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吐舌照:萌萌噠的背後卻是個悲傷故事

2023-06-19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愛因斯坦吐舌照:萌萌噠的背後卻是個悲傷故事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整個世界,六十多億人口,然而能夠被稱之為天才的,不超過千萬分之一,而愛因斯坦,則是所有人公認得天才。

無論是從電視中還是書籍報刊之中,科學家留給我們的印象大多都是嚴肅的,不苟言笑的,然而在愛因斯坦留存於世的照片中,傳播最廣的竟然是一張萌萌噠的吐舌照。

而正是這張萌萌噠的吐舌照竟然成為了愛因斯坦出現在不同地方使用最廣泛的照片,而這又是因為什麼呢?他是天才,也是名人,他一出現就會萬人擁簇,然而天才註定是孤獨的,我們眼中偉大的科學家,其實內心真正的想法,從未展示人前,他是天才,更是一個孤獨的開拓者。

偉大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除牛頓伽利略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關於他的其他傳聞,則是始終圍繞著天才和瘋子而論,似乎每一個偉大的人物一生註定不會平坦,總要經受一些非議,最終才能達到內心的強大與和平。

從小到大,每個人似乎在自己的學校里都曾經走過這樣一條走廊,牆壁上掛著一個又一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人物。他們有的穿著燕尾服,有的戴著眼鏡,有的頭髮卷卷的,有的還在頑皮的吐著舌頭。

這些人,是所有學校在育人子弟之初,所希望他們最終能夠成為的人,這些人,他們代表了科學的天花板,他們是推動歷史的偉人,而在這些人中,那個與眾不同吐著舌頭的卷頭髮男人,他就是愛因斯坦。

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核能的基礎理論,愛因斯坦一生的成就幾乎是一個時代的全部總結,有人稱,他是千百年難得一出的天才。天才嗎,是的,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更是一位哲學家,一位人生的智者。

吐舌照背後的悲傷故事

很多人看到這張愛因斯坦的吐舌照,總是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是他還擁有童心的表現,然而事實卻是,這張萌萌噠的愛因斯坦吐舌照,背後埋藏的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真相已經隨著時間變得模糊不清,就連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也擁有了不同的版本,只是,無論哪一個版本中,這張照片記錄的都是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心酸和苦楚。

其中第一個版本是說,這張照片拍攝於1951年3月14日,這是愛因斯坦的72歲生日。

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和所有敬愛他的人一起度過了這個不一樣的一天,現在的我們已經無法得知,他是真心想要和眾人一起度過這一天,還是只是迫於各方面的原因才選擇了個公眾一起度過他的72歲生日。

聚會結束之後,按照原本的計劃,愛因斯坦應當坐車離去,然而就在普林斯頓大學的門口,他的汽車被蜂擁而上的記者圍繞的水泄不通。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已經72歲高齡的愛因斯坦已經無暇應付記者的訪問,但是面前如潮水一般的記者還是不停的推搡著,甚至不斷的在喊「笑一個,笑一個」,愛因斯坦迫於無奈,最終吐了一下舌頭,這才有了這張流傳後世的吐舌照。

只是這張照片背後埋藏的是愛因斯坦的疲憊與睏倦,以及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不得不面對的繁瑣雞毛。

而另外一個版本更加令人悲傷,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因為癌症不治而去世的,而另一個版本中吐舌照就拍攝於他從醫院得知自己已經身患絕症的那一天。

儘管剛剛才被醫生通知了最壞的結果,但是下一秒,面對記者的圍追堵截,他依然坦然地對面前的記者調皮的吐了吐舌頭,或許,就連當時的記者都未曾想到,這個還有精力和他們開玩笑的老人,就在前一秒,被判了死刑。

後來,有人說,愛因斯坦之所以在那樣一個時刻吐了一下舌頭,是因為他人生的厚度早已經超越我們的想像,即使面對死亡,這位天才也從不畏懼。

他留給人類的已經太多,他的坦然是源於他處世的智慧,就像我們都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它是一切的源頭,而區區死亡,或許是每一位哲學家在學習哲學時就曾經考慮過的問題,人生的長度和寬度共同決定了生命的意義,而愛因斯坦的人生卻決定了一個時代的意義。

天才和普通人

愛因斯坦之於這個世界的意義至今還未曾有人能夠一語道盡,只是這位我們公認的偉大的人,他的一生究竟有沒有因為自己的偉大而洋洋自得過,我們並不知曉。

但是這張留存於世的「吐舌照」從另一個方面告訴了我們關於愛因斯坦,那些還未有人知的過往,他是一個偉大的人,就是一個有光環的人。

光環帶給他的是無盡的掌聲和榮耀,或許還有那些無法對人言的壓力和無奈,就像吐舌照背後的故事裡,無論哪個版本,我們都知道,那張萌萌噠的照片並不是愛因斯坦喜悅的笑容,是無奈,是妥協,是疲憊,是絕望之後的坦然。

無論是這些情緒中的哪一種,其實都是一件讓我們覺得悲傷的事情。普通人羨慕天才的榮耀和掌聲,天才羨慕普通人的平凡和溫暖,人生這場旅程,好像走哪個方向都會有遺憾。

只是,如果我們能夠在羨慕的時候看到別人的無奈和妥協,或許生活中的不滿和抱怨就會少很多,畢竟,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可能不能完全隨心所欲,人生這條路,或許就是走過了才知道,只能慢慢學會妥協。

曾幾何時,我們最初的夢想都是想要成為科學家,太空人,只是後來,這樣的夢想太過遙遠,最後只剩下年少時的歆羨。

當年看著學校掛在牆上的愛因斯坦吐舌照,曾經天真的認為那是偉大的科學家在年近古稀之時,依然對擁有如孩童一般的赤子之心,誰曾想到,儘管再複雜的物理公式都能算清,卻也算不准這世事複雜,非人力所能為之。

我們也當問問自己,如今心裡羨慕的他人人生,真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得的嗎,倘若易地而處,你又是否能有那樣的胸襟與坦然。

天才也是普通人,我們應當相信,在一身疲憊之後依然能夠對著鏡頭吐舌頭的只有愛因斯坦,因為欲承其冠,必受其重,這個道理,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如今的我們重新再看那副吐舌照,是否也多了一些難以言說的感慨,這一生太漫長,眼見不一定為實,而只有親身經歷,才知一切都是浮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b4d395d7b50ff633f59ed83daca9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