現更多我們人腦無法找到的規律,所以 AI 是重要的方向。這是第二點。
第三方面,我們在杭州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是我國最重要的科技力量,在 2019 年 5 月 8 日以前,卻沒有一家研究所是以醫學命名的,整個科學院 107 個研究所,有著數學、化學、物理等各種各樣的科學,唯獨沒有醫學。我們今天生活在什麼時代?我們今天生活在健康中國時代。在健康中國時代,不把醫學和健康作為頭等大事的話,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的科技戰略力量,不把醫學作為重要方向來做的話就是對不起人民。於是,2019 年 5 月 8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一起做了決定,在浙江杭州建立中國科學院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名字有一些改動,但現在正式的名字是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
該研究所與今天主題緊密相關,基本思想是做基礎科學驅動的醫學研究,通過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和 AI、數字科學,一起推動對醫學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在醫學領域做原創性的、屬於中國人的研究。醫學所建立四年多,已經被中央編辦批准為中央直屬研究機構,也是杭州唯一一家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機構,是浙江為數不多的中央級研究機構,這也是科學院與浙江省非常好的合作。研究所發展到今天,在分子醫學、診療基礎和臨床應用、智慧治療、醫療器械與生物材料四個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推動。
醫學所坐落在杭州比較欠發達的地區——錢塘。錢塘可以說是杭州最重要的地方,但杭州的精氣神都在西邊,與西湖緊密相關。將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活動也可以去錢塘區舉辦,吸引整個杭州市來擁抱這一平台。在這裡,我要感謝浙江省杭州市對研究所的支持和幫助,也感謝《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做活動時總是想到醫學所。
在此預祝本次大會成功舉辦,祝賀所有今天即將獲獎的各位年輕朋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