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出息」了?牛街片區蹓躂指南(上)|City

2023-09-10     TimeOut北京

原標題:南城「出息」了?牛街片區蹓躂指南(上)|City

南城「出息」了?牛街片區蹓躂指南(上)|City

牛街citywalk

提起北京南城,許多人腦海里最先冒出來的兩個字,就是「牛街」。

作為當之無愧的美食天堂,可以從頭吃到尾的牛街,是二環里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之一。

不過,歷史悠久、市民氣息濃郁的牛街,魅力可遠不止小吃這麼多。當你把目光擴向它周圍的法源寺、菜市口一帶,就會發現這個片區原來還藏著那麼多吃喝遊玩的寶藏地!

#1

三忘湖SWANSEEN(牛街店)

讓老街區綻放新生的社區新店

三忘湖將它的二店,開在了牛街的教子胡同里,也帶來了和柳蔭公園裡的老店,截然不同的城市街區感。

度假風的時尚門頭和洋氣的招牌都非常顯眼,好看又好拍,仿佛連帶著牛街也跟著時髦了起來。

一層室內部分是有些昏暗的工業風設計,座位比較有限,人一多略顯侷促。通過旋轉樓梯可以上到二層天台,空間寬敞不少,還能俯瞰胡同四合院,此時秋高氣爽,正好可以在這裡度過一個理想的下午。

牛街店營業到晚上11點半,也給了你全天候的餐品供選擇,包括:咖啡、簡餐、精釀等等,種類相當豐富。忘湖青椰冰拿鐵、Coffee Combo(SOE西達摩桃茜)是招牌之一,搭配三明治、貝果、意面、沙拉拌拌碗等輕食,就是假日裡的美好一餐。

西城區教子胡同2幢

10:00-23:30

#2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帶你走進士人群體的精神世界

和牛街僅一街之隔、前身為明代古剎長椿寺的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歷經長達四年的修繕期,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5月18日)正式重新開放,隨即就成為京城頗具人氣的小眾博物館。

宣南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也被譽為北京文化的源頭。修繕一新的宣南文化博物館,除了保留了原有的院落格局,在敘事主題、展覽文字和視覺設計方面,較之老館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博物館現在的常設展叫做《風聲、雨聲、讀書聲》,分為「此地為宣南」「士聚宣南」「斯文在茲」「先憂天下」和「宣南新聲」五個部分,從生活在宣南一代的士人群體及文脈進行切入書寫,多維度解讀了宣南文化、宣南士鄉的精神特質,展現了清代宣南士人心繫家國、引領時代的人文精神。

博物館不定期還會上演沉浸式的戲劇演出——《宣南往士》,讓遊客可以從第一人稱視角,全程體驗清末宣南士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的變化過程,之前舉辦的幾期都反響極好,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的公眾號,獲取最新演出信息。

西城區長椿街9號

09:00-16:30(周三至周日)

#3

OONAGH Coffee & Bar

爛縵胡同里的休憩好去處

一條光聽名字就給人無限好感的爛縵胡同,給整個法源寺街區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經過重新整治後的這條胡同雖然並不長,但道路整潔,會館遺存眾多,牆上的手繪塗鴉,散發著自由的氛圍感。

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OONAGH Coffee & Bar,就是爛縵胡同里人氣最高的休憩好去處。縱深的格局和挑高的坡頂,帶來開闊的空間感,細節也蠻有質感,人少時有著自習室般的靜謐氛圍。

店裡飲品的選擇非常多。經典咖啡分四國拼配和瑰夏SOE兩種豆子,髒咖啡也給到了冰博客、抹茶、杏仁、開心果、草莓等好幾種選擇,還有特調和無咖啡因類。

清爽的西柚美式和夏天超搭。茉莉美式的咖啡中混合著茶香與花香,讓唇齒間都裹挾著馥郁的香氣。愛喝咸口的推薦芝士咸摩卡,綿密的奶蓋帶來順滑的口感。再配上一塊開心果巴斯克、栗子蛋糕或是紅絲絨蛋糕,營造出幸福感爆棚的美好一瞬。

