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老邱」寫下「爆炸性」新聞

2024-10-20     華商網

「8點鐘,老邱住上房,開始梳辮子」

「10點30分,梳完辮子」

「11點30分,第一次檢查完畢結果正常……」

60年前的10月16日,下午3時,位於中國新疆羅布泊的荒漠裡,金光噴發、火球凌空,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自此,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消息傳出,世界震驚。

「東方巨響」產生的不僅僅是火紅的雲團,更是舉起的拳頭,是中國人民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拳頭!

1950-1953年期間

美國多次對中國實施核訛詐

20世紀,隨著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愈加深入,「原子時代」到來。1938年,德國物理學家發現核裂變,次年,法國物理學家發現鏈式反應。鈾的原子核在吸收一個中子以後會發生鏈式反應,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利用這一原理製造武器,那它將成為國家間戰略威懾與防禦的關鍵工具。

而這,就是時人心心念念的「原子彈」。

1942年12月,恩里科·費米領導團隊在芝加哥大學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的核反應堆,實現了核裂變鏈反應的控制。1942年6月,美國開啟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即「曼哈頓計劃」)。該計劃匯聚了眾多重要科學家,耗資20億美元。1945年,美國試爆原子彈成功。蘇聯、英國、法國等國家也加緊了對核武器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冷戰逐步形成,國際局勢動盪不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0-1953年期間,美國多次對中國實施核訛詐。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黨中央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到了核武器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決定在強化常規軍備的同時,探索尖端科技,向核科學進軍。

1950年5月19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1953年10月改稱物理所)成立,由吳有訓任所長,錢三強任副所長,很快聚集了王淦昌、彭桓武、趙忠堯、楊承宗、鄧稼先、于敏等優秀核科技專家,成為我國核科學技術的重要發祥地。1954年,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四光的主持下,我國發現了有工業價值的鈾礦資源,毛澤東主席了解後說:「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李四光、錢三強等科學家關於原子能的彙報,做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

上萬人在「死亡之海」建設中國核試驗基地

1958年7月1日,蘇聯援建的一座功率為7000千瓦的實驗性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一台2兆電子伏特的回旋加速器(即「一堆一器」)建成。同日,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改稱原子能研究所,標誌著中國擁有了一個多學科、綜合性的原子能科學技術研究基地。同年,青海金銀灘被選定為原子彈研製基地,來自全國的2000名轉業幹部和戰士、7000多名民工以及2000多名建築工人組成了施工隊伍,夜以繼日地修建實驗場地;數以千計的學生、從國外回來的專家、學者隱姓埋名,匯聚於此,將金銀灘變為「原子城」。

在成為中國核試驗場區之前,羅布泊幾乎沒有生命的蹤跡,也被稱為「死亡之海」。中國核事業的開拓者們選擇在這片「死亡之海」上建設中國核試驗基地,他們在這裡秘密施工,為祖國架設分娩核盾牌的「產床」。

1959年6月,蘇聯撤走全部在華專家並且說,離開他們「中國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從此,我國進入全面自力更生的新階段。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的情況下,科研人員用計算尺、算盤進行理論計算工作,立志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爭氣彈」。

1962年,為了加強對原子能及尖端事業的領導,中央專門委員會(簡稱中央專委)成立。在中央專委的統一部署下,核武器研製的進程大大加快,中國科學院也成立了新技術局,保障了核研製器材的及時供應。1963年底,全尺寸聚合爆轟中子試驗取得成功,闖過了最後一個重大難關;1964年4月,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的研製工作進入最後完成階段;8月10日,首次核試驗所用的試驗裝置及備件被陸續運到試驗場地;8月23日到9月1日,原子彈完成了一切試驗前的準備工作……

1964年10月16日註定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天上午,一道道充滿密語的電波在羅布泊與北京之間穿梭——

「8點鐘,老邱住上房,開始梳辮子。」

「10點30分,梳完辮子。」

「11點30分,第一次檢查完畢結果正常……」

「老邱」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因為它長得像一個巨大的球;裝原子彈的容器代號「梳妝檯」;連接引爆雷管的密密麻麻的電纜線代號「辮子」。

所有人都在為最後的時刻忙碌著:9、8、7、6、5、4、3、2、1——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代號為「老邱」的國家最高機密終於向全世界展露真容——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大國重器

60年來,「大國重器」密集列裝,上天下海的國之重器,見證自立自強的中國。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飛彈飛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0年12月,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

1991年12月,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站併網成功結束了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如今,人民陸軍進入「合成時代」;

