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的一首打油詩,只有短短20字,卻令人啼笑皆非

2019-08-17     慶余

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唐詩是詩歌發展的巔峰之作。它不僅體裁多樣,內容也十分豐富,深受唐代民間和文人的喜愛。打油詩便是起源於唐代民間的一種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的俚俗詩體。簡單來說,就是它不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押韻是必須要有的。通常是由五字句或七字句組成,被用來對社會百態作出嘲弄及譏諷。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詠雪》,便是唐代詩人張打油所作的一首打油詩。想必看到這位詩人的名字,你就知道了打油詩這個詩體,就是來自於張打油。所以這首打油詩《詠雪》,也堪稱是史上最經典的一首打油詩。雖然它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便於口口相傳,且總能博人一笑,歷來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並傳播。

當然,這首詩還是有著它的獨到之處的。它通篇寫雪,卻沒有一個「雪」字,但雪的形態已經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這就說明了張打油在遣詞用字上的造詣之高,才能形容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另外,用語俚俗,本色拙樸,格調詼諧幽默,也是這首《詠雪》會被廣為傳播的特色之一。

《詠雪》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詩的前兩句「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它的意思是說,整個江山被大雪覆蓋,染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只能看到不遠處的井口,像是開了一個黑窟窿。乍一看,這兩句詩通俗至極,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實際上這裡卻是張打油的一個巧妙的對比手法。

即以江山之白對照井口之黑,以江山之大對照井口之小,是不是看起來對照很鮮明。再結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便可以想像出漫天飛舞的雪花,將江山層層覆蓋住的情形。而井中有水,可以融合掉雪,自然會在一片白茫茫中,留下一個小小的黑窟窿。讀來饒有趣味,生動形象。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意思是說,在雪地里互相追逐的黃狗和白狗,黃狗身上染成一片雪白,而白狗身上則堆起了雪,似乎變得腫了起來。從這兩句詩來看,張打油更是利用了色彩的變化,即以黃狗的「黃」,對照白狗的「白」,來突出下雪時事物所發生的變化。

黃狗之所以身上變白了,說明下雪有一段時間了。而下雪有一段時間後,白狗身上的顏色雖然沒有變化,但是它積雪的厚度卻看起來要比黃狗身上的高,這種視覺效果,體現在觀察的人的眼中,便是腫了起來。可以看到,這兩句是緊密相連,比喻恰當的。

綜觀張打油的這首打油詩,無疑最讓人驚艷的地方,便是沒有一個「雪」字,雪的形象卻躍然紙上。總的來說,它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並且也只有短短20字,但是卻總能博人一笑。最後,你最喜歡哪一首打油詩?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Al9Z20BJleJMoPMDn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