此時坐在戶外,吹著胡同里愜意的微風,周身只剩舒坦。

西城區爛縵胡同95號

09:00-21:00

#4

廣陽穀城市森林公園

打開五感感受自然之美

北京有超過1000座大小公園,其中,城市森林公園作為鬧市區里的迷你樂園,很容易被人忽視。

位於菜市口西北角的廣陽穀城市森林公園,就是一處非常推薦的免費自然觀賞地。它很好地彌補了綜合性超大型公園的一些劣勢,緊鄰周邊社區,更為集中且多樣地對植物景觀加以展現,充滿著自然野趣,宛如一個鬧市中分散的小型綠洲。

公園的植被覆蓋率極高,近80種喬灌木、30多種草本地被分布其間,組成了這片高低錯落的「小森林」。塑膠跑道方便跑步愛好者和輪椅使用者,還設置了沙坑供小孩子使用。

園中還有很多關於生態系統的介紹性文字,是一次對森林與城市關係的大型科普。

公園的最佳觀賞季節是夏秋兩季,春天植物未綠,冬日則一片凋敝。此時正是觀賞的最好時節,來這個城市綠洲,進行一次愜意漫步吧!

西城區廣安門內大街49號

全天開放

#5

十千·時遷·食仟(菜市口店)

令你找回鬆弛感的社區咖啡館

爛縵胡同口的十千·時遷·食仟,則有著南城所特有的閒適、親切,呈現出另一種咖啡館氛圍。

走進店裡,很像走進了別人用心布置的小家:有趣的小物件遍布全屋,細節滿滿,流露出主理人對生活滿滿的熱愛。面向街邊的靠窗位特別適合發獃、放空,看著窗外人來人往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餐巾紙則是一張可愛的手繪地圖,標註了周邊可逛可玩的地方……一切都是那樣輕鬆、寫意,再加上咖啡師們溫柔、舒心的服務,都能讓那顆忙於「內卷」的心瞬間鬆弛下來。

它家的特調還是蠻有特色的。杏福美式用杏皮茶來搭配濃縮咖啡,酸酸甜甜,有滋有味。梅酒鬧烏龍是用青梅酒配烏龍茶和冷萃咖啡,甚至能品出前中後調,淡淡的酒味也不太「上頭」。Dirty層次分明,大口悶,醇香的油脂感舞動在舌尖。當家甜品當屬黑巧抹茶蛋糕,用料紮實,味道濃郁還低糖。

西城區爛縵胡同130號

10:00-19:00

#6

法源寺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

2000年,李敖的一部《北京法源寺》,令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剎在海內外名聲大噪。

法源寺的始建歷史可以追溯到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原來叫做憫忠寺,是唐太宗為陣亡的愛國將士所建,後被雍正皇帝賜名為「法源寺」,乾隆還留下了「法海真源」的御書匾額。

俗語有道是「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1400多年來,法源寺見證了無數歷史事件,成為北京城內一個人盡皆知的地理坐標,乃至文化符號。龔自珍、譚嗣同、泰戈爾、徐志摩、林徽因、齊白石等國內外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每年4月,法源寺更是一派熱鬧景象。花色淡雅、香味撲鼻的丁香盛放在寺內,充滿詩意的景象引得遊客蜂擁而至,爭相用手機、相機記錄下這「勝地花開香雪海」的浪漫。

其實倒也不用扎堆前往,法源寺一年四季都有著不同的景象。住在附近的居民,經常都會把法源寺當作飯後散步的目的地,想來也是獨屬於南城文化的一份自在與隨性。

西城區法源寺前街7號

08:30-16:30

文、圖:松茸

版:小維

封面及banner設計:喜寶

商務合作:Dolly Liu 183 1106 0628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在西山腳下這間歐式花園餐廳,感受一場美酒與美食的合鳴 |TO探店

中秋佳節又一年,2023年的月餅禮盒有點兒東西 | 節日

捱過苦夏,又到了名正言順貼秋膘的時候 |一周好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a8604f285d9844749b41c8fe05735d9c.html