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鳥」無人接盤,「鞋王」為何陷入深潭?

2019-10-14     理個稅

10月9日上午10:00,經過24小時的網上掛牌拍賣,儘管石獅市政府給出很多優惠承諾,包括三年35%的稅收返還,三年免費使用公司之前抵押的設備,三年免費使用公司之前的辦公場地、工廠和倉庫,最終富貴鳥公司資產第一次司法拍賣還是以流拍結束。

10月17日,富貴鳥將再次對破產財產進行拍賣。阿里拍賣官網顯示,此次拍賣起拍價為22697.6萬元,約合2.27億元,相比於第一次28372萬元的起拍價,縮水5675萬元,相當於八折拍賣,拍賣結果尚未可知。

為何中國「鞋王」富貴鳥財產首次拍賣無人接盤?企業破產根基何在?

一、不良資產居多,慘遭流拍

8月26日晚間,昔日「鞋王」富貴鳥發布公告稱,企業重整申請遭法院駁回,被宣告破產。創業28年,負債30億元,49億元資金無法收回。

10月9日,富貴鳥資產進行首次拍賣,但慘遭流拍。根據阿里司法拍賣平台顯示,此次拍賣包含的財產清單一共五類,評估的價格如下:

一、應收預付類債權

1. 應收帳款:9,071萬元。

2. 預付帳款:181萬元。

3. 其他應收款:2,818萬元。

二、存貨

5,268萬元,包含男女皮鞋、休閒鞋約20萬雙、錢包、手包等皮件約5萬件及眾多皮具配件、男裝各類服裝30萬件(套)、眾多服飾配件、促銷品、廣告品以及各種皮料、輔料等物資。

三、長期股權投資

2, 697萬元。包括了四家全資子公司和一家控股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權。

四、固定資產

121萬元,包括機器設備、電子及辦公設備。其中機器設備為閒置設備,已經拆除長期堆放,無人看管與維護保管,處於報廢狀態;電子及辦公設備包括IT設備以及辦公桌椅家具等。

五、無形資產

8,214萬元,包括商標、專利及各種軟體。

從上述財產清單可見目前富貴鳥公司的資產中,占比最多,超過三分之一的資產是應收預付類債權資產。占比第二,接近三分之一的是無形資產。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優質資產,僅僅只有2,697萬元,所占比例不足此次拍賣總資產的百分之十。

富貴鳥的優質資產太少,最終流拍,無人接盤。我們通常認為的優質資產應該是交易方便,變現能力比較強,本身的收益率也比較高的資產,比如富貴鳥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就是相對優質的資產。

二、一代「鞋王」為何隕落?

企業資產配置情況直接決定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企業現金流更像企業的空氣,一旦發生斷裂,將造成致命打擊。

富貴鳥優質資產占比過少是首次流拍的主要原因,那麼為何富貴鳥從中國「鞋王」到負債30億?

  • 惜指斷掌,沉迷線上分銷

2013年富貴鳥成功上市,是巔峰的一年,而這一年也是馬雲發展阿里巴巴,迅速擴展電商版圖,打壓傳統營銷模式的一年。

但是富貴鳥並沒有認清電商將作為產品銷售的新平台,並未竭盡全力跟上時代的步伐。雖然富貴鳥有少量電商收入,但對於富貴鳥整體發展而言僅是九牛一毛。

當富貴鳥幡然醒悟,諸如安踏等鞋類品牌已經占據電商市場,因此富貴鳥開始採用分銷模式,進軍微商。

2014年8月,富貴鳥推出微信平台並投入運營,實行互動式會員管理。「零成本擴張、零門檻進入、零成本傳播,3分鐘內開一家富貴鳥網店」「統一總部發貨,不需押金,不需囤貨,一件發貨!」如是消息開始刷屏朋友圈。

然而富貴鳥沒有預測到的是,微商發展模式適合由小到大的擴張型企業,但是對於已是上市公司的富貴鳥而言,口耳相傳的微商模式帶來的營業收入顯然不能支持一個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因小失大的錯誤戰略決策讓富貴鳥走下神壇。

  • 慌不擇路,陷入金融「陷阱」

或因彌補實業的頹靡之勢,富貴鳥上市後旗下迅速發展出10家企業,其中包括礦業公司,P2P公司,甚至還有小額貸款公司。一個實體出身的企業,在上市以後,不致力於實業發展,卻企圖通過金融槓桿賺錢。



企查查資料顯示,2015年4月,富貴鳥旗下的富貴鳥投資管理公司以1000萬美元投資了深圳中融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線上P2P平台共贏社。

2016年10月25日,「共贏社」推出全新的金融科技平台「叮咚錢包」。

2019年7月1日,叮咚錢包」理財平台涉嫌設計虛假理財產品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依法立案偵查。富貴鳥雖在2017年3月退出「共贏社」,但其是否還涉及股權糾葛尚未可知。

富貴鳥將P2P衍生出短期的資產泡沫當作振興實業的「救命索」,卻反被其吞噬,著實令人唏噓。

富貴鳥的失敗在於盲目追趕潮流,將線上分銷以及跨界投資奉為神祇,殊不知企業發展根基在於創新產品,胡亂押寶導致一敗塗地。

三、企業家富貴險中求

2017年12月,富貴鳥創始人之一林國強撒手人寰,林國強子女為避免負債當庭宣布放棄繼承父親所有財產。無論是富貴鳥企業本身,還是林國強,遇到的致命一擊就是現金流斷裂。

企業如此,家庭亦是如此,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的資產往往受到大家的青睞,在資產配置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位置,流動資產既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還可以隨時變現,對抗風險。

保險就是在家庭財富配置中不可缺少的流動資產,除了具有正常的保障功能外,保單的現金價值具有很高的變現能力。當風險發生時,可以在保障範圍內向保險公司理賠,也可以質押保單的現金價值,獲得足夠的現金流來對抗風險。

  • 年金保險提供持續現金流

年金險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條件,核心在於投保人繳納保費之後,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生存金受益人會按照合同約定按年度領取保險金,而當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也將根據保險條款,支付身故保險金給受益人。

如果企業家短期或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那麼當被保險人一直生存時,保險公司每年將會提供持續的現金流,這對於企業家而言將有一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抵禦外來風險。

這將比銀行貸款以及私人借款等方式更穩定、更可靠。如果保險金槓桿足夠大,企業家將無現金流斷裂的擔憂。

  • 終身壽險免於凍結拍賣

根據《保險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未經被保險人同意並認可保險金額的,合同無效。按照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所簽發的保險單,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不得轉讓或者質押。

換言之,在進行合理的保單規劃後,即使企業家所有資產被凍結甚至拍賣,人壽保單可能躲過這一厄運。而在這關鍵時刻,保單可作為一項「變現」工具,為企業家提供一筆救濟金,有時會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

今天的富貴鳥告訴我們:創業難,守業更難!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除了謹慎地擴張之外,更需要對財富進行多元化的組合配置,既可以抵抗風險,也可以在環境發生變化,自身發展需要調整時可以有足夠的現金流。事物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一直在變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YYCyW0BMH2_cNUgkP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