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不長,牙齒先知?60歲後,牙齒剩多少算正常?告訴你答案

2024-06-01     39健康網

老劉從年輕時就不太注重牙齒健康,特別喜歡吃甜食,又不太愛刷牙,對於牙醫更是有多遠躲多遠。

到60歲時,已經陸陸續續掉了好幾顆牙,他也沒太當回事,想著人老了掉牙也是正常的。

然而,這天他看到篇研究說:壽命長短與牙齒多少有關,這可把他個嚇壞了,這幾天都茶飯不思,悶悶不樂。麼真相是怎樣的呢?

一、研究:中年時牙齒不好,患癌風險或增加

2022年,福建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英國癌症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證實了口腔癌與胰腺癌發生風險之間存在關係。

研究人員對589萬人進行了中位7.2年的隨訪,結果發現年齡小於50歲的人,輕度牙齒炎症患者得胰腺癌的風險要高出35%,牙周炎患者則會讓風險高出56%。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醫師王毅萱表示,多項研究證實牙齦出血、牙齦腫痛以及牙齦鬆動等不健康的口腔狀態與癌症有密切關係,包括食管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以及肺癌,口腔健康十分重要!

那為什麼牙周炎會和癌症有關呢?這是因為牙周炎會破壞口腔上皮的完整性,進而讓病菌以及慢性炎症相關的炎症介質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導致身體出現系統性炎症反應。

慢性炎症的長期存在會導致身體患癌症的風險顯著增加!當體內存在炎症時,身體會對其進行「修補」,而慢性炎症存在時會讓相關部位處於修修補補卻無法痊癒的狀態。

細胞在修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DNA複製錯誤,這樣一來細胞就會突破衰老限制形成癌細胞。一旦有部分癌細胞發生了免疫逃逸,就有極大的可能性會演變成癌。

二、牙齒「動一發牽全身」,4個地方或遭殃

除了可能與癌症發生相關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牙周科主任醫師李曉軍表示,牙周炎在臨床上被稱之為「不死的癌症」,不僅會影響到正常的咀嚼、面容,還會影響全身健康。

1.心血管

牙周患者每一立方毫米的牙菌斑內就可能有一億多個致病菌,這些病菌會通過口腔內的傷口進入到血管內,其會在血管內產生膠狀蛋白質,黏在血管上導致動脈硬化加重,讓血管堵塞。

另外,這些病菌還可能在某種情況下誘發菌血症,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

2.胃受累

牙齒是咀嚼食物的工具,而牙齒健康堪憂的人吃東西往往是囫圇吞棗就咽下去,這樣一來會導致胃部負擔加重,時間長了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炎等發生。

3.骨遭罪

牙齒好壞也和骨骼健康之間存在一定關係,一些人在30~40歲時就有不同程度的牙齒脫落,這多半是骨骼健康異常發出的信號。

當體內礦物質沉積時,會讓牙齒內的鈣磷質量變差,很多人在骨質疏鬆前期也會出現牙齒脫落症狀,日常一旦發現牙齒有異常的鬆動、脫落,要及時去檢查骨骼是否有問題。

4.腦受傷

有研究發現,誘發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會增加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且會加快該病的進展。

三、齒齡=壽齡?60歲後牙齒剩多少顆才健康?

口腔健康的標準是沒有炎症、牙齦出血、異味以及腫痛等症狀,世衛組織公布的口腔健康硬指標為「8020」,即80歲的老人口腔內至少應有20顆可以正常咀嚼的功能牙,這樣一看的話,那60歲也要保持20顆才算健康。

這是因為牙齒多少與健康,甚至壽命的關係密不可分。丹麥的一項研究指出,70歲以上的老人,口腔中功能牙的數量與壽命長短成正相關關係。

具體來說,要是功能牙數量大於20顆,7年的死亡風險為22%;功能牙數量為10~19顆,7年死亡風險為5%;功能牙數量為1~9顆,7年死亡風險為50%;功能牙一顆都沒的話,7年死亡風險會高達70%。

目前來看,我國群眾的口腔健康情況非常不樂觀,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80歲以上的人群擁有20顆功能牙的不足35%。

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博士柏景坪表示,約有90%的牙齒脫落是由牙周炎導致。牙周炎是發生在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炎症會導致牙齒根部的組織逐漸萎縮,進而讓牙齒鬆動、脫落。

對於老年朋友來說,日常要是發生牙痛,千萬不要忍,這是多半是有炎症了,早看早治療早好。

要是有牙齒脫落,也要記得及時補牙,因為口腔是一個整體,一顆牙齒脫落了就會破壞整體性,相鄰的牙齒失去支撐,久而久之就會一顆顆脫落,最後整口牙都沒了,得不償失。

參考資料:

[1]《牙不好的人注意:人到中年牙不好,患癌風險升高!》.健康時報 2022-12-08

[2]《一顆牙差點要了他的命!牙不好這6種病主動找上門!》.健康時報 2024-05-25

[3]《老了為啥會掉牙?罪魁禍首竟是它!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健康時報 2019-01-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5d03bf8122398b52c89c09ea8c785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