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年味:新春佳節將至,各地風俗大有不同,看山東如何過新年

2024-01-16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山東的年味:新春佳節將至,各地風俗大有不同,看山東如何過新年

春節是在我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新春佳節,舉國同慶,貼對聯,包餃子,走親戚,送走一年的喜怒哀樂,以最好的風貌面對來年的點點滴滴。

如今新春將至,各地也都開始備年貨,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準備,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齊魯大地上有哪些年俗。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山東許多地方的年節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其中,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是最隆重的。

一、趕年集:在購物渠道上不如今天方便的年代,年貨大部分都是從集市上儲備,即便是如今網購如此便捷之時,年集也依舊是絕大部分人購買年貨的主要途徑。

年集不同於往日的普通集市,其規模更大,人數更多,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廉,人們會選擇在年前的某一個集市買購直至元宵節所用的東西,方便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以及年後招待客人。

像是青島李村大集,萊蕪顏莊大集,萊州沙河大集,這都是山東各地傳承了上百年的集市,一到年下,集市上可謂是摩肩接踵。

二、花樣麵食:山東以吃麵食為主,很多家庭會在年前備好直至元宵節之前需要吃的饅頭,餃子,餛飩之類的食物。

寧陽縣春節吃餛飩,稱為「填倉」,而在孔府所在的曲阜一帶,年前會有「蒸壯」的場面,各家各戶都會準備各式各樣的麵食,由「燒火戶」來燒火,蒸出各式各樣的饅頭,正月初一這天,他們在收壓歲錢之前會先用手摸一摸家裡備好的飯食。

而在濟南的諸多地方,過年會蒸一種「花饅頭」,一個饅頭分為好幾層,寓意節節高升。

另外,在過年時,除去貼春聯之外還會在廚房供灶神,請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三、請家堂:除夕這一天,除去放鞭炮,貼春聯之外,山東很多地方還要舉行一場非常重要的儀式,那就是『請家堂』,將已經逝去的先祖親人請回家過年,為他們專門擺上香案,有的還要掛上「家堂軸子」,許多地方在儀式結束後會在門口橫上一根木棍,喻意家中親友團聚。

正月初一這一天拜年之時,所有的後輩都要去香案前行跪拜禮,以表示對先祖們的尊敬。

請完家堂後還要進行『送家堂』的儀式,有些地方在初二上午進行,有的地方會在初五晚間進行,意為將請回家中的祖先送回,期望他們能夠保佑後輩們來年順順利利。

四、走親戚:在全國很多地方,已婚的女生都是在正月初二那天回娘家探望,不過在山東煙台,濟南,聊城等地卻有更加細緻的規定。

女兒出嫁後,若家中還有父母便在正月初三這一天回娘家探望,但如果父母雙方均已離開人世,那便是正月初三這天去兄長家探望。

不過無論是哪一天,妻子,丈夫以及他們的子女去拜年都一定會拎著大大小小的禮品,有幾個舅舅的還要挨家挨戶的上門拜訪,長輩們暢談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孩子們也能放下繁重的課業,自由自在的玩耍,場面好不熱鬧。

而過了初三,朋友們便都開始走動,大街上隨處可見來往走親訪友的車輛。

五、逛廟會:逛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娛樂方式,集吃喝玩樂於一體,是讓人心馳神往的民俗活動。

在山東春節期間逛廟會是不少地方的傳統風俗,例如青島的天后宮廟會就聞名全國。

在廟會上,我們能欣賞到很多平日裡難得一見的傳統技藝,例如,皮影戲,舞龍舞獅,劃旱船等等,現場的吶喊聲都是一浪高過一浪,群眾的歡呼喝彩聲幾乎能響遍大江南北。

除了這些娛樂項目,人們還能看到一些民間藝人在街頭捏糖人,畫糖畫,扎紙燈籠,街面上人來人往,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在齊魯大地上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很多,除去上述這些,還有我們熟知的貼春聯,放鞭炮,拜年,送壓歲錢,守歲等等,元宵節那天,也會吃湯圓,踩高蹺,放花燈的活動,這一項又一項的儀式,無不體現著人們對春節的重視。

春節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承載的是每一個中國人最美好的祈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9f93a1709fe53b6d01b363bee754c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