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文明】那些適合拍照的優秀博物館,文物都鮮活起來了

2022-06-09     Uni旅圖

原標題:【遇見文明】那些適合拍照的優秀博物館,文物都鮮活起來了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藉此機會推薦幾家燈光和展陳效果好的博物館,非常適合拍照。

學會拍博物館對理解文物有很大的幫助,很多細節不藉助設備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自然也就不知道它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好在哪?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記憶力,98%以上的信息在你離開那件文物的時候就已經忘光了。

不信的話請你說出一件給你印象最深的文物,除了名字(其實很多名字都記不住),還能說出多少信息?

我認為優秀的博物館應該具有優秀的可閱讀性。展品、講解、優秀的展陳和布光使得展品的可閱讀性更強,也更易於傳播。

大博物館意味著你需要和人群搶時間,要和展柜上擦不幹凈的指紋和不明液體痕跡搏鬥,擁擠的人群,雜亂的背景,老舊的展櫃和灰暗的燈光鬥智斗勇。

但是今天介紹的這幾個博物館,除了展品以外,能讓我安靜從容地在裡面看一天,拍一天。

故宮前院長單霽翔說過,要讓文物有尊嚴。若只僅僅是展出,我以為還不夠有尊嚴,有好的展陳、布光,能拍出好的效果,有更好的傳播度,讓更多人感受到原來我們的文明如此燦爛輝煌,為自己的國家驕傲,才是文物真正的尊嚴。

湖北省博物館

山西青銅器博物館 太原

山西青銅博物館是山西博物院的分館,和太原博物館共用一塊場地。2019年7月開館,從立項到開館進度神速,並且觀感一點也不含糊,絕對是我見過國內布光最好的博物館,沒有之一。

這兩年山西打擊文物犯罪力度巨大,追繳了大批被盜出土的文物,為了不讓這些文物都躺在庫房裡不見天日,太原接連建立了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博物館)和晉商博物院。

此二館以及去年重新提升展陳後的山西博物院在展櫃的投入以及布光效果上吊打全國所有其他博物館,對,是所有。

一般博物館的展櫃只有兩根燈管,先進一點的有4-8個Led燈,但是山西青銅博物館的獨立展櫃里有22個燈,而且每個燈都有擋光片可以根據展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光線的調整。

這樣的投入價值不菲,但好處顯而易見。文物幾乎得到無死角的展示。無論是觀感,還是拍攝照片的層次,過度,對比,細節都無可挑剔。

僅用展櫃的燈光就使得光線的質感營造出足夠多的層次,當我看著它們,我覺得文物在跟我訴說著它們的故事。

至今在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博物館在展品布光方面能夠和山西青銅博物館掰手腕。

我以為,這才是文物真正的尊嚴。

趙卿銅方壺 春秋晚期

晉公盤 春秋

倗(péng)姬盤 西周

獸面紋方座簋 商代

獸面紋觶(zhì) 商

虎形灶 春秋

獸面紋簋 商代

青銅貘(mò) 春秋

義方彝(yí) 西周 現已調撥晉商博物院

魚雁銅釭(gāng)燈 西漢

趙卿鳥尊 春秋

目雲紋提梁卣(yǒu) 西周

獸面紋盉 西周

龜首觶 西周

晉侯僰(bó)馬壺 西周

六朝博物館 南京

六朝博物館位於南京,需要門票,但確實是國內展陳最用心的博物館之一。江浙地區作為越窯的核心地帶,瓷器一定是重要的展品。

六朝博物館的瓷器選品一看優中選優,在別的博物館可能有修補的都值得占一個獨立展櫃了,但六朝博物館中不但展一排,並且每個狀態都很好。非常難得。

釉下彩重沿蓋罐 三國吳

青瓷虎子

青瓷雞首盤口壺 西晉

青瓷蓮花尊

青瓷伎樂俑堆塑罐 三國吳

鄭州大象陶瓷藝術博物館

國內最棒的非國有博物館之一,展品以陶瓷類展品為主。

藏品非常好,但是沒有常展,兩個展廳一般幾個月換一次不同的題材。前兩年改造了一個展廳的展櫃就花了幾百萬,可見國有博物館大規模換展櫃得花費多少。要珍惜任何一個觀感好的博物館,那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三彩胡騰舞扁壺 唐