人民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

人民空軍進入「20 時代」……

「東方巨響」背後

那些隱姓埋名的人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東方巨響」的背後,是無數卓越的科學家,隱姓埋名,默默奉獻。

科學沒有國界

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錢三強

「兩彈」元勛錢三強,面對異國優厚的待遇,毅然選擇在戰亂時回國。他說:「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1960年,中國決定自力更生髮展原子彈,錢三強擔任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一邊從事大量科學研究,一邊四處奔波、招攬人才。在他的組織下,一大批優秀科學家紛紛回國,獲「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榮譽的23人中,有15人是由他動員回國。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一天,正好也是他51歲生日。他說:「中國原子彈研製絕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我願意, 我願意!

——王承書

她是參與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也是中國鈾同位素分離事業的理論奠基人。雖然在外求學,但她心繫中國。1958年,我國籌建熱核聚變研究室,面對錢三強的邀請,王承書毫不猶豫地說出:「我願意!」

1961年,原子彈的核心燃料高濃鈾研究進展緩慢。錢三強又一次找到王承書,希望她負責高濃鈾研製,這一次王承書再次說出:「我願意!」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錢三強希望她繼續從事核事業研究,錢三強問她:「有什麼困難嗎?」「沒有。」

「那你願意繼續在這工作嗎?」

「我願意!」

她一生清貧,臨終前將畢生積蓄十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

我願以身許國!

——王淦昌

「兩彈元勛」王淦昌,面對國家的核武器研究需要,毅然放棄自己的研究方向,領導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當被問及是否願意為研製核武器改名時,王淦昌果斷寫下了「王京」,並擲地有聲地說:「我可以,我做得到!」「我願以身許國!」

17年內,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在做什麼。

原子彈爆炸那天,他隨著沸騰的人群從掩體里跑出來,激動地揮動著雙臂,流著熱淚歡呼:「成功啦!我們成功啦!」

一年除夕夜,他與鄧稼先在帳篷里相互敬酒。鄧稼先對他說,「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畢,兩個人抱頭痛哭……

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鄧稼先

1958年,錢三強找鄧稼先談話,神秘地說「我們要放個大炮仗」,鄧稼先毫不猶豫接受了這一重任,成為中國原子彈研究工作理論設計負責人。

出發前,鄧稼先輾轉反側,夫人許鹿希問他怎麼了,他答:「我要調動工作。」

「調哪?」

「不能說。」

「幹啥?」

「也不能說。」

「我跟你通信?」

「不行。」

他囑咐妻子:「我的生命就獻給未來的工作了。做好了這件事情,這一生就過得很有價值,就是為它死也值得!」

關於工作的秘密,他一藏就是28年……

彌留之際,他執意從醫院「溜」出來,乘公交車到天安門廣場。在國旗下,他對警衛員說:「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你都84歲了,那時,我們國家富強了,你可一定來看我啊!」

鄧稼先曾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問道:「30年後,人們會記得我們嗎?」

如今六十年過去,這些英雄的名字早已響徹祖國大地,你們的事跡無人不曉。

你們將成為一座豐碑,永載史冊,永放光芒。

那幾乎是用我生命

刻劃的三刀

——原公浦

其實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除了科學家們的努力付出還有許許多多來自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這其中的典型就有原公浦。

原公浦因順利完成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核心部件的加工成為中國核工業發展史上有名的「原三刀」,甚至被錢三強形容是「一顆非常重要的螺絲釘」。

1959年來自上海汽車底盤廠的原公浦被選派到四〇四廠(我國最早、最大的核技術生產科研基地),並在2000多人的車工技術比武擂台賽中斬獲第一,當時原子彈中的核心部件必須依靠人工切割以滿足引發爆炸的高精度要求。

1964年4月30日,上陣的時候原公浦心理壓力很大,只剩下最後三刀時原公浦的壓力來到了極限。

這關鍵三刀不能車多也不能車少多了,整個核心部件就報廢了少了,達不到標準,原公浦神情極其專注,緊盯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心臟」,旁邊的技術員則實時測量切割數據。

第一刀切下去停下來,量尺寸。第二刀車完再停下來,仔細測量。在工具機的切割聲中,在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原公浦手中的切割刀靠近核心部件。

當最後一刀車完後,負責檢測的技術員激動地大喊了一聲「行了」!

原公浦則渾身一軟癱倒在地,後來他回憶說「那幾乎是用我生命刻劃的三刀」。 綜合新華網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9119e8ed4848ad63233dd1b631dc9cc.html
















最好的安排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