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瞰深圳 |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深圳發展見證國家前進動力

2020-08-05   深圳衛視

原標題:四十年•瞰深圳 |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深圳發展見證國家前進動力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港兩地合作的領域不斷擴大,合作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合作的層次不斷深化。日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就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主題,接受了深圳衛視的專訪。他表示,深圳的發展體現了國家前進的澎湃動力,兩地合作的前景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

張建宗:深圳發展見證國家前進動力 值得驕傲

在1985年至1988年,張建宗擔任新界北區政務專員,成為香港本地第一位負責上水、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地區的政務專員。這四個地區接近深圳。對於深圳這些年來的變化,張建宗深有體會。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一日千里,是翻天覆地的轉變。當時我上任不久,開始覺得深圳有發展動力。今天的深圳已經是國家的創科重地,也是國家改革開放的亮點、橋頭堡。我們國家發展的動力,以及創新奮進的精神,都可以在深圳淋漓盡致體現。這點是值得驕傲的,也是值得香港借鑑的。

張建宗:港深是一家人的感覺

張建宗說,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的發展歷程,也是一部深港兩地深化發展的生動篇章。近年來,深港兩地在基礎設施、口岸、醫療衛生、高等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兩座城市已經不是「鄰居」的關係,是一家人。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40年來,香港的定位是與深圳優勢互補,這點其實很清楚。多年來,深港已經不知不覺地融合在一起。這一切並非刻意,而是已經在發生。兩個城市已經不是「鄰居」城市這麼簡單,而是關係密切的一家人的感覺。

張建宗:港深合作前景「波瀾壯闊」

進入新時代,深港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對於深港雙方新時期合作的重大平台——前海和落馬洲河套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都有明確的定位和部署。張建宗認為,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開發建設,將成為兩地合作的又一個突破點。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河套地區80多公頃的港深創新科技園,現在土地平整等工作如火如荼。等到2021年弄好土地之後就可以建設上蓋建築。我認為那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到時騰飛的時候到了,因為有了新基地、新中心,到時候雙方的科技要素就可以有機結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發揮香港和深圳的極點帶動作用。張建宗認為,香港和深圳可以繼續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繁榮的方針,找出互補性強的地方,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達到共贏的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國際開放優勢,也有科研實力。而深圳在創科方面的實力很厲害,成果轉化是相當高效的。香港沒有基本生產的基礎,成本也不划算。所以深港優勢互補,像齒輪一樣凹凸互補,大家彼此可以合作無間。這個就是我們將來發展方向的定位。大灣區內,香港和深圳可以作為創科國際中心,就是中國的「矽谷」。前景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

來源:深圳衛視深視新聞(記者:秦玥 楊振華 李文濤 趙暢)

編審 | 張丹 主編 | 錢岩 責編 | 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