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木子李:
曾經,我也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是,在社會上打拚多年之後,我發現,我開始慢慢學會了對生活妥協。就拿我和老婆的婚姻來說:現如今,我在老婆眼裡,有點一無是處,老婆甚至多次向我提離婚,但是,我並不想讓苦心經營的家給散了。
老婆如是說: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強扭的過不甜。我的反饋是:那就蘸糖吃。
我和老婆自由戀愛並結婚,那時候,或因為我年輕、帥氣,喜歡我的女生還蠻多的,最終選擇和老婆在一起,兩個原因:1)她對我比較上心;2)她家境較為優越。
事實上,我和老婆結婚之後,岳父曾多次鼓勵我:辭掉工作,跟著我做生意。
或許,老婆生活中認識的很多人都是類似她家境的人,也多數都是生意人。所以,伴隨著婚姻的行進,老婆會覺得和我過著撐不著也餓不死的生活有些窩囊,於是,對我開始不耐煩了。
我也曾捫心自問:和老婆結婚,是不是就是一個錯誤。但是,我們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難道,在此節骨眼上選擇離婚嗎?我不甘心,也捨不得。
我和老婆之間會演繹頻繁的爭吵,慶幸的是,她對於離婚這件事,也只是說說,並沒有付出實際行動。
木子李編後語:
想說的是,婚姻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且誰也改變不了誰。
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與成長環境有關係;與性格有關係;也與自己的能耐有關係。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考個公務員,太不容易了。但是,那些考上公務員的人,你勸他改行的時候,他的真實心聲往往是:真心不知道,我除了安分上班,還能做什麼。
可能,有時候,換個平台,就不好使了;又或者,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折騰。
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聽到父母這樣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因為好好學習,才有好的生活。其中,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學習的料,且願意聽父母的話。所以,這部分人,往往最後都走了公務員這條路;還有一些人,其實也很乖,但是,就不是學習的料,最終,走向社會,成了給別人打工的一員;還有一些人,學習成績也不錯,且喜歡折騰,又或者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喜歡折騰,這些人,往往最後都成了大老闆或者小老闆。
所以,一個人未來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由很多因素決定。唯獨一件事不能牽強:不要試圖去改造愛人。
記住,一個人,在你選擇他的時候,他就基本定性了,所以,婚後應該呈現的是適應、理解、包容、相互付出的過程,試圖改變,只會給自己添堵。
我給你的建議:依然堅守你現有的工作,哪怕是承擔離婚的風險。無需冒險去改變自己,因為你最了解自己,被動的改變容易造成四六不像。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08e3467691f657e08735d3b30cca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