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布局最完整的古宮殿式建築群,位於衡山腳下,你去過嗎?

2024-09-17     一路南風

隋代之前,南嶽並不是衡山。隋代開始,位於湖南衡陽的衡山等於南嶽。

南嶽是壽比南山中的「南山」,也是供奉火神祝融的地方。山上還有忠烈祠,數量眾多的寺廟和一些別墅,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和冬季欣賞霧凇奇觀的地方。

到訪衡山的第一站,通常是山下的南嶽大廟。這已經是我第三次探訪這座「南國故宮」了。

南嶽大廟是中國南方地區布局最完整的古宮殿式建築群,其布局之精妙,在南方無出其右。

南嶽大廟占地達到98500平方米,不僅是南方地區宮殿式建築的傑出代表,更承載著古代祭祀南嶽聖帝的莊嚴使命。融合了儒、釋、道三教建築精髓,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南門方向進入南嶽大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細膩精美的奎星閣,其磚木結構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藝。

在南嶽大廟的御碑亭內,有康熙御筆親書的《重修南嶽廟記》,是非常值得打卡的景觀。御碑亭就在正南門和嘉應門之間。

繼續深入,便能見到仿照北京故宮太和殿建造的聖帝殿,此殿是南嶽大廟的主殿和最大的殿宇,殿內的漢白玉游龍浮雕栩栩如生,七十二根大石柱巍然挺立,不僅彰顯了皇家的尊貴氣派,更寓意著衡山七十二峰的雄偉壯觀。殿內供奉的火神祝融,作為人民世代敬仰的神祇,靜靜地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

更令人稱奇的是,南嶽大廟的東側排列著八個道教宮觀,西側則對應著八個佛教寺廟。儘管門派各異,卻實現了香火相通、和諧共處的奇蹟。

在南嶽大廟,保留了和尚與道士輪流值殿的傳統,是中華文化包容與和諧精神的生動體現,在世界範圍內也屬罕見之景。

據說南嶽廟以前建在祝融峰上,為了方便皇家祭祀和民間朝聖,於隋代移至山下。推斷應該就是衡山被封為南嶽的時間。

五嶽風光各異,但比起自然風光,更大的特點在於人文底蘊。因為古代姓「皇」,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至高無上的。先游南嶽廟,再游祝融峰也成為千年傳統。

建議遊覽時間:1小時-2小時。步行遊覽即可。

可和衡山風景區聯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15c5399c7bacf8810f0eb9d10feb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