俳優俑 漢代 滿天星斗

撫琴俑 東漢

樂舞俑 隋-初唐

舞蹈俑 東漢

黃釉樂舞扁壺 北齊

白陶彩繪樂舞俑 崑崙奴 唐代

褐釉紅陶排簫俑 漢代

觀復博物館上海分館

馬未都是我一直很尊敬的藏家。雖然在收藏圈裡很多眼紅他的人會有很多非議,但這並不影響馬爺多年來為文化普及所做出的貢獻。觀復博物館分為北京,上海兩處(廈門館關閉,深圳館流產)。

其中觀復上海的金器館堪稱魔幻,它運用了大量鏡子和低反射玻璃,一件東西可能出現幾個分身,加上環境燈光,星星點點十分迷人,其實總共也就20來件展品,但是我起碼在裡面待了10來分鐘才搞明白方向。

雖然門票比較貴,但藏品狀態都十分好。重點是,星期一開門。

錘鏨松鹿白眉圖金盤 金代

金鼠 明代 這裡幾個老鼠?

金虎 戰漢時期

金豆 明永樂 這是一個豆還是一排豆呢?

金覆面 遼代

臥羊首金琴軫鑰 西漢

回紋金爵杯 明代

龍鳳紋金飾板 漢代

鏨花纏枝蓮龍紋帶鏈金盒 明代 這是幾個盒子?

雲南省博物館 昆明

作為一省之精華,國內不少博物館的布光是讓人失望的,哪怕是最近才改造的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等文物大省的省博也依舊讓人失望。

但云南省博物館的青銅器館從展品到補光讓人感受到一種故事性。古滇國的銅器本來就是敘事場景,優秀的燈光更加使得上面的人物,動物變得生動鮮活。觀者會情不自禁想要梳理清楚每個人物的心理狀態。

古滇國青銅器一方面受到中原的強烈影響,大量漢地移民帶去了先進的鑄造技術,地處西南本身又方便與中西亞交通,加上本地滇文化,雖然它的青銅時代到來時,中原的青銅時代已經結束了,但絲毫不影響古滇國的青銅器一來精美,二來有著很強的敘事性。

殺人祭鼓銅貯貝器 西漢

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 西漢

牛虎銅案 戰國

貯貝器 西漢

銅房子模型扣飾 西漢

二鹿踐蛇銅斧 西漢

二豹噬豬銅扣飾 西漢

牛頭銅扣飾 西漢

圓形鎏金鑲石猴邊銅扣飾 西漢

保利藝術博物館 北京

保利作為國企龍頭,一直致力於搶救流失海外的文物,基本可以理解為國家不出面的他們出面。所有藏品的收購必須請三組專家背靠背給出鑑定意見,三組專家中只要有一人提出異議,就否決不予收購。

如此嚴格的收購條件,得以保證入藏品甚至都不是一般的精品,。不管是青銅器還是青州佛造像,都是國寶級的精品。

雖然要20塊門票,但毫無疑問是值回票價的,尤其保利作為企業,其博物館的開放時間和一般的企業一致,周一至周六開放,周日閉館。所以每次我都選擇周一出發,到了以後直接去保利,這樣可以不用浪費一天。

保利的藏品除了知名的圓明園獸首以外,主要收藏青銅器、佛像以及瓷器,但瓷器一般不設常展。

我雖然主要研究青銅器,但鍾愛它們的佛像館。從中可以看見從北魏到隋唐這幾百年間古人對佛像的理解是如何變化的。

思維菩薩像 北齊

彩繪佛立像 北齊

漢白玉思維菩薩像 唐代

菩薩立像 北齊至隋

一佛二菩薩背屏 北魏

一佛二菩薩背屏 北魏

這種脖子前傾使得供養人從下往上仰視時得到最好的觀看效果

博物館其實並非想像中的老古董,拒人千里之外,它呈現的是我們前天、昨天的樣子,更通過實實在在的展品打通我們的生活、溝通我們的心靈、激發我們的審美。

你的博物館打卡、拍照計劃可以開始了嗎?

圖文:那個老撕機

版權歸攝影師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c409a8728e27ea147bd576470d7b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