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老牌景區,明明是江南最大園林,卻叫瘦西湖,與杭州西湖齊名

2023-09-21     一路南風

原標題:揚州老牌景區,明明是江南最大園林,卻叫瘦西湖,與杭州西湖齊名

游杭州,必游西湖。

游揚州,必游瘦西湖。

瘦西湖無論顏值,還是知名度都與杭州西湖不相上下,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篇、墨寶多不勝數。

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多美的歌詞,多美的意境啊。

瘦西湖因為水域狹窄而稱「瘦」,說是湖,其實更像幾條縱橫交錯的河道組成的水陸勝景,景區內林木疊翠,水聲漿影,古橋、古建築、古樹、古石眾多,相當於園林大觀園。

園中有園,別有洞天是我們遊覽瘦西湖時最直觀的感覺,反正轉角處總有驚喜,配上古代詩人的詩句,再加上一點點想像,意境就更美了。

瘦西湖有徐園、靜香書屋等多個園林和庭院,如果把整個瘦西湖當成一個園林的話,這裡就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古典園林。

從西門進入瘦西湖風景區,穿過熙春台,最先看到的是著名的二十四橋。

但見岸邊垂柳依依,一條拱橋橫架於碧波之上,不時有遊船從橋洞下穿過,畫面非常靈動。

比起瘦西湖的地標-五亭橋,二十四橋成名更早,它的首席代言人當屬杜牧。

早在唐代,杜牧就寫下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的魅力,在於出眾的顏值,古代詩人的作品則拓寬了我們這些遊客的想像空間。

二十四橋旁邊的熙春台黑柱綠瓦,在中國古典建築中比較少見,因為有了水的點綴,幾座建築就像飄浮在水面上的神仙台。

據說這裡是清代鹽商為給皇帝祝壽而專門建造的。

當時的揚州鹽商非常富有,在建造熙春台時不惜重金,細節處精益求精。

沿著湖邊行走,或者乘船遊覽,遠遠就看到一座白塔,和湖景、園景交相輝映。

這座白塔是清代乾隆年間仿北京北海的白塔建造的,揚州當地還流傳著「一夜造白塔」的傳說。

這座白塔的出現,使瘦西湖的風景更加豐富。

瘦西湖由隋唐大運河水系及多個朝代的城壕連綴而成,水源來自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大運河」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

繼續向前遊覽,很快就看到旅遊明信片和風光宣傳片常見的封面-五亭橋。

五亭橋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擁有五個亭子的橋樑,是「中國十大名橋」之一,還有「中國最美橋樑」之稱,從任何角度欣賞都特別詩情畫意。

五亭橋是清代揚州鹽商為奉迎乾隆皇帝專門建造的,設計時模仿了北京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

繼續往東邊走就可以看到小金山。

說是山,其實是一座島,島上的院落大氣典雅,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又多了幾分硬朗。

這些氣質和揚州地處南北交匯之地,江湖氣息濃郁有關。

小金山對面就是徐園,具體位置是長堤春柳的北端。

徐園是一座清代園林, 外有曲水,內有池塘,宛若瘦西湖的屏風,穿過窄窄的園門,視野豁然開朗,好像從序幕進入正片,具有沉浸式遊園的曼妙感覺。

瘦西湖很大,仔細遊覽需要一天,我們遊覽的時候下了一場雨,淅淅瀝瀝持續了將近半小時,景色別有風韻,因為這裡「濃妝淡抹總相宜」。

人生總要去一次瘦西湖吧,就現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b97d2e8bd320e2669ae78d1cf3b